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并计算了差动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及抗干扰能力,说明带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在同灵敏度的自动化仪表及检测装置中,作为前置放大器是很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低噪声放大器(LNA)在各类仪器接收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人们在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尤其是在低噪声性能方面,从早期复杂、笨重的低噪声放大器发展到现在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放大器,其频带和噪声性能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主要回顾低噪声放大器研究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5 GHz频段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源端电感退化的低噪声放大器(LNA)。设计采用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RT)提供的0.18μm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库,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流片测试验证。重点分析了基于源端电感退化的低噪声放大器的关键参数与性能折中,包括输入噪声匹配、密勒效应(miller effect)对噪声性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等在射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噪声系数(NF)、线性度以及增益等关键指标皆可满足5GHz无线通信的需求;其中噪声系数(NF)在超低功耗条件下(Pcom<4 mW),可以达到3 dB以下。  相似文献   

4.
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噪声测试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线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负载温度可变法,用于测量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建立一套低温放大器噪声测试系统,并分析了系统的测量误差。利用系统测量了S波段和C波段低温放大器各1个,测试结果与国外同类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相符。系统的建立为我国自主研发低温低噪声放大器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接收机噪声是限制接收机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以某遥控接收机设计为例,分析了放大器的En-In噪声模型和级联网络的噪声,并提出了基于En-In模型的低噪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于激光共振电离质谱实验的低噪声脉冲放大器的设计思路、实现的要点及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低噪声运放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低噪声运放技术的发展,基于低噪声运放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分立元件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设计相比,基于低噪声运放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设计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探讨了基于低噪声运放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设计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包括低噪声运放的选择、同相放大与反相放大的选择、负反馈对噪声性能的影响、噪声匹配、外围电阻选择及合理布局布线。  相似文献   

8.
低噪声径向柱塞泵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泵的噪声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于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两大类。就机械噪声而言,该泵的设计将消除以往由于配流轴上受较大的径向不平衡力而引起的摩擦噪声;对于流体噪声的控制,该研究主要从影响泵的两大流体噪声即压力脉动噪声和配流噪声出发来控制它。研究表明此泵是一种低噪声径向柱塞泵。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声学传感器和频谱仪对一台小型高速低噪声离心风机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风机进出口向外辐射的气动噪声为风机最主要的噪声类型,气动噪声主要是基频噪声,噪声源分别位于叶片进口处与蜗壳蜗舌处,风机进出口噪声被屏蔽后整机噪声降低约21%;风机蜗壳振动是由于风机内部非定常流动诱发蜗壳结构做振动响应,振源主要位于叶片进口处与蜗壳蜗舌处,振动频率与风机基频一致;在蜗壳中填充相等体积1.5 mm塑料球,2.3 mm塑料球,1.2 mm陶瓷球,3.0 mm陶瓷球用来降低蜗壳振动噪声,在设计工况点以3.0 mm陶瓷球效果最佳,整机噪声下降约2.8%。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在特殊环境下电子设备噪声超标问题,以某型设备为实例,从设计顶层进行全面考量,在综合均衡散热、电磁兼容等要求的前提下,开展低噪声化的优化设计;以有限元动力学模态仿真、热学流体仿真为设计优化工具,采用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手段,从风机选型、风道优化、共振抑制、扰流抑制、减振安装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降噪设计与优化,降低了设备的声压级(A 声级)5. 7 dB,满足了指标要求。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测试比较,反向验证了风道优化、共振抑制、扰流抑制、减振安装等优化措施的降噪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噪声化是提高放大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噪声的抑制仅仅按理论所设计的电路图进行制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分析影响音频放大器的主要噪声源,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提出了抑制噪声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面向低成本低噪声的汽车驱动桥零部件精度多目标优化,构建了影响因素与啮合噪声相关度计算模型,以市场故障件影响因素检测数据结合生产过程不合格率统计结果,得到各影响因素与啮合噪声的相关度;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多水平的台架噪声试验,得到噪声最低的因素水平组合,对噪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交互作用分析;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驱动桥噪声多目标优化函数,结合制造成本及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最优因素组合;采用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测试的方法,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某大功率固态功放机箱的设计中,功放机箱内各模块的合理布局及散热方案的正确选择能保证机箱内功率管的工作温度小于额定温度。文中利用Icepak 软件对机箱设计进行热仿真分析,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来优化风道和散热器的参数,再次对优化后的机箱进行热仿真,对比优化前后的设计参数和仿真结果得到在功放机箱减重4.92 kg 的同时,功率管的壳温下降了2.2o,证明了对风道和散热器参数优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分别建立某装载机驾驶室及室内声腔有限元模型,通过单点输入多点输出(sing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简称SIMO)法模态试验验证了声振耦合模型的准确性,测取悬置点激励进行频率响应分析及室内噪声预测。对驾驶室进行声学灵敏度分析,采用声传递向量法对驾驶室进行声学板件贡献度分析并对关键板件进行形貌优化,同时添加橡胶阻尼材料抑制壁板振动,进行二次声压虚拟预测。结果表明,声学灵敏度分析可得到多阶关键声振耦合频率,声传递向量法板件贡献度分析能准确定位产生噪声峰值的关键板件,形貌优化及添加阻尼材料的方案降噪效果显著,室内总声压级降低了4.43dB。此方案系统地为低噪声车身设计提供了技术路线,减少了传统方案的主观性和重复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16.
针对薄板结构的低噪声设计问题,以结构声辐射功率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借鉴植物脉序分枝结构的构型特征,提出了薄板结构加强筋布局的仿生拓扑优化方法。以结构应变能最小和释放局部最大剪应力作为加强筋主脉和次脉的生长准则,以广义Murray准则作为加强筋脉序的分歧准则,构造了具有脉序分级特征的加强筋自适应生长算法。以固支薄板结构的横向弯曲振动及声辐射问题为典型算例,对比分析了仿脉序分布加筋板结构的声辐射功率和振动功率流的分布特性。数值结果表明,与相同体积约束下的正交加筋布局方式相比,仿脉序分布加筋方法使薄板结构具有更优的声振特性,进而验证了薄板结构加强筋仿生布局降噪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低温环境下(-30℃)的250km/h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噪声进行测试,深入分析了运行环境温度对车内噪声的影响。通过对比夏季、冬季两种季节因素,掌握了不同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车内振动噪声特性、车下声源特性和声振传递路径,研究了低温环境下的高速列车减振降噪技术,以提高低温环境下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车内客室端部噪声异常问题是由于受到列车250km/h匀速运行时的过枕垮频率激励,而冬季运行时转向架区域减振性能下降,使得该频率更容易传递至车内所致,并激发车内客室空腔的声学模态。通过从传递路径上进行控制,使用一种金属减振器代替原有地板的支撑结构,优化车体内地板和外地板之间的弹性支撑,能够有效改善低温环境下高速列车车内客室端部异常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低噪声双通道直线振动筛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伟  朱华  陆信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4):300-302
分析了振动筛噪声的发生机理、特点及噪声与振动筛大型化的结构形式的关系,研究了降低噪声的方法和结构,研制了2SZKB3060低噪声双通道直线振动筛。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振动筛平均噪声为79.6dB(A),明显优于传统的振动筛。  相似文献   

19.
对采用光电二极管的荧光信号接收电路的工作模式和噪声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输入失调和暗电流的补偿方法,深入讨论了防泄漏措施、输入管脚的“护卫”、隔离技术和输入管脚的悬置引出技术、PCB板的清洁和隔离涂敷、屏蔽和滤波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