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州建设》2009,(18):30-30
卡尔维诺在他的著作《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按照卡尔维诺的提示,我们追问身边的城市细节。然而这些人所共睹的建设成就只是卡尔维诺所谓的手纹。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些手纹找到河南城市建设的过去?  相似文献   

2.
伊塔洛卡尔维诺曾虚构了55个“看不见的城市“,对它们加以提炼和详细阐述.以此展现现代城市的方方面面。与此类似,中国的博物馆建筑在21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与纷繁变化.也足以让本文构建出一个“中国博物馆之博物馆”,阐明和展示中国博物馆建筑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李莉  刘海洋 《中州建设》2013,(19):28-31
一个有梦想的城市就会充满激情和活力。西峡的梦,是一个绿色梦,一个生态梦,一个幸福梦。这个梦,就是要建设一个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城市更文明的“森林城镇、花园西峡”。  相似文献   

4.
自从100年前E.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设想以来 ,“把城市的高效率、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和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美丽如画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 ,摆脱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一直成为梦想。到了现代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弊端 ,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严重、资源退化、生态破坏 ,很多学者和有识之士都提出“回归自然界” ,认为城市需要阳光、空间、绿地等“基本欢乐”。1996年伊斯坦布尔“人居二”会议提出 ,把“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性”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议题 ,并要求“按照能够充分维持人类未来世世代代之人类生命和幸福的标准 ,…  相似文献   

5.
郑琰 《城建档案》2011,(5):48-51
本文分析了家庭档案与幸福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家庭档案对促进幸福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家庭档案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家庭档案促进幸福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石忆邵 《规划师》2011,27(12):57-61
共享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社会各阶层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和社会福利平等,最终实现城乡公平、区域公平和社会公平.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创建幸福城市,共享式发展是创建幸福城市的前提和基础.应当将“创建幸福城市”作为我国各级城市政府规划和管理城市的首要目标和长远目标,着力推进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人们游赏自然风景的感知、感受和感应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方法】从风景旷奥理论出发,应用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探究城市郊野公园景观旷奥视觉感知对游人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并选取福州的9个城市郊野公园作为研究样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发现:1)旷奥空间特征对旷奥感受的影响作用最显著,旷奥景观要素对恢复性知觉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而旷奥空间特征对恢复性知觉和游人行为意向不产生显著影响;2)恢复性知觉和旷奥景观要素对游人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比较显著。【结论】旷奥视觉感知对游人行为意向的驱动机制有“旷奥视觉感知—旷奥感受—行为意向”“旷奥视觉感知—恢复性知觉—行为意向”和“旷奥视觉感知—旷奥感受—恢复性知觉—行为意向”3条路径。揭示了旷奥直觉、知觉和意向之间的影响关系,可为城市郊野公园景观建设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两会”,最热的词语莫过于“幸福”二字。从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召开前夕与网友讨论幸福:“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今后五年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到各地“十二五”期间着力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规划,纷纷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如武汉明确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北京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深圳提出幸福城市“两步走”战略,重庆宣示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建设“幸福城市”日益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无论城市的真正面貌如何,无论厚厚的招牌下面隐藏着什么东西,你离开它的时候其实还不曾发现它。”但厦门却是一个看得见、听得到,足以并且值得全身心去体验的城市。看得见的是风景,看不尽的也是风景。  相似文献   

10.
童心 《中外建筑》2012,(3):90-92
目前城市发展迅速,以香港为代表的高密度化城市环境以及微型化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普遍的城市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密度和知觉密度的关系研究,归纳出影响人们知觉密度感受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现实可行的微型公共空间利用办法,使得高密度环境下有着舒适心理感受的城市公共空间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国际城市具体升级的路径答案:资本枢纽与创新中心兼备的城市经济升级;包容性导向的城市社会升级;以文化复兴为指引的城市文化升级;以市民幸福为衡量标准的城市治理升级;绿色低碳运行的城市生态升级以及倡导紧凑和混合的城市空间升级。  相似文献   

12.
《中州建设》2008,(1):6-21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道:”对于一座城市,你所喜欢的不在于几个或者几十个奇景.而在于她对你提出问题所给予的答复。”品味城市.就像捧读智慧的经卷,我们只是需要选择一种阅读方式:进入她.然后形神合一地去感受她。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质量问题。本文从与城市环境关系紧密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出发,以城市设计理论和相关视知觉原理为依据,对街区景观中占主导地位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运用调查研究和归纳方法,剖析城市风貌的内涵,认为城市风貌是感觉、知觉与认知过程,应以美学为基础,体现城市特色、地域性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市风貌的因素,包括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风貌现状特征、时代发展特征等.通过辨析城市风貌内涵,深入理解城市风貌影响因素,为城市风貌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大多数城市以往那种亲切宜人、界面连续、空间尺度适当的街区组织被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完全摧毁了,人们慢慢的也开始重视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对街道空间、景观设计有了较多的思考,但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与城市环境关系紧密的建筑空间出发,以城市设计理论和相关视知觉原理为依据,对街区景观中主导地位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文化》2012,(6):6-7
城市美学研究所有环境体验都同样具有的知觉因素,而且,作为卓越的文化环境,城市的社会历史维度与其感性维度密不可分。城市美学研究所有环境体验都同样具有的知觉因素,而且,作为卓越的文化环境,城市的社会历史维度与其感性维度密不可分。因此,城市环境的审美价值要远远大于通常说的"城市美":城市的审美价值还包括对于各种意义、各种传统、熟悉性和对比性等等的知觉体验。  相似文献   

17.
幸福城市需要幸福空间 2011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被写入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成为街头巷尾民众们议论的热点话题. 什么是幸福?面对如此一个感性的名词,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感受到幸福度高低也与个人的属性,即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和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Campbell)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一篇论文中写道,幸福度可以由人们对生活总体的满意度来测量,而人们对若干相关领域的满意度的综合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对幸福的总体评估.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2,(1):139-139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写道:"没有人记得,创建珍诺比亚的人把城造成这个模样,最初是基于什么需要、命令或者欲望,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假如你让珍诺比亚的居民描述他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他们所讲的必定是像珍诺比亚这样的城。"城市夜间的形象,不仅属于城市,更属于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如果给你一次机会描绘心目中的城市照明景象,你该如何下笔?作为全球照明行业的领导者,飞利浦在武汉"城市·居民·灯光"城市照明创意营系列活动中,通过近距离倾听与互动,深入了解城市发展的定位,以及对应于城市照明的需求;以"城市·居民·灯光"这一多元化平台为载体,结合世界城市照明科技的发展趋势,揭开了城市景观照明定制化、个性化时代的大幕。  相似文献   

19.
以已有色彩研究方法为基础,探寻可以综合城市中影响色彩的因素;从空间视角出发,把握整体、连续、调和、分级的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方法,以人的视知觉为依据,使城市色彩规划与研究更加合理、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建筑作为人类精神安顿的需要出发,指出视知觉和触知觉作为人类精神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心理知觉来源,由此引发了人类时空观和生命观的伟大精神追求,即:基于时空的超视距想象力和基于生命的超触摸想象力的精神追求,从而构成天人合于一心——人类诗性与仁性之心的建筑伦理基础,从而奠定城市文明的根基,并因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东西方不同的建筑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