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结了俄罗斯的斯特莱列措夫、蒙古的多尔诺特及我国的相山等三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中生代火山岩中的铀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化特征、控矿因素,由此建立起一个大型、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以地质工作为核心的多元信息综合找矿模式,并用于对照评价我国南岭闽、粤、赣边区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地区的铀成矿前景。从深部构造特征到火山构造、火山期后构造特征以及区域地球化学场来看,认为该地区不具备形成大型、超大型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而只能在局部有利地段形成一些单独的大型或中、小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指出该区今后的工作重点地段是菖蒲盆地和仁居盆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相山火山岩盆地开展重力、磁法和电法等综合地球物理工作,结合相山火山岩盆地地质背景,着重分析了盆地中部重力、磁场和电场等地球物理特征及火山管道西侧SN向构造、北侧EW向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相山盆地中部应该加大找矿深度,重视和加强"内环"找矿。  相似文献   

3.
570火山岩型铀矿床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产物,本文主要从火山机构与铀矿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出发,去认识570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一、地质背景概述矿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区内一个NE向火山喷发岩带的东侧,即福罗山火山盆地NW边缘。该火山盆地以燕山早期复式岩体为基底,盖层为上侏罗系火山岩。这套盖层是由多个火山群构成的复杂的火山机体组成,矿床所处的小福罗山火山群只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设备轻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田、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勘查中。近年来在地浸砂岩型、火山岩型和花岗岩型铀矿探测中,为解决沉积盆地盖层中砂岩层(砂体)的空间分布、厚度和埋深,大致查明火山岩、花岗(斑)岩的分布范围及空间展布,推断盆地基底的起伏形态、埋深,推断断裂构造的展布、规模及特征等铀成矿地质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铀矿地质勘查工程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石中玻璃包体是岩浆在结晶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中经冷却而形成的。研究玻璃包体的特征及均一温度对了解成岩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一二二○地区火山岩中石英斑晶及晶屑中的玻璃包体特征和均一温度进行了研究,做了以玻璃包体为依据来推断该地区岩石成因的尝试。一、地质概况一二二○地区位于一中酸性火山岩带的西南段。该地区包括一二二○塌陷式火山盆地及其邻区小盆地。盆地的基底为震旦寒武系的中浅变质岩系和一部分上三迭统至下侏罗统的沉积岩系。盖层为上侏罗统火山岩夹沉积碎屑岩和白垩系砂岩。上侏罗统火山岩为该盆地之主要地层,三所火山岩组又将其分为八层:下部为打鼓顶组的砂砾岩(J_3d~1)、弱熔结凝灰岩  相似文献   

6.
安徽庐枞火山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燕山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孕育了盆地内铀成矿作用。在整理前人勘查及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铀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成矿控制因素。庐枞火山盆地铀矿与潜火山岩具密切时空和成因关联,铀成矿受潜火山岩、构造及地层岩性综合控制,但潜火山岩浆侵入作用是成矿关键因素。后续铀矿找矿工作,在对潜火山岩体外围有利空间勘查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寻找与隐伏岩体有关的隐伏矿体,以实现铀资源扩大的预期。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地块以及西伯利亚地台与华北地台毗邻地区进行了成矿区划。讨论了相关的各种地质因素,分析了陆内火山岩带(Mz3)和沉积盆地(Mz3~Kz)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陆中酸性火山岩浆的起源、原始铀含量、岩浆的分异演化及后生改造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提出了铀向汽液转移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火山岩盆地产铀能力的定量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这一方法可以从众多的火山岩盆地中优选出产矿盆地。通过在已知地区的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成矿情况很吻合。用该法在未知区的闽粤赣火山岩带16个盆地的试验中,共筛选出了两个Ⅰ级远景盆地,缩小了靶区,取得了满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相山火山岩盆地主体盖层由早白垩世的流纹英安岩和碎斑熔岩组成,这两套火山岩是主要的含矿岩类,并且与铀多金属矿化有关的垂向蚀变深度达千米。该盆地研究历经60余年,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但是对含铀火山岩、火山构造与铀成矿关系的认识仍不透彻。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主要含矿火山岩(流纹英安岩和碎斑熔岩)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火山盆地构造特征做出总结,讨论了火山岩、火山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相山含铀火山岩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的成矿作用,盆地内断裂裂隙以及构造转折处为有利成矿部位,相山火山盆地存在多个火山口,岩浆房、火山通道等火山岩浆停留过的部位可能成矿。  相似文献   

10.
江西相山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产地,已经开展多年的铀矿勘查工作,发现大、中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上百处,积累了大量地质找矿资料。文章利用模糊证据权法从盆地尺度建立预测模型,综合多种数据,包括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解译等提取证据图层,并结合已知铀矿床和矿点的分布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相山盆地铀矿床预测模型,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结果的优度,并进行铀成矿潜力评价。通过该模型得到的相山铀成矿潜力预测后验概率图,发现相山盆地最有利的成矿潜力区主要位于其北部及西北部,与已知矿床点吻合度较高。根据预测结果,该区的下一步铀矿勘查工作重点仍是北部和西北部区域;其次,在东南部的少数区域也有成矿的可能性,可作为次级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1.
盆地充填序列和盆地演化关系密切。根据盆地充填序列和后期 改造特征,将西胡里吐盆地演化划分为盆地发育阶段和盆后改造两大阶段,并论述了盆地发育阶段断陷期、扩张期、萎缩期、消亡期的演化特征以及盆地后期改造的特点。盆地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形成砂体的规模、连通性、空间展布、隔水泥岩的稳定性等特征决定了盆地内铀矿化类型和空间展布特征。断裂构造改善了盆地的水动力条件,为铀矿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盆地充填后,长期隆升于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岩石中的孔隙没有因为压实作用而大量损失。砂岩中火山碎屑含量较高,在地表强氧化环境下发生蒙脱石化和沸石化,加大了地浸开采的难度。盆地内的铀矿化以潜水氧化带型为主,呈层状分布在盆地北部,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各种条件的综合分析,将盆地中部第二亚盆北缘作为下一步勘查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2.
An INAA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simultaneously abundances of rare-earth, transitional metal, large-ion lithophile an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in volcanic rocks from Tangbale ophiolite belt. The detailed study on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shows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erupted in the back-arc basin. The volcanic rocks of early and middle stages of the expanding period of the basin have low REE and other incompatible element contents. At early and late stages of closing period of the basin, alkalic basalts, basaltic andesites and andesites were erupted in which light REE and other incompatible elements were enriched.  相似文献   

13.
马来盆地主要发育早渐新世-早始新世湖相页岩和早中新世-晚中新世河流三角洲相页岩、煤层两套烃源岩。北部烃源岩处于过成熟和生气阶段,中部和南部烃源岩以生油为主。盆地南部和东南部的砂岩储层发育,J组砂岩是马来盆地最重要的储层。挤压背斜是马来盆地最多产的圈闭类型。将马来盆地划分为8个油气成藏组合。渐新世-全新世发育的成藏组合viii,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石油储量占整个盆地的85%,天然气储量占48%;其次是成藏组合iv。成藏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反转作用、断层活动等。构造反转作用对烃源岩生油、油气运移、保存等影响很大,是控制马来盆地油气成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苏北-南黄海盆地裂变径迹与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苏北盆地滨海隆起、盐城/海安/白驹/高邮/洪泽/金湖等凹陷不同地质时代裂变径迹及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地震资料,进行中、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滨海隆起抬升于38~15Ma,具有“构造抬升模式”特征,其中,古生界烃源岩与崂山隆起一样具有“不同层等熟、不同层同温”现象;各凹陷区具有“长时加温模式”特征;新生代沉积剥蚀2km。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沉积逾万米,构造演化可类比于滨海隆起;根据二次生烃模拟的成果,认为崂山隆起中、古生界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成藏潜力,有望成为海域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的铀成矿条件与盆地北部相似,有形成富大砂岩铀矿的可能性,但较低的渗透性却成为制约盆地南部某些地区成矿的不利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内直罗组砂体的物性变化规律,深入讨论了成岩作用对该区直罗组砂岩物性起控制作用,为下一步铀成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满洲里地区大青山盆地中牛代玄武质火山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结合野外观察和前人资料,对其岩浆演化、成闪及成岩构造环境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分析可知,该区玄武质火山岩类岩浆源于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地幔,后有壳源物质参与.是岩石罔伸展背景下早期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和邻区产铀火山岩特征类比可知,本区具备较好的火山热液型铀及多金属成矿的构造环境及火山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17.
位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斯特列措夫铀矿田为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也是俄罗斯最大的铀资源所在地。研究表明,斯特列措夫诸多铀矿床铀源主要源于组成破火山口地层大约1/3的强烈蚀变的流纹岩和由海西期黑云母花岗岩构成的破火山口基底。华南地区为我国重要的热液型铀矿床产地,斯特列措夫铀矿田铀源的研究对我国华南地区开展铀矿找矿勘探工作和成矿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新生代热构造耦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石  刘招君  郭巍 《核技术》2005,28(9):717-721
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的方法,精确揭示了在新生代时期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的热构造史,并分析了它们的盆山耦合关系。大兴安岭的隆升具有幕式的特点,隆升速率表现为5低4高;盆地的演化比较复杂,但总体上表现为三次抬升和两次沉降。我们认为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在新生代的盆山关系大体上可分为3种类型4个阶段:65.5-50Ma,山体抬升、盆地也随之抬升;50-36Ma,山体慢速抬升、盆地沉降,山体快速抬升,盆地抬升;36-5.83Ma,山体慢速抬升、盆地慢速沉降,山体快速抬升、盆地快速沉降;5.83-0Ma,与第一阶段相同。  相似文献   

19.
石油开发区块浅部地层放射性变化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提出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用于油田勘探开发区环境的辐射监测。在黄河入海口附近进行了四口井的浅部地层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老黄河口浅层的Th含量比其他几口井的含量高;海水中的U含量较陆上浅层含量高;老油区的放射性比新探区高,说明石油开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of radionuclides in a system consisting of river water with a suspension and bottom deposits, taking account of the influx of radionuclides with the discharges from the plant and runoff from the basin area, are formulated. The coefficients in the equ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measurements. On this basis, the flood-plain deposits are dated and the time dependence of the radionuclide discharges over the entire period of operation of plant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in water and bottom deposits is calculated. The balances between the discharge, the runoff from the basin area, and influx into the bottom deposits, the floodplain, and the Kara Sea are constructed for the past. A procedure is developed for estimating the outflow of mobile forms of radionuclides from the bottom deposits after a sharp decrease of discharges in 1992. The rate of self-purification of the river basin in the future is estimated taking account of this effect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radionuclides between the bottom and flood-plain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