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酱油是以农付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发酵调味品,各酿造厂所需原料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并可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酱油直接供人们食用,它是一种色、香、味、体等五味俱全的调味料。除计量检验部门外,很少有人科学地、微观地去分析它的质量。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评定酱油质量的方法,主要是看它的色泽和浓度,用鼻子嗅香气好不好和用口尝一下有没有异味,因此酱油的色泽十分重要。酱油的色素并不是由单一的成分组成,是在酿造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化变  相似文献   

2.
酱油可直接供人们食用,它是一种色香味、体等五味具全的调味材。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评议酱油质量的方法,主要是先看它的色泽和浓度,所以酱油的澄色十分重要。酱油的色素并不是由单一的成分组成,是在酿造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化变化而产生的。酱油中的色素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酿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色素;另一种是用焦糖制作的酱色加入。对于酿造而成的色素和人工合成的色素而言,前者是酱油中的氨基酸,糖经一系列生化变化而合成,对人体无害,是比较理想的天然着色剂;后者是人工合成,引起许多人争议,毕竟是有一定害处的,最好是不加。在酿造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色素,从机理上讲是属于食品的褐变反应范围。食品的褐  相似文献   

3.
以东北大豆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设计对东北大豆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酱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预处理方法。所确定的大豆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将大豆酱加石英砂研磨后,在60℃下采用60%的乙醇,以1∶30的料液比,浸提6h。  相似文献   

4.
以东北大豆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设计对东北大豆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大豆酱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预处理方法。所确定的大豆酱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将大豆酱加石英砂研磨后,在60℃下采用60%的乙醇,以1∶30的料液比,浸提6h。   相似文献   

5.
日本女子营养大学的五明纪春教授,在日本豆酱健康委员会上,以《豆酱褐色色素之秘密》为题发表演说,以下是其演说概要.褐色色素及其特征:褐色色素——茶色,是以大地、皮肤黑色素、衰老色素脂褐素(Lipofuscin)、植物受伤处植物组织的丹宁色素、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6.
酱油色素的形成及增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油色素的形成及增色方法李雄辉(江西省科学院南昌330029)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形成各种氨基酸,淀粉质分解为糖类,并进一步代谢,合成醇、醛、酚、酯、有机酸等各种成份,形成酱油的色、香、味、体,营养丰富的发酵食品。目前,多菌种在酱油中的应用,极...  相似文献   

7.
8.
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焦糖色素中乙酰丙酸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HVP)、焦糖色素中乙酰丙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较低,酸水解植物蛋白中乙酰丙酸含量较多(最高含量为15.79%),而焦糖色素中也测出含有乙酰丙酸(最高含量达8.02%)。故此认为采用乙酰丙酸指标来判定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玉米淀粉厂副产品提取色素及酿造酱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焦糖色素的研究及其在酱油食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通过用不同糖质原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添加不同催化剂,对焦糖色素的研究进行了试验,得出采用玉米为原料经双酶法制成葡萄糖,用氨水做催化剂生产出的焦糖色素色率高,质量稳定,并将此法生产的焦糖色素应用于酱油食醋中效果也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了酱醅澥稀为酱的环节中主要成分的变化及其与酱的质量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豆瓣酱的多种需求,分别介绍了用生蚕豆瓣和熟蚕豆瓣生产豆瓣酱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原料选择、配方、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介绍了豆瓣酱成品配制的方法。各种豆瓣酱成品的特点是:纯豆瓣酱,色鲜有酱香,瓣子疏松软化;红椒豆瓣酱,色红、有香气,椒酱细腻,麻辣味突出;椒油豆瓣酱,深棕褐色,油润发亮,均匀一致,间见瓣粒,醇香与酱香浑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设计了生产邯郸豆瓣酱的工艺改进.对其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了以蚕豆酱为基料,辅以各种辅料,经深加工而成的各种口味的花色酱类制品,本文就原材料的配方,主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产品的增筒乳化效果,理化指标的控制及生产场怕卫生要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豆腐渣代替豆粕酿造酱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豆腐渣代替豆粕生产酱油的工艺,并对酿造酱油的性能指标测定方法的结果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赤豆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态低盐发酵技术生产赤豆酱油,以氨基酸态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赤豆与大豆比为3∶5(g/g)、食盐水浓度为12°Bé、酱醅含水量60%、发酵温度50℃时,可获得营养丰富、酱香浓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新型酱油——赤豆酱油。该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得率为0.7275g/100mL。   相似文献   

17.
绿豆酿造酱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绿豆为主原料,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生产出新型绿豆酱油,这种酱油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黑豆保健酱油高盐稀态工艺酿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豆,以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酱油,在品质、营养等方面与黄豆酱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黑豆制作酱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豆酱快速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豆制曲、粉碎前发酵,添加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缩短了豆酱的发酵周期,以正交试验确定了大豆的最佳蒸煮条件和酵母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谷氨酰胺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由枯草杆茵产生的谷氨酰胺酶的特性,即这种酶的活性、稳定性与PH值、温度、盐含量的关系,及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