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健 《丝绸》1991,(8):17-18
D301A型自动缫丝机经实缫生产一年半,机械运行正常。局验生丝平均品位31dtex(27/29D)为3A52,23dtex(20/22D)为3A06。缫折小于试样成绩。文章对原料茧质和生丝品质,工艺参数及运行情况作了介绍。实践表明该机均匀二度变化少,适应缫制较粗规格生丝;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效益比立缫提高—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均匀二度变化是影响自动缫23dtex规格生丝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自动缫丝机的广泛推广应用,自动缫丝机以明显的效率优势将替代传统型的立缫机,如何提高自动缫生丝的质量是缫丝业发展的命根子。就我厂而言,目前已有D301A、B型自动缫丝机14组(280台),自动缫生丝产量占全厂总产量的75%左右,且23dteX规格是我们的当家品种,努力提高自动缫23dtex生丝等级成为日常生产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一、探讨均匀二度变化的理由从历年资料表明,洁净、清洁是自动缫丝主要的定降级指标,尤其是缫制27/29D以上的规格,但是笔者在仔细分析资料的基…  相似文献   

3.
广西日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10组中江新时代自动缫丝机,为满足市场需要,在原来生产22/24 dtex(20/22 D)规格的基础上,增加生产多品种规格生丝,最近组织牛产了30/32 dtex(27/29 D)规格生丝.笔者针对30/32 dtex规格生丝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生产实践中对重点指标进行控制,生产出的生丝品质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D301A型与ZD721型自动缫丝机生产实缫成绩及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指出D301A型最适合于做优质原料茧及缫制较粗规格的生丝,最后阐述了在管理上需采取的一些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飞宇2000EX型和金鹰D301JY型自动缫丝机的实缫生产简况、这两种自动缫丝机的机械特性和在实缫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缫丝机械有两次大的变革,即从座缫机(1880-1916年)发展到立缫机;又从立缫机(1916-1953年)发展为自动缫丝机。日本生产自动缫丝机最多(已占目前全国自动缫丝机的80%以上)的制造公司——日产汽车制造公司,于1946年开始研究自动缫丝机,1954年完成自动缫丝机的研制工作,并开始发售。1957年制成RM型自动缫丝机。1960年制成SR型自动缫丝机。1964年制成HR型自动缫丝机。1971年制成HR2型自动缫丝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D301A、D301B和飞宇2000型动缫丝机的纤度感知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实缫表明,只对全组进行纤度集体调节,而不进行纤度个别调节,则缫制的生丝偏差较大。因此,笔者就实缫纤度个别调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组自动缫丝机缫帛生丝绪内偏差和绪间偏差达到工艺要求,自动缫制的生丝品级绝大部分达到高品位生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问题求答     
《丝绸》1987,(3)
某读者问:什么叫“数控定纤”缫工艺?如何进行工艺设计? 浙江湖州市练市丝厂沈坤良答:近几年来农业承包责任制后,蚕农千家万户,饲养条件差异大,管理技术水平不一,饲养品种乱杂及地区之间蚕茧流售等因素,极大部分原料由于茧丝纤度尴尬而不能单庄生产22.2/24.4 dtex(20/22D)规格生丝。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缫丝厂,庄口原料单一,计划规格品种单一,如何按需组织生产,对工艺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厂经过六年来的实践摸索,运用数控定纤缫工艺解决了九个庄口纤度尴尬原料茧,并缫制了22.2/24.4 dtex规格的出口生丝共40多吨。经商品检验局检验,正品率达100%,庄口平均品位,最低2A 50,最高3A 71,公量条份稳定在23.0/23.4 dtex(20.70~20.90D)之间。立缫“数控定纤”缫工艺,是目前缫丝工艺设  相似文献   

9.
D101型自动缫丝机是六十年代初由我国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定纤式的自动缫丝设备。十多年来,不断进行改革,其生产情况基本上是好的。许多使用厂都反映D101型自动缫丝机有机械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原料适应性强、生丝质量稳定等优点。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D101型自动缫丝机与国内外先进机型相比较,有缫折大、单产低、效益差的缺点。虽然有原料等客观因素,但机械差异不可忽视。所以应对D101型自动  相似文献   

10.
黄晨  杨甫生  项伟  孙理  程学军 《丝绸》2003,(7):18-20
同一品质原料茧在飞宇2000型和D301A型自动缫丝机上进行实缫,对实缫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飞宇2000型自缫机的性能明显优于D301A型;同时,通过正交设计法分析得出缫制高品位生丝重在原料茧质。亦证实了性能优良的飞宇2000型自缫机,更适宜缫制高等级生丝。  相似文献   

11.
同一品质原料茧在飞宇2000型和D301A型自动缫丝机上进行实缫,对实缫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飞宇2000型自缫机的性能明显优于D301A型;同时,通过正交设计法分析得出缫制高品位生丝重在原料茧质。亦证实了性能优良的飞宇2000型自缫机,更适宜缫制高等级生丝。  相似文献   

12.
D101自动缫丝机使用以来,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一九七九年第二季度,我厂首批试缫40/44旦生丝三吨,第三季度又缫制40/44旦生丝十吨,两批生丝共44档,经无锡生丝检验所检验结果,平均等级3 A 93。特别是纤度偏差平均仅1.55旦(标准偏差1.94旦),总差平均仅5.48旦,超过了日本一九七八年40/44旦生丝标准偏差1.94旦,总差6.10旦的水平。比较我市一九六四年立缫机缫制40/44旦生丝平均偏差1.94旦,总差6.13旦,有了显著的减小,受到有关部门的鼓励。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我厂于85年10月份接受了浙江省丝绸联合公司下达22.2/24.4dtex(20/22D)偏细规格生丝的生产任务,要求条份控制在22.22~23.00dtex(20.00~20.70D)。不仅要求条份偏差和条份最大偏差的质量提高,而且对工艺设计、选茧工艺和技术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在立缫机上全部生产22.2/24.4dtex(20/22D)偏细条份(以下简称偏细条份),至85年底共生产300多件,平均条份22.7dtex(20.43D),没有造成条份出格次品。(一)严格控制车速,保证定粒配茧正常立缫机的车速,对平均条份、条份偏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自动缫丝机都是由立缫机械及其工艺发展而来,所以只能按照立缫的框框(缓速低温)来进行。可是遇到要求提高生产效能,实行自动控制和高速时,就受到种种限制。解舒张力、缫丝张力比座缫生产时还大。丝织厂因之对自动缫丝机缫成的生丝反映很大;认为生丝的伸度小、手感差,几乎同金属丝一样硬,给织造工艺带来很大的麻烦;使织成的绸缎缺乏使用坐缫车时缫  相似文献   

15.
我厂生产的白厂丝,是专供苏州市几家绷厂使用的。随着丝织物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生丝内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用户反映,特别要求生丝条干均匀、纤度偏差小。而自动缫丝机所生产的白厂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干均匀不稳,纤度偏差较立缫机要大。为了不断做小生丝纤度偏差,配合织厂织出高档织物,今年春茧上缫以来,我们在围绕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而,做了一些工作,和历年相比,成绩显著提高,自7月29日至9月27日所缫制的120件20/22春茧丝,经俭验结果,达到4A级的有25件,其余全部3A级,平均生丝纤度偏差0.82D,生丝纤度合格率达76.30%,用户比较满意,下面谈谈我们在做小D101自动缫丝机生丝纤度偏差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迎接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浙江省自动缫丝操作经验交流会,更好地推广应用已由杭州纺织机械厂批量生产的国产第四代自动缫新机型——D301A型自动缫丝机,开展自动缫丝“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浙江省的操作友谊邀请赛于6月5日在首批应用D301A型自动缫丝机的浙江制丝二厂拉开帷幕,历时六天,完成了授课、单项比赛和全面操作比赛,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次友谊赛由杭丝联、杭纺机、新华丝厂、浙江制丝一厂、嘉丝联、湖州丝厂、浙江制丝二厂联合发起,共有70余人参加,各代表队共有18名选手参加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无锡市第一缫丝厂是一个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企业,建国以来,通过技术改造,将坐缫机更新为立缫机,六十年代后期增添更新了D101自动缫丝机,九十年代又增加了D301自动缫丝机,是丝绸行业国家特大型县团级企业,主要产品白厂丝大部份供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丝规格较多,从9/11旦至50/70旦有11种,质量按照国际标准,从6A级至F级有11个等级。内在质量检验有12个项目,外观质量检验有17个项目。所以,工艺技术操作要求很高,但缫丝工人劳动条件较差,缫丝机械比较落后,手工操作程度大。虽然陆续从日本引进部分自动缫丝机,以及国内自制了D101、ZD721、D301型自动缫丝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自动缫丝机所占比例很小,据浙江省统计,全省自动缫丝机仅占总数的11%。为提高缫丝厂的经济效益,我们经过调查,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改造和改革。  相似文献   

19.
袁鼎托  褚美健 《丝绸》1992,(8):35-38
对使用的两种不同型号的自动缫丝机D101及D301,就其生丝纤度控制系统(感知器、探索机构、给茧机)及丝条故障检测装置、车头、索理绪机构及其他的传动机构的结构、性能及各自优缺点作了分析对比。并对实际生产中D101及D301自动缫丝机的产质量、缫折、维修及经济效益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将D301自动缫丝机上的络绞机构移用在ZD647缫丝机上进行试验,经过二年的实践,作了适当的改进,基本上获得成功,我厂十组自动缫丝机已全部装上了D301络绞箱,更改的内容是:1.针对ZD647自动缫小(?)的宽度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