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UMTS与WLAN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其包含切换时间判断与多终端协同算法。首先利用模糊逻辑判断网络切换时机,然后综合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合理定义权值并结合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实现不同接入策略的性能评价,为用户提供最佳QoE(Quality of Experience)的多终端协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基于迟滞算法相比,切换次数平均降低7.9次,切换失败率平均降低2.25%;网络选择结果与应用需求和用户需求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多终端协同用户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高效实时的垂直切换。  相似文献   

2.
由于WiFi高的数据传输能力和WiMAX更大的覆盖范围,集成的WiFi/WiMAX网络在将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针对无线网络中实时业务低时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WiFi/WiMAX混合网络中的快速安全认证模型。该模型基于EAP-TLS协议,将认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预认证和重认证。通过采用预认证,当MS在WiFi和WiMAX之间切换时,大大减少了认证延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混合网络中的实时服务。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 WiMAX和UMTS 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铁路LTE-R越区切换中,A3事件下的越区切换算法容易出现乒乓效应(PPE)和无线链路连接失败(WLF)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SO)灰狼算法改进的RBF神经网络(IGWO-RBF)的越区切换优化算法。该算法采集大量列车以不同速度(0~100 m/s)运行在特定环境中时切换成功率高的切换迟滞门限[(Hys)]和触发延迟时间[(TTT)]参数集,送入改进的RBF神经网络,训练完成后得到不同速度下的[Hys]和[TTT]的拟合曲线。根据列车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加入自矫正项对[Hys]和[TTT]进行二次优化调整。在matlab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减小了掉话率和乒乓切换率,提高了列车在高速环境下的切换成功率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决策算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异构网络无缝切换的研究中,切换判决是实现异构网络无缝切换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不同接入网之间,为保证业务连续性,需要考虑终端及网络的多方因素,进行综合判决,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进行接入。以往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普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如考虑的判决因素不全面,决策权值太过主观,对不确定性因素难以描述,算法复杂度和性能无法很好的权衡等。为进一步提高算法性能,针对WLAN/UMTS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提出一种更客观科学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并用Matlab/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和传统的决策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及时准确地切换至最优网络,各网络负载均衡,且减少了不必要的切换。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多数垂直切换技术都是通过网络层和链路层信息做出切换判决的,然而这种切换判决并不全面,因为它对网络成本、服务类型的考虑不够全面,特别是很难满足用户偏好。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偏爱的切换判决算法(FHMIPv6 with user Preferences,P-FHMIPv6),通过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切换判决模块来控制切换;结合多播和缓存等机制,来满足复杂网络环境下多种服务的切换要求;同时采用切换定时算法来提高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混合激励线性预测(MELP)语音编码算法中,语音帧的突变转换导致合成语音质量的下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帧判决算法的改进MELP模型,提高了参数估计的准确度,有效实现了语音的降噪处理。引入动态清浊音判决(U/V判决)门限将语音帧分为3种类型:浊音帧、清音帧、过渡帧,通过区分过渡帧和清浊音帧,避免了传统的U/V判决错误和清浊音帧的突变转换。给出了改进MELP编码参数比特分配表,通过PESQ—MOS测试表明,合成语音质量尤其是高频女声合成语音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动终端有限的电量以及现有垂直切换机制往往忽略终端电能因素,提出了基于终端能耗的垂直切换机制。网络发现阶段,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网络接口激活时间间隔的网络发现策略。切换判决阶段,对采样点进行预判决,减少进入后续模块的采样点;为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分别设计相应的模糊逻辑处理方法;实时业务引入权重因子完成切换判决,非实时业务通过差值门限算法进行切换判决。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传统策略,该机制在网络发现阶段能够降低网络发现时间,减少网络接口激活次数;在切换判决阶段能够降低掉话率,减少网络切换次数以及乒乓效应发生次数,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WLAN和UMTS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提出一种适合该模型的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用临时管道密钥(TTK)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接收端再用TTK进行数据解密。用平均切换次数、传输时延和丢包率三个指标评价所提出算法的性能。与已有垂直切换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消除乒乓效应,减少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可为实时业务所需的无缝切换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由于LEO(Low Earth Orbit)卫星网络中不断变化的点波束小区实时通信量负载无法估计,提出了一种根据系统仿真过程中当前通信量状态优化动态保护信道算法(ODGCS)。该分配策略引入呼叫间隔时间和切换呼叫中断间隔时间来获悉系统的实时性能状态,由仿真中通信量状态预测当前系统切换呼叫的中断概率,根据比较计算的呼叫中断概率和预先设定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值,动态调整预留给切换呼叫使用的保护信道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静态预留保护信道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有效提高LEO卫星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在负载较轻时,ODGCS算法保证切换呼叫QoS的同时,降低了新呼叫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12.
陈圣达  吴振强 《计算机工程》2011,37(18):100-102
移动终端在接入点(AP)之间切换产生的时延和抖动严重影响实时业务的质量。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入点的快速切换方案,采用两级触发机制减轻移动终端和AP的工作量,利用改进的先应式邻居缓存机制避免频繁切换导致的AP缓存溢出问题,通过邻居AP信息表和切换决策算法找到最佳目标AP。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低的网络吞吐量和功耗,可以减少77.1%的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3.
Ensuring uninterrupted service continuity for handoff calls in an all-IP inter-networked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requires successful session management among participating access networks. As such, a mobility-aware novel interworking architecture is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that facilitates session management including session establishment and seamless session handoff across different networks. This framework conveniently enables any 3G cellular technology such as the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to interwork with a give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BWA) technology such as the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network or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under a common signaling platform. This framework exploits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as a universal coupling mediator for real-time session negotiation and management. Next, a Queuing Theory based analytic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handoff management between these interworked 3rd Generation (3G) cellular networks and the WLANs is presented. The analysis includes vertical handoff performance measures such as delay, transient packet loss, jitter, and signaling overhead/cost. The latter part of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results from OPNET based simulations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and results.  相似文献   

14.
用户在移动WiMAX 网络间切换时要进行认证和密钥获取,此过程会耗掉很长的切换时间,对切换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降低切换时延,提出把上下文传输协议和认证过程结合起来的机制。该机制是在WiMAX网关中设计context模块,利用context模块对密钥进行存储和分发。实测结果表明,该机制降低了用户切换时认证时延。  相似文献   

15.
分析标准移动IPv6(MIPv6)的快速切换机制,提出一种基于邻居信息表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解决方案。通过预配置和定时更新的方法使移动节点提前获取将要进入目标有限区域的信息表——邻居信息表,从而缩短切换中过程转交地址唯一性验证时间及移动检测延迟时间,降低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不额外占用网络资源,能够减少切换过程中的丢包率和切换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6.
路伟  鲍远律  白皓 《计算机工程》2011,37(4):107-109
针对移动自组织网络在车-车间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问题,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蒙特卡洛仿真模型。通过网络仿真器NS-2构建单向均匀交通流和带激波交通流的通信场景,采用计算信息传递吞吐量和平均端到端的方法延迟来评价车-车间通信网络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连通性模型相比,该方法可得到良好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IPTV接入网的要求和WiMAX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WiMAX应用于IPTV的系统模型,并具体分析了系统流程;针对IPTV业务下行数据量比较大的特点,提出了适合IPTV业务特点的下行链路实时调度(DLRTS)算法,该算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实时业务的时延,从而保证IPTV的服务质量(QoS)。仿真结果表明,与常用的轮叫调度(Round R0bin)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实时业务的时延和吞吐量两方面的性能都有明显提高,可很好地支持IPTV业务。  相似文献   

18.
IEEE802.16标准在每个节点处都提供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由于基于优先级的业务的服务质量(QoS)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调度算法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大的适应性。为了改善QoS端到端时延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混合调度算法(EDD和WFQ算法相结合)。仿真结果表明:在每个节点处,提出的混合算法比仅使用EDD算法能给实时业务产生的时延更少,并且还能够使单个BS在可允许的端到端时延范围内容纳数量更多的子SS,而且使用从BS到SS的GPSS模式的调度机制比使用GPC模式能产生更小的时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