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了硝酸盐-氨基乙酸燃烧(GNC)法和溶胶-凝胶(SG)法合成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 Mn1.9Al0.05Mg0.05O3.9F0.1的电化学性能。不同的合成方法,导致材料的晶相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及电化学性能上的差异。与SG法相比,GNC法合成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更好,在25℃、55℃时,第2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8.1%、93.1%。  相似文献   

2.
以金属硝酸盐、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La0.7Sr0.3-xCaxCo0.9Fe0.1O3-"(简称LSCCF,x=0.05,0.10,0.15,0.20)粉料。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DSC-TG)、X射线衍射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600℃,800℃,1000℃热处理4h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晶体结构和粒度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LSCCF粉料的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脱水阶段、分解阶段、LaCoO3基氧化物形成阶段和LSCCF固溶体形成阶段;适宜热处理制度为800℃下保温4h,且制备出的LSCCF粉料为均一的钙钛矿结构。使用直流四极探针法测定了LSCCF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电导率,发现该体系材料在600~800℃范围的电导率都超过了250S·cm-1,其导电机制符合p型小极化子绝热孔隙理论,且能够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阴极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纳米β-Ni(OH)2掺杂Al(OH)3和Co(OH)2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定温度下,采用NiC2O4·2H2O和NaOH进行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级β Ni(OH)2粉末。样品按一定比例掺杂Al(OH)3和Co(OH)2制备复合电极,详细讨论Al(OH)3和Co(OH)2含量对掺杂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XRD法研究了复合电极充放电前后的结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β Ni(OH)2纳米粉体加入含量5%的Al(OH)3、10%的Co(OH)2和10%的镍粉,并以泡沫镍为集流体在10MPa压力下压制出镍正极材料,其掺杂粉体的振实密度大于1.35g/cm3,结构稳定,开路电位达0.768V,电极以25mA/cm2电流充电,以4mA/cm2放电,终止电位为0.2V(相对于HgO/Hg电极)时,放电时间高于8.67h,电极放电电位平稳,容量较大,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的热力过程分析方法——(火用)分析法,并对(火用)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推导.同时以江油发电厂330MW机组的~#7高压加热器和~#4低压加热器为例分析它们的(火用)损失.(火用)分析法不仅考察热力过程能的“量”的变化,而且注重能的“质”,用(火用)来衡量系统的热力学完善程度可准确反映热功转换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分解过程的仿真研究较多,但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的研究较少。为研究典型局部放电下环保型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分解过程,搭建发射光谱测试平台,测试悬浮放电下的电子温度和分子振动温度。利用动态温度变化模拟局部放电物理过程,建立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悬浮放电下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电子温度约为6400K,分子振动温度约为4000K,悬浮放电会生成CF_(3)、CF_(2)、F和CN等自由基,自由基复合生成的分解产物包括CO、CF_(4)、C_(2)F_(4)、C_(3)F_(6)、C_(3)F_(8)、CF_(3)CN和COF_(2)等。分解产物类型及其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相较于分子振动温度,电子温度对气体分解的影响更为显著。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分解过程中,温度分布特征与气体分解特性密切相关,解析气体分解机理时,应重点关注温度对分解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包覆Co(OH)2和CoOOH的球形Ni(OH)2电极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形Ni(OH)2表面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MH-Ni电池的性能。主要研究了球形Ni(OH)2表面包覆Co(OH)2和CoOOH以及它们的电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包覆Co(OH)2虽然容量比较高,活化快,但振实密度较小。而包覆CoOOH的球形Ni(OH)2不但振实密度高,而且制成的电极具有放电电压高,比容量高,活化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磐(石)桦(甸)电网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较低、线路老旧等问题,指出磐(石)桦(甸)电网“十二五”规划方案应与远期规划相结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加强磐(石)桦(甸)电网的3个方案,并对3个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方案1更符合磐(石)桦(甸)电网的远期发展目标,同时提出“十三五“期间适时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过程、宗旨、目标、成员。详细介绍了IEC组织机构,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关系,以及我国参加IEC活动、采标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产125 MW火力发电机组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平衡方程,计算?损失和?效率,确定系统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为整套机组的运行优化和节能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锅炉?损最大其次为汽轮机,?损分别为60.46和5.83,该部分为动力循环中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火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详细阐述了它在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热力学(火用)平衡来导出定压下的平均温度,可以简化(火用)分析的具体计算方法.文中结合某电厂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实例,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并计算不同负荷下的(火用)损率,为电厂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nAl∶nNi(摩尔比)条件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制备了掺Al琢-Ni(OH)2,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表征和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电性能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掺Al琢-Ni(OH)2的晶格参数(d003)、比表面积、粒径均随着nAl∶nNi的增加而减小;nAl∶nNi增至20%时,制品呈现出单一的琢-Ni(OH)2结构;晶格参数(d003)小、结晶规整有序的琢-Ni(OH)2具有很高的放电容量(0.2C放电容量为350mAh·g-1)及稳定的电化学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3.
纳米β-Ni(OH)2复合LiOH和Co(OH)2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胜奎  刘长久  柴小琴 《电池》2004,34(1):41-43
一定温度下,用NiC2O4@2H2O和NaOH进行固相反应,制备出纳米级β-Ni(OH)2粉末.样品按一定比例掺杂LiOH和Co(OH)2制备复合电极,讨论LiOH和Co(OH)2含量对掺杂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β-Ni(OH)2纳米粉体加入含量10%的LiOH、10%的Co(OH)2和5%的镍粉、5%的乙炔黑,并以泡沫镍为集流体在6 MPa压力下压制出镍正极材料,其结构稳定.电极以380 mA/g电流充电,76 mA/g放电,终止电压为0.6 V时,比容量达280 mAh/g,放电电位平稳,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气固界面的电荷积聚问题是诱发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而当前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电荷积聚特性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为研究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机理,本文通过指型电极构建极不均匀电场,测量了环氧复合材料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的表面电荷分布特性;进一步的,为理清表面电荷来源及迁移特性,测量了冲击电压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材料表面电位,比较了附加背板电极前后的表面电荷分布。研究表明,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与SF_(6)中表面电位分布形态相似,均表现为高压电极附近积聚大量同极性电荷,地电极附近积聚少量异极性电荷。随着C4F7N含量升高,C_(4)F_(7)N/CO_(2)混合气体抑制电荷积聚能力增强。表面电荷来源于气体电离和高压电极注入并且随着电场强度的改变,电荷来源也发生变化,切向电场促进了电荷沿表面向更大范围的迁移。该工作对于明确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环保型绝缘气体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算子B_(n,α)(φ;x)的定义扩充到(0,+∞),证明了B_(n,a)(φ;x)的变形算子B_(n,α)(φ(b_nt);b_n~(-1),当φ(x)连续时,是点态逼近于φ(x)的。  相似文献   

16.
依据JJG2—1999《木直(折)尺检定规程》,详细论述了木直(折)尺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与方法,按照校准方法、数学模型、方差和传播系数、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以及扩展不确定度计算的顺序编写。用木直尺检定器测定时,在(0~500)mm范围U=0.33 mm、k=2;在(0~1000)mm范围U=0.37 mm、k=2,木直折尺示值误差的检定一般在木直尺检定器或钢直尺上进行。  相似文献   

17.
EMD(Na、Co和Pb)的电子微探分析(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EMD进行电子微探分析(EPMA),发现Na、Co和Pb有浓缩点存在。Na在EMD颗粒表面的浓缩浓度达百分之几,Co、Pb的浓缩浓度最高达0.0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化学包覆法制备AgWC(12)C(3)混合粉,再分别采用烧粉制粒、掺胶制粒和干法制粒将混合粉制粒,使粉体获得一定的流动性,通过初压—烧结—复压—退火—再复压制备出AgWC(12)C(3)电触头材料。测试材料的电阻率、抗弯强度等关键特性,研究了制粒工艺对AgWC(12)C(3)电触头材料力学物理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法制粒能明显降低材料的电阻率,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和使用寿命;与烧粉制粒相比,电阻率降低9.7%,抗弯强度提高了23%,电寿命提高了78%以上。  相似文献   

19.
首次提出等效(火用)日降法的概念,并利用这一概念结q-y-ι阵建立了热力系统主系统(火用)甩状态方程.该方法为热力系统的(火用)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直接计算热力系统热功转换(火用)效率,具有与常规(火用)分析方法相比概念清晰,易于理解,适合计算机程序化等特点,为实际系统定量(火用)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某N300-16.7,537/537-6再热机组为例,验证了(火用)状态方程与常规(火用)平衡法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由三氯氧磷法合成三(氟乙氧基)磷酸酯(TFP)的工艺路线及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精制的后处理,最终得到主含量99.99%低水分的样品,完全符合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使用要求,其阻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