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Unifac基团结构法在乙腈法萃取精馏丁二烯装置中建立了乙腈-C4系统相平衡关系,利用PROⅡ化工模拟软件对第一萃取精馏塔、第二萃取精馏塔内乙腈质量分数、腈烃比、回流比等工艺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萃取精馏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乙腈质量分数93%~94%,腈烃比7·0~8·0,回流比2·5~3·0;第二萃取精馏塔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乙腈质量分数93%~94%,腈烃比1·5~2·0,回流比3·0。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生产高纯度丁二烯的乙烯副产C4馏分抽提法,针对乙醇法粗丁二烯的具体组成,设计了一级萃取精馏精制乙醇法粗丁二烯的工艺流程。利用Aspen Plus对其中的萃取精馏塔和汽提塔进行了模拟和优化。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合适的腈烃比以及萃取精馏塔和汽提塔最优的进料位置、理论板数、回流比。在优化所得条件下,最终可得质量分数99.83%的丁二烯产品。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 ,欧洲烯烃生产商今年1季度利润十分可观 ,主要原因是裂解装置和炼油厂生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根据欧洲石化生产商协会统计的数据 ,第1季度 ,欧洲生产商生产乙烯超过500万t,丙烯340万t ,丁二烯54 6万t。这3种烯烃生产量比前1季度增加1 6 %~1 7% ,但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增长 ,其中乙烯同比增长了5 4 % ,丙烯和丁二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 4 %。欧洲烯烃生产上升  相似文献   

4.
利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DMF法丁二烯装置中的第一萃取精馏塔进行了模拟,与实际生产装置的工艺参数对比表明: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准确的。根据模拟计算的结果,分析了溶剂烃比、回流比、溶剂进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樊凯非  沈飞  任诚  吴萍萍 《化工进展》2003,22(10):1129-1131
介绍了四种传统的己二腈生产工艺技术及特点,指出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的研发与大规模丁二烯氰化装置的建设对中国己二腈工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江镇海 《上海化工》2010,35(10):31-33
丁二烯是生产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于生产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丁二烯还可以与苯乙烯共聚,生产各种用途广泛的合成树脂,如ABS树脂、K树脂、MRS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SBS等。另外,少量的丁二烯还用作生产其他有机化工产品,如己二腈、尼龙66单体等。2009年合成橡胶仍是丁二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80%。乙烯副产C4馏份是丁二烯的主要来源,2009年依托乙烯装置生产的C4抽提丁二烯装置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8%。  相似文献   

7.
丁二烯尾气是裂解混合碳四抽提丁二烯生产装置排出的高炔烃尾气。由于其中炔烃含量很高,过去因无合适的回收方法,通常需要用大量的碳四抽余液将尾气稀释后作为燃料气使用或直接排火炬系统。随着国内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如将其合理利用,将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国内某研究院开发了丁二烯装置尾气综合利用工艺,通过两段选择性加氢将丁二烯装置尾气和脱重塔底重组分转化为富含丁烯的碳四烃,而这些碳四烃可作为乙烯裂解装置的优质原料,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己内酰胺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世界己内酰胺 ( CPL )生产技术现状 ,着重介绍氨肟化工艺 ,丁二烯经己二腈制 CPL工艺 ,丁二烯和一氧化碳制 CPL工艺的技术特点 ,CPL的收率。指出发展 CPL生产的最大可能是进一步降低现有装置的生产成本或开发新的显著降低成本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刘铁峰  郑卓 《工业催化》2014,22(5):374-377
催化裂化装置产生的C4馏分中含有微量丁二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为有害杂质,需要除去,采用选择性加氢脱除二烯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非负载型非贵金属镍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XRD、TEM、FT-IR和TG-DTG-DTA等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晶相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影响,并在高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剂对C4馏分中丁二烯选择性加氢脱除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碱镍物质的量比为1.05和温度120 ℃条件下合成的镍催化剂前驱体,在90 ℃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优。在氢压1.0 MPa、反应温度60 ℃、氢油体积比20和液时空速2.0 h-1条件下,制备的镍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能将C4馏分中低含量丁二烯烃完全脱除,具有良好的二烯烃选择性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丁二烯萃取装置聚合物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二烯抽提装置因其萃取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及丁二烯本身的特性 ,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各类聚合物 ,堵塞设备、管线、阀门等 ,制约装置的运行负荷和周期。从理论上分析了装置中各类聚合物的特性及危害 ,总结聚合物产生的原因 ,结合生产实际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丁二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已实施的5项扩能改造技术,对今后提高丁二烯装置生产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橡胶种类和橡胶配比与苯乙烯、丙烯腈进行连续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试生产,并对不同条件下的ABS产品进行微观结构和溶胶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独山子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50AF)制备的本体ABS产品性能全面优于上海高桥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55AE)、50AF与燕山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BR9004)组成的混合胶; 混合胶中,当50AF与BR9004的混合配比为7∶3时ABS产品性能更好;ABS产品冲击强度均随着胶液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熔体流动速率均随着胶液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丁二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烯烃原料,由于其生产过程能耗高,因此节能降耗成为丁二烯生产工艺的研究热点。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丁二烯精制工艺的两套流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分壁式精馏塔(DWC)中内部互连物流连接位置、预分离塔气液相流量和回流比对分离效果和热负荷的影响,对比了相同分离条件下DWC分离流程和传统顺序分离流程的能耗,并根据两套分离流程中塔内液相丁二烯浓度分布情况,分析DWC的节能原因。结果表明,当主塔理论板数105,预分离塔理论板数56,进入预分离塔气相流量1020kmol/h,液相流量890kmol/h,回流比7800时,DWC分离效果最好,丁二烯质量分数可达99.7%,这为DWC精制丁二烯工艺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DWC有效减少了精馏过程中的返混效应,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其冷凝器可节能29.36%,再沸器可节能29.19%,存在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4个方面分析了扬子石化烯烃厂丁二烯装置的优化改造。优化改造后,延长了运行周期,提高了生产负荷及自动化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增强了装置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扬子石化丁二烯生产装置,以达到负荷自动升降为目标,介绍了DeltaV DCS系统利用自身模块和SFC功能块的强大组态功能,对装置的控制回路进行改造,应用顺序控制策略,完成了自动负荷升降系统在其DCS上的实现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焦宁宁 《江苏化工》2003,31(2):16-20,35
(续上期 )2  2 ,6 -二甲基萘提纯技术  在 2 ,6-DMN的制备过程中 ,除了得到 2 ,6-DMN外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DMN的其他异构体 ,特别是 2 ,7-DMN ,但二甲基萘异构体的沸点非常接近[4 9] ,用蒸馏法难以相互分离。而为了制备高纯度的聚合级 2 ,6-萘二甲酸二甲酯 ,氧化用的 2 ,6-DMN纯度必须非常高。因此 ,必须对 2 ,6-DMN进行严格提纯与分离。提纯与分离方法主要有冷冻结晶法、高压结晶法、吸附法、结晶和吸附法等。2 .1 冷冻结晶法  BPAmoco公司采用冷冻结晶法回收和提纯2 ,6-DMN[31 ,50 ] 。该公司用套管结晶器从DMN混合物中…  相似文献   

17.
房召鹏 《广州化工》2014,(17):22-23,31
丁二烯溶液聚合过程是将溶剂中的丁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引发聚合得到顺式1,4-含量在96%-98%的聚丁二烯胶液的工艺过程。聚合过程是整个橡胶生产中最关键的步骤,聚合反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质量,通过对聚合进料量、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配比、转化率、聚合物门尼粘度等项目的控制达到稳定聚合反应,优化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丁二烯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9年上半年世界丁二烯产能为1218.7万t/a,预测2013年世界丁二烯需求量将达到1284.6万t。预测我国2013年TZ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66.3万t/a,需求量达到261.4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