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介绍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及国内外在工程中的应用概况,指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组再生混凝土和三组添加不同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劈裂抗拉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植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弱;直聚丙烯纤维会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加幅度接近,分别是28.3%和30.5%;曲聚丙烯纤维会减弱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减弱幅度差异较大,分别是36.2%和11.4%。  相似文献   

3.
4.
设计了一组再生混凝土和三组添加不同纤维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对试样进行单轴抗压、劈裂抗拉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植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弱;直聚丙烯纤维会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加幅度接近,分别是28.3%和30.5%;曲聚丙烯纤维会减弱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减弱幅度差异较大,分别是36.2%和11.4%。  相似文献   

5.
葛辉  张启志 《化学与粘合》2022,44(4):355-358
为研制高性能沥青混凝土,以聚丙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为掺入变量,测试沥青混凝土的7d及28d后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冻融循环50次后的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并结合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两种纤维对冻融循环后的沥青混凝土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冻融循环50次后的沥青混凝土抗压强度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建议优先选用2%的玄武岩纤维或3%的聚丙烯纤维制备高性能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田野  元成方  赵卓 《硅酸盐通报》2015,34(10):2919-2924
采用SEM和BET试验,研究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了两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退化规律,并探讨了纤维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纤维与水泥石的界面区是硬化混凝土微观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纤维与水泥石的界面区逐渐致密,硬化水泥浆体的孔隙不断减少,龄期84 d时,两种纤维混凝土的总孔体积均小于普通混凝土.纤维减小了混凝土内部的静水压和渗透压,抑制了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减小了混凝土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以及动弹模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提高混凝土高温性能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在受热时、受热后,性能会发生变化。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高温性能,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得知提高混凝土的高温性能可以采取:加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粉煤灰以减少混凝土的微裂纹的产生、扩展,提高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多孔混凝土因具有廉价、工艺简单和较好的吸声性能逐渐受到声屏障行业的关注。采用聚丙烯纤维为骨料添加到混凝土中,通过发泡技术制备聚丙纤维多孔混凝土材料,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添加对多孔混凝土吸声性能、力学性能、容重和吸水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加入0.73%聚丙烯纤维时,多孔混凝土在630 Hz有最好的吸声系数0.53,抗压强度为2.02 MPa,容重为650 kg/m3,吸水率为0.22%。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和国内外现状,阐明了改性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并对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灰集比、水灰比和矿物掺合料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相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灰集比应控制在1:6~1:7之间,且水灰比为32%~35%之间较适宜;矿物掺合料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pH值的影响次序:粉煤灰﹥硅灰﹥矿渣,其最适掺合比例:粉煤灰15%~20%,矿渣10%~15%,硅灰4%~5%。  相似文献   

12.
A new procedure is presented with which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water in partially saturated porous materials can be measured.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dure is the creation of a non-equilibrium situation inside a sample by placing it into a centrifuge. In the second step, the mass of the sample is measured by hanging it from two cables, each connected to a balance. The comparison of the time evolutions of the measured masses and the masses as predicted using Fick's second law gives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3.
Al2O3多孔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娇 《辽宁化工》2009,38(4):239-240
采用乙基纤维素为成孔剂制备了Al2O3多孔陶瓷,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造孔剂含量、球磨时间及烧结温度均对多孔陶瓷的气孔率和抗折强度有影响。烧结温度的升高使得气孔率降低,但变化不明显,抗折强度明显提高。随造孔剂含量的升高,使得气孔率逐渐上升,超过20%后变化趋于平稳。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试样呈现气孔率下降和抗折强度升高的趋势。以烧结温度为1580℃,造孔剂含量20%;球磨时间为2.5h的条件下,可获得高显气孔率、抗折强度较高的舢203多孔陶瓷。  相似文献   

14.
丁玎  吴倩  王新  王进美 《合成纤维》2022,51(1):4-8,18
为获得具有孔隙结构的涤纶,利用碱处理的方法将具有中空结构的涤纶浸入NaOH溶液中,通过NaOH对涤纶的水解作用在中空涤纶的表面产生刻蚀,从而形成多孔的纤维结构.分别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温度及浸渍时间条件下,所形成多孔纤维的形貌特征、孔隙率、力学性能及所制备织物的亲水性.结果 表明,采用碱处理法能够有效地制备多孔涤纶,孔...  相似文献   

15.
以再生骨料配制的透水生态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调整不同的配比参数,研究保证再生骨料配制透水生态混凝土透水性和强度的最佳配比参数,并比较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配比设计中参数选择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制备聚碳酸酯/碳黑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使用高速混合机把高分子树脂溶液和碳黑粉末混合而成型,通过SEM分析发现,制得的材料横截面由直径大约0.1μm的树脂纤维和乙炔碳黑的团聚物交错缠绕而成。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烯(PP)为基体、碳纤维(CF)为增强材料、空心玻璃微珠(HGB)为增韧剂制备了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研究了CF、HGB含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体系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CF含量为5份、HGB含量为15份时,CF/HGB/PP三元复合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其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比纯PP提高了46.5%和17.6%。  相似文献   

18.
氮化硅多孔陶瓷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的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机械、化工、海洋工程等重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主要制备技术,回顾了氮化硅基多孔陶瓷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研究进展。考虑到高孔隙率氮化硅基多孔陶瓷力学性能难以提高,磷酸盐结合氮化硅基多孔陶瓷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进一步对磷酸盐结合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技术、力学性能、介电性能、热学性能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干压成型法和造孔剂结合将锆柱撑蒙脱土(Zr-MMT)成型为大孔吸附材料(P-ZMt),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和全自动压汞仪对P-ZMt进行表征,研究不同造孔剂配比、造孔剂量和压力对P-ZMt的孔隙率、渗透系数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并对P-ZMt吸附Cu~(2+)、Cr~(3+)、Pb~(2+)、Cr6+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P-ZMt成型的最佳条件为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偶氮二酰胺)=1∶2,w(造孔剂)=40%,压力为20 MPa,焙烧温度为550℃;P-ZMt孔径介于100~170μm,孔隙率达39.85%,大孔之间相互贯通,且孔壁呈现三维蜂窝状孔隙;当吸附剂投加量为1 g/L时,P-ZMt对Cr~(3+)、Cu~(2+)、Pb~(2+)去除率均大于90%,而对Cr6+几乎不吸附。  相似文献   

20.
煤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烟煤为原料制备煤基多孔炭材料。考察了炭化温度及CO2流量对炭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较了粉末状和柱状炭材料对焦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炭化温度为600℃,CO2流量为0.4L/min时,多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最大,为838.51m2/g。粉末状多孔炭材料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更好,COD的去除率可达到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