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器外预硫化的方法,研究了硫化剂加入量以及预硫化浸渍温度、浸渍时间、浸渍压力等硫化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对预硫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单质硫和有机多硫化物的混合物溶于馏分油中制成的混合硫化物作为硫化剂,在温度140℃和压力1. 0 MPa的条件下,将焦炉煤气加氢脱硫催化剂浸渍2 h所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催化剂活性优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催化剂,且催化剂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将氧化态NiMo/Al2O3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然后使用TA-MS、HPDSC、XRD进行表征,以考察催化剂在惰性气体下的放热行为及组分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硫化剂与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在惰性气体氛围加热的条件下结合成有机金属氧硫化物,适当提高加热温度能显著提高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活性和持硫率.但温度过高,有机金属氧硫化物分解,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有机金属氧硫化物的生成是器外预硫化效果的关键,本实验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自建了一套防腐型高压差热装置(反应)系统(HPDTA),得到的数据重复性好,已应用于测定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上放热情况的研究。结果发现,单一硫化物或不同硫化物作为硫化剂简单添加时,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上放热明显;而经过对硫化剂添加方式或制备方案的改进,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催化剂上的局部集中放热。该装置还可改造为适合于加氢等催化剂的HPDTA-硫化联用装置、HPDTA-微反联用装置、HPDTA-再生联用装置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含硫有机物和元素硫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技术的研究.实验室评价表明,二种器外预硫化催化剂都达到器内预硫化的活性,用含硫有机物作预硫化剂制得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化试验,开工过程反应平稳未出现飞温,催化剂活性达到了器内预硫化的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的发展,硫化剂及硫化剂负载工艺条件的研究不断深入。本研究采用一步浸渍法,重点考察了硫化剂加入量、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对加氢催化剂浸渍效果的影响,优化出与器内硫化催化剂活性至少相当的器外预硫化技术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器外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器外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了不同硫化剂以及硫化剂的加入方式、浸渍方法、硫化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储存性能。结果表明,以本实验采用的单质硫、有机多硫化物A和助剂K2溶于溶剂D1作为硫化剂,并在120℃时以共浸法浸渍4h制备的器外预硫化耐硫变换催化剂,在密闭条件下储存性能较为稳定,活性优于传统的固定床硫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采用不同硫化剂的预硫化技术现状及国内器外预硫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器外预硫化将不断取代器内预硫化,表明未来开发预硫化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现有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的技术路线、制备器外预硫化催化剂时所使用硫化剂的特点及研究器外预硫化技术时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器内预硫化和器外预硫化两种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阐述了催化剂预硫化反应原理,并对硫化剂进行了比选,讨论了干法硫化和湿法硫化两种器内预硫化技术的特点。干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分子筛含量较高的加氢催化剂,而湿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加氢精制类催化剂。通过对比器内预硫化与器外预硫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外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器外预硫化技术具有开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必将逐渐替代现有的器内预硫化技术成为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主要技术,将是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器内硫化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同一批次镍-钨氧化态催化剂,分别采用器内硫化与器外预硫化得到3种不同的催化剂,考察3种新鲜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催化活性和使用后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上硫化物负载量增加,预硫化催化剂的表观密度增加,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均降低,同时预硫化催化剂在各个孔径范围内的分布均降低;3种催化剂中高负载硫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上W 4+态金属和NiWS活性相原子分数最高,器内硫化催化剂次之,低负载硫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最低;在反应压力为3.0 MPa、空速为1.0 h -1、氢油体积比为400∶1条件下,以绥中常二线、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在不同反应温度下评价催化剂的活性,高负载硫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脱酸、脱硫、脱氮活性最高,器内硫化催化剂次之,低负载硫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EPRES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用该技术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硫有效利用率高和放热效应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用EPRES技术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比常规器内硫化的同一催化剂好。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EPRES催化剂可以节省装置开工时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加氢催化剂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膨胀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器外预硫化研究。研究了预硫化工艺条件对加氢催化剂硫化度α的影响。结果表明,α随着硫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烯烃加氢活性在370 ℃时出现最大值。吡啶-TPD表征结果证明,硫化温度高,催化剂的酸性强,而酸性影响催化剂加氢活性。对膨胀床和器内CS2硫化两种方法预硫化的催化剂进行烯烃加氢活性对比,发现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催化剂α值高、加氢活性好。器外预硫化的适宜工艺条件:硫化时间10 t0,硫化温度370 ℃,床层膨胀率12%。硫化和还原同时进行的催化剂活性高。  相似文献   

13.
刘军  黄芝  李秀娥  李为民 《大氮肥》2005,28(5):293-295
介绍逆流等温-绝热加氢工艺流程在高烯烃含量的炼厂气用作制氢装置原料时,有效控制原料烯烃饱和过程中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温度的原理以及该工艺在中石油辽河石化焦化富气制氢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工艺解决了烯烃加氢饱和过程中的放热取出问题,实现了焦化富气用作制氢原料,拓宽了制氢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14.
杨春亮  董群  陆昕  李冬生 《应用化工》2006,35(5):391-393,397
采用膨胀床气相硫化技术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器外预硫化研究。通过XRD、DTA、吡啶-TPD、TPR和SEM等技术对处理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RD显示催化剂硫化后有新相生成,即金属硫化物,且随催化剂硫化度的增加,晶型越明显,处于高分散状态。TPR表明,金属硫化物是加氢活性中心,硫化后的催化剂酸强度增加,但总酸量减小。  相似文献   

15.
沈浩 《广州化工》2009,37(8):52-53,66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介绍了预硫化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重点叙述了国内外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H_2-TPD表征加氢改质催化剂上氢溢流效应,并考察氢溢流效应与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性能的关联性,研究分子筛含量对加氢改质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和加氢改质催化剂的吸附-脱附氢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不仅是催化剂的酸中心,而且对催化剂的加氢-脱氢性能有影响,催化剂的吸附氢量与柴油十六烷值提高值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催化剂的吸附氢量越高,其加氢性能越好,表明加氢功能与酸功能的良好匹配能够有效改善催化剂的加氢性能,金属组分能够决定加氢性能,加氢性能也会受分子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t, Ir, Pt-Ir and Pt-Ni bimetallic catalysts supported on NaY- and HY-zeolite were examined as a catalyst for producing gasoline from n-decane via simultaneous reforming and cracking. Th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calcining and reducing metal-ion-exchanged Y-zeolite with O2 and H2 at 300°C., respectively. Thus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ydrogen chemisorption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 Pt-Ni/NaY and Pt-Ir/NaY bimetallic catalysts offered the improved activity maintenance compared to Pt/NaY monometallic catalyst. Th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HY-zeolite showed higher selectivity toward C5–C7 and skeletal isomers of C5–C7- and C8–C10 than those of th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NaY-zeolite, which is a desired characteristic for increasing octane value of gasoline these days. However, deactivation with reaction time was much more pronounced on HY-zeolite-supported catalyst. When the catalyst was prcsulfided with H,S, the stability with time on stream was enhanced and the selectivity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atalyst before presulfiding. The acidity of Y-zeolite and presulfiding of catalyst greatly influenced the activny,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Pt, Ir, Pt-Ir and Pt-Ni bimetallic catalysts supported on Y-zeolite in n-decane reforming re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