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外混相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混相驱发展概况 1混相驱概述 在提高采收率方法中,气体混相驱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因为注入气体与原油达到混相后,界面张力趋于零,驱油效率趋于100%。如果该技术与流度控制技术相结合,那么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可达95%。因此混相气驱已经成为仅次于热力采油的处于商业应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相似文献   

2.
尕斯库斯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的中期阶段,该油田的E3^1油藏和N1-N2^1油藏采出程度分别已达到26.1%和10.5%,综合含水分别为42.0%和33.0%。要保持尕斯库勒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继续实现高效开发,对该油田开展提高最终采收率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现有的三次采油技术,结合油田储层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对尕斯库勒油田实施气驱采油提高采收率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CO2,产出气及烟道气提高重油采收率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拿大及世界其它各地的大量重油油藏均为薄边际型油藏 ,不适于用热采方法 ,非混相气驱是提高这类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最好方法。本文对注CO2 、产出气及烟道气这三种气体提高重油采收率的适用性和效果进行了评价 ,对实验室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实验室研究包括压力 /体积 /温度 (PVT)研究和岩心驱替试验。被研究的气体为烟道气 (N2 中含摩尔浓度 1 5%的CO2 )、产出气 (CH4中含摩尔浓度1 5%的CO2 )和纯CO2 。试验所用重油采自位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Lloydminster地区的Senlac油藏。PVT研究表明 ,通过注气开采Senlac重油的主要机理是降低原油粘度。纯CO2 为最佳开采剂 ,其次是产出气。岩心驱替结果证实了这些发现。然而 ,产出气和烟道气也是很有效的驱替剂 ,在注烟道气或产出气中产出的油主要是两个竞争机理———由N2 或CH4产生的游离气机理和由CO2 产生的溶解机理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者在CO2 驱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合物及泡沫在石英砂模型中形成的封堵能力比较、聚合物与泡沫体系驱油能力比较及聚合物驱后泡沫驱油试验,证明泡沫驱在多孔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封堵调剖能力,并且在油藏中能够选择性封堵高渗层,对聚合物驱后未能波及的低渗层具有良好的驱油能力,是聚合物驱后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试验可以看出,泡沫体系的阻力因子是聚合物的数倍以上。表观粘度大,具有较强的封堵调剖能力,其注采压差明显高于同浓度聚合物溶液。试验证明,聚合物驱后单一聚合物的二次注入效果较差,经济风险大,而强化泡沫的多次注入效果良好,累计段塞达到1PV时提高采收率高达34%;在聚合物驱后残余油含量较低且剩余油分布不均匀的条件下,仍然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提高幅度达10%,特别是对于低渗层提高采收率的能力明显优于聚合物。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室内实验、现场实验.还是工业实施,作为三次采油方法的聚合物驱油在驱替水驱油后的剩余油以提高采收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继续提高采收率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对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矿场应用的油田和科研单位较少,仅有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的微生物驱、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凝胶驱等进行了现场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大港油田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先导试验在港西四区原注聚合物试验井组开展。试验效果为注入井注入压力降低;见效油井产出原油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7.
聚合物驱后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合物驱后地层非均质状况进一步恶化、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分散、至今仍没有较好的接替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单管模型、双管模型驱油效率实验,分析了复合热载体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认为复合热载体泡沫驱具有化学驱、氮气驱、二氧化碳驱、蒸汽热力驱和泡沫驱等多重优点,在聚合物驱后仍能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实验岩心采收率提高幅度可达13.59%,因此,该技术可以作为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接替技术.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平板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模拟孤岛油藏条件(温度70℃,原油粘度237mPa·s,地层水和注入污水矿化度5004和6049mg/L),在沿对角线方向有高渗带、两端布置注入、流出口的正方形平板模型上,考察了水驱、聚合物驱(1750mg/LHPAM溶液,0.3PV)之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2种方法:①深部调剖—活性水驱(0.3PV);②聚合物固定化—适度深部调剖—活性水驱(0.3PV)。深部调剖剂为一种HPAM/Cr3+冻胶体系;聚合物固定剂为可交联HPAM的一种无机氧化 还原体系,溶液浓度1.0×104mg/L;活性水为界面张力小于10-3mN/m、浓度2.0×103mg/L的石油磺酸盐溶液。在驱替实验1中,水驱、聚合物驱、深部调剖(注入量为高渗带孔隙体积的1/3)+水驱、活性水驱、最后水驱的采收率分别为24.80%、9.80%、11.40%、5.80%、1.80%,合计53.6%;在驱替实验2中,水驱、聚合物驱、固定化(注入量为高渗带孔隙体积的1/2)+水驱、深部调剖(适度)+水驱、活性水驱、最后水驱的采收率分别为28.66%、9.20%、10.33%、5.49%、7.65%、2.89%,合计64.22%。给出了2组实验的采收率、含水率、注入压力曲线,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注入的深部调剖剂由于流度高,可进入中、低渗透层,使后续驱替液体注入压力升高、波及体积减小,而注入固定剂可将大孔隙中存留的聚合物分子交联,使聚合物溶液变为具有调驱作用的弱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CO2驱气溶性降混剂降低混相压力、提高采收率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综合利用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权重分析法,通过分析原油组分、原油黏度、油气界面张力、原油相态特征的变化,明确了气溶性降混剂的降混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注入体积分数为3%和20%的气溶性降混剂后,原油重质组分含量分别减少25.07%和48.21%,平均原油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老油田可采储量进一步挖潜,提高特高含水油田厚油层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室内实验,研制了含黏土矿物的三维正韵律物理模型,优选了适合于水平势的化学驱油剂(高浓度聚合物、聚表剂、二元复合体系、三元复合体系),设计了台理的井网模式.实验结果表明,水平井最佳化学驱油剂为二元复合体系,最佳井网模式为水平井一注一采井网.在聚合物驱基础上采收率可再提高17.69个百分点,得到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热-化学技术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热力采油法一直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主要方式。针对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及部分油层(如部分薄层、深层、热敏层等)不适宜于热采的特点,在稀油化学驱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稠油化学驱技术。近年来研究发现,将稠油热采和稠油化学驱技术相结合使用,可大大提高稠油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稠油化学驱以及稠油热(蒸汽)-化学复合采油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和存在的问题,认为热-化学水平井复合采油技术是今后稠油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2.
温西三区因为油藏渗透率低,注水后期水驱效果变差和注入能力下降,导致开发效果变差,而空气驱技术针对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为此,本文在温西三油藏条件下进行空气驱岩心驱替试验,试验研究不同空气段塞大小(0.05 PV、0.1 PV、0.2 PV、0.3 PV、0.4 PV)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段塞的增加,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变大,且低渗管采收率提高幅度高于高渗管。当空气段塞为0.3 PV时,提高的采收率为6.25%,采收率提高幅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稠油注蒸汽等热采开发方式面临着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等问题,而稠油冷采过程中形成的泡沫油,则使稠油油藏具有采油速度快、采收率高和生产气油比低等特点。在论述STARS模拟泡沫油机理及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稠油冷采泡沫油溶解气驱油藏模型。模拟结果表明,与常规溶解气驱油藏相比,泡沫油溶解气驱油藏具有生产气油比上升缓慢、累积产油量高等特点;在油相中气泡形成频率一致的情况下,气泡破裂速度越快,生产气油比越大,产油量越低;原油粘度越高,地层渗透率越低,开发效果越好,稳产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4.
Severe viscous fingering during waterflooding of heavy oil leaves a large amount of oil untouched in the reservoir. Improving sweep efficiency is vital for increasing heavy oil recovery. Polymer flooding, a widely recognized mobility control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technology for conventional oil, is generally not recommended for oils with viscosities higher than 200 mPa s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EOR screening criteria. However, polymer flooding of heavy oil reservoir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easible with the wide use of horizontal wells and because of relatively high oil price.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rtiary oil recovery by polymer flooding and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 Twenty-eight sandpack flood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oils with viscosities ranging from 430 mPa s to 5500 mPa 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existed a minimum value and an optimum value of effective viscosity for the injected polymer solution. Rapid increase in oil recovery was observed when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of the polymer solution was increased between these two values. Outside of this range, the increase in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 resulted in only small incremental oil recover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both the minimum and optimum effective viscosities of polymer solu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il viscosity.  相似文献   

15.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 ,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 :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 ,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问题 ;而尚未开发的新区大多属于超稠油、低渗、薄层或深层等开采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藏。为改善稠油油藏的热采效果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 :对老区不适合转驱的油田 ,通过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 ,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理论研究及现场工业开发实践表明 ,乐安油田具有汽驱的可行性 ;利用水平井可有效开采超稠油。通过上述开发对策的实施 ,预计胜利油区稠油增加可采储量 96 0× 10 4 t,使该区稠油步入经济合理的开发轨道。  相似文献   

16.
委内瑞拉MPE-3区块超重油冷采过程中泡沫油开采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尚奇  孙希梅  李松林 《特种油气藏》2011,18(4):102-104,140
针对超重油沥青质含量高、原油重度高等特点,研究了水平井溶解气驱冷采的开采机理,包括冷采过程中泡沫油的形成机理、非常规PVT特性与驱替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油藏压力低于泡点压力时,原油中形成许多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能够长时间滞留在油相中,使得这种原油表现出与常规溶解气驱许多不同的特征;泡沫油的作用与油藏衰竭速度、油层压力下降水平及围压等因素有关。使用水平井冷采技术能够获得较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压力衰竭速度是影响稠油溶解气驱泡沫油生产的一个关键因素。为定量描述压力衰竭速度对泡沫油现象的影响,实验选取了4组不同压力衰竭速度进行实验。研究不同压力衰竭速度下稠油衰竭开采中的采收率、产油量、生产气油比以及实验压力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稠油溶解气驱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泡沫油阶段,且压力衰竭速度越大,泡沫油拟泡点压力越小,泡沫油阶段越长。随着压力衰竭速度增加,采收率增加,生产气油比减小,油藏压力递减变慢。  相似文献   

18.
污水回收超稠油破乳脱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回收污水中超稠油破乳脱水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比各种解决方法及进行破乳剂筛选,最终研制出了可有效处理污水回收超稠油的破乳剂,找到了一条解决回收污水超稠油破乳脱水问题的新方法。也为其它油田超稠油破乳回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含CO2超稠油的粘度和不同含水率体系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稠油溶解CO2后,体积会膨胀增大,原油粘度降低;CO2在超稠油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O2在油水系统油中所溶解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升高而减小,随含水增加而下降;CO2在稠油中的溶解有利于...  相似文献   

20.
气顶稠油油藏气驱(窜)特征及平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用气顶能量控制油井气窜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气顶稠油油藏实施油气平衡开采,发挥气顶驱油作用,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气顶气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