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R36、06、150排气门(见下图)系由4 Cr_(14)Ni_(14)W_2 Mo耐热钢制成,表面应施以气体软氮化处理。软氮化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是: 软氮化层深度≥0.07mm;硬度HV_5≥330;软氮化后工件表面呈银灰色。  相似文献   

2.
《轴承》1974,(2)
软氮化是一种新型氮化法,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液体软氮化,其实质就是在含有氰酸盐的盐浴中进行低温(一般520~580℃,1~3小时)氮碳共渗.在软氮化处理时,零件表面渗入了大量氮,同时也渗入少量碳,在表面层形成大量氮化物和少量碳化物,从而改善零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软氮化处理后渗层硬度低于普通氮化,不脆而富有韧性,因此得软氮化的名(但这一名词并不十分恰当).  相似文献   

3.
刘斌  顾剑锋 《轴承》2013,(9):30-33
常规软氮化后的轴承保持架心部容易出现针状γ’相氮化物,导致零件出现脆性断裂。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中的针状氮化物进行组织观察和分析,并通过试验证实这种针状氮化物是在软氮化结束后由过饱和含氮α-Fe(N)中析出的,试验结果表明,降低氮化温度和软氮化结束后快速冷却均能有效防止针状氮化物的析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速钢M2软氮化后的脆性试样渗层进行了电子探针扫描分析,发现软氮化渗层中引起脆性的脉状(网状)化合物主要是铁的碳氮化合物,研究表明,加强对高速钢软氮化工艺中碳渗剂及渗碳过程的控制,是控制其软氮化脆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钢在临界温度(ACl)以下,即在Fe-N共析温度530~570℃对钢件进行C-N共渗,以渗氮为主,渗碳为次的化学热处理方法。软氮化渗层并不软,硬度HV550~1100,因渗层韧性好,习惯上称为软氮化。软氮化与纯氮化比,前者因活性[C]原子起催渗作用,渗入速度高几倍,化合物渗层脆性小、韧性好,虽硬度稍低于纯氮化,但不受钢材限制,不须专门渗氮钢。与渗碳比,因温度低,时间短,变形小且有较好耐磨性、耐蚀性、抗粘结、抗咬合和抗疲劳等特性,填补了渗氮与渗碳之间的空白。软氮化在模具、工具和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钢在临界温度(AC1)以下, 即在Fe-N共析温度530~570℃对钢件进行C—N共渗,以渗氮为主,渗碳为次的化学热处理方法。软氮化渗层并不软,硬度H V550~1100,因渗层韧性好,习惯上称为软氮化。软氮化与纯氮化比,前者因活性[C]原子起  相似文献   

7.
钢材软氮化后重新加热淬火的复合热处理方法(简称软氮化复淬)国外已经进行过研究,国内也有9CrSi螺丝攻等软氮化复淬提高寿命的经验,我们曾与上海织针一厂协作,用45钢软氮化复淬工艺处理13枚型横机织针,寿命达到原60钢织针的133~300%。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45钢软氮化后复淬过程中组织、结构转变的规律。我们采用45钢正火后加工成15×12×4mm的试块作为研究试样,清除表面油渍,按图1和表1工艺进行处理。按上述工艺处理以后,试样表层获得15~20μ的  相似文献   

8.
软氮化是低温化学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近年来,由于对机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如对某些零部件(热挤压模具)除要求具有一般的机械性能外,还要求具有高的抗咬合、抗擦伤、耐腐蚀、高的耐热疲劳特性,通过软氮化处理即能满足上述要求,催渗气体软氮化的实质是在普通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加入触媒剂,使活性的碳、氮原子同时较迅速地渗入零件表层的过程。我们厂试验成功的催渗气体软氮化工艺,实用性强,质量稳定,特别是对于型孔比较复杂的及窄孔零件均达到预期成果。一、软氮化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 普通阀门阀杆,一般用中碳结构钢(如35号钢)制作,并经抗蚀氮化后使用。未经抗蚀氮化处理的阀杆锈蚀迅速,很快与阀体部分咬死而致使阀门无法使用。阀门行业规定,未经抗蚀氮化处理的阀门,不得列为正品,所以抗蚀氮化是阀门生产中的重要工序之一。目前阀门行业多数工厂都用硬氮化处理。我们根据贵阳阀门厂只有气体渗碳炉的现有条件,采用了气体软氮化代替传统的抗蚀氮化,经三年来应用证明,气体软氮化不仅可行,而且还具有较  相似文献   

10.
李曼平  张志明 《机械》1992,19(3):35-37
凹曲面零件(材料为42CrMo)是我厂引进德国产品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热处理要求:①心部及螺纹处硬度HV_(10)250~300;②凹曲面(即点划线部份)渗氮硬度HV_(10)>400,层深0.40~0.60mm。德国是采用软氮化处理,而我厂无软氮化设备。为此,我们利用现有设备进行了离子渗氮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11.
离子软氮化能大幅度提高钢铁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及抗咬合能力,而且处理时间短、变形小、适用钢种范围广。但硬度较低,硬化层深度较浅,对重负荷零件不适宜。为了充分发挥离子软氮化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我们结合“桥式吊车减速器齿轮表面强化”的研究,将软氮化后的钢件进行再加热淬火,使有效硬化层的深度(HV 500以上)可达0.5~1.0毫米,与只软氮化相比,弯曲疲劳强度提高(盐炉淬火可增加30%,高频淬火可增加52%),  相似文献   

12.
我厂产品231化油器上有一小零件叫怠速调节螺钉,要求液体软氮化(以尿素为原料)后镀锌,多年来一直很难镀锌,必须经长时间的酸洗和滚镀,有时半天只能出一次活,经常出现尺寸超差报废现象,就是勉强镀上,氮化层也已经不存在了。后来我们分析,软氮化后的零件难以镀锌,是因为氮化过程工件有氢渗入,改变了工件表面的电极电位,我们在软氮化后加一道除氢工艺(200~250℃2小时),再镀就和未氮化一样好镀了,只要20~30分钟就可镀好。  相似文献   

13.
目前盛行的各种气体软氧化法都有渗碳性气体(CO)和氨气(NH_3)在炉内都会产生氰酸气体。如果炉子密封不好或废气燃烧不完全,带有氰根的气体就会外泄,污染环境和损害健康。因此氰根的存在是影响这一工艺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消除氰根污染,又能保证软氮化层耐磨性好、疲劳强度高的方法,而加氧氮化法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一、生产设备及工艺我厂现有软氮化炉两台。一台为25千瓦井式电炉,炉膛尺寸为φ450×560毫米;另一台为135千瓦并式电炉,炉膛尺寸为φ1100×2700毫来。风  相似文献   

14.
压铸模具由于型腔表面热交变应力而产生龟裂,是其失效的主要形式.因此,压铸模成形零件需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氮化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氮化处理时的氮化层总厚度一般应控制在0.25~0.3mm之间,否则氮化层的脆性较大,易从基体上剩离.对于硬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20~530℃,氮化时间为20~22 h;对于气体软氮化而言,最佳的氮化温度为550~560℃,氮化时间为4~6h.  相似文献   

15.
辉光离子软氮化是在辉光离子氮化和气体软氮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它具有辉光离子法的生产率高、劳动条件好、表面质量好的优点,又有软氮化法可处理各种钢铁材料的特点。我们主要是研究了45钢的离子软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少无切削工艺应用范围的扩大,采用压铸、冷镦、冷挤、热挤、精锻等工艺的工厂越来越多,模具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经过前一段的试验,证明气体软氮化是提高模具寿命的措施之一,下面分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一、特点与原理 1.特点:采用固体尿素或甲酰胺液体做为氮化剂的气体软氮化是近两年试验成功的一种新工艺。它具有氮化速度快(工艺时间短);由于氮化温度在570℃左右,零件变形小;软氮化后表面生成的ε相中,除氮外还固溶了相当的碳。此渗层硬度高、韧性好,主要表现在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疲劳、抗粘着  相似文献   

17.
液体软氮化(硫氮碳氧共渗)液体软氮化表面处理技术是世界最新金属盐浴,表面强化改性技术,通过几年的科研与实践,这2项技术在工业中已较广泛应用,涉及到汽车、摩托车、机车、纺织机械、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化工机械、枪械、仪器仪表、照相机、齿轮、工具和模具等几十个行业。液体软氮化:是在金属表面渗入氮、碳、硫、氧等多种元素,使金属表面的硬度大大提高,渗层均匀,机械零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疲劳强度。同时具有变形极小,无公害节能等优点。是在液体氮化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或(抛光后)多次氧化,使得金属表面在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同…  相似文献   

18.
齿轮的硬齿面热处理工艺主要有:渗碳(和碳氮共渗)、渗氮(和软氮化)及感应淬火。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得出,在各种氮化方法中,NH_3+N_2+CO_2软氮化法具有较高的氮势、碳势和氧势。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1.NH_3+N_2+CO_2软氮化的温度对软氮化效果有显著影响,一般应取570℃,对于碳钢可取600℃。 2.软氮化的保温时间一般取4~6小时为宜。 3.此种软氮化方法可采用较小的氨气供给量,可减小氨气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软氮化的氮气供入量一般应在25%~45%范围内,超过45%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我厂在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的帮助下,设计制造了一台井式气体软氮化炉(炉膛尺寸为φ600×1300毫米),当时考虑到软氮化气氛中有一定数量的腐蚀性气体,故凡是与炉气接触的部分如:炉膛、夹套、风扇、风扇轴以及防护板等都采用不锈钢(lCr18Ni9)制成。可是投产后不久化合物层深度由开始的8~12微米,降到后来的3~5微米(软氮化的工件材料为20Cr)。几年来想尽各种办法,甚至采用催渗方法,都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最近,我们采用在炉膛部位(即不锈钢材料上)全部用水玻璃涂料涂刷,干燥后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