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对象Petri网的雷达组网系统建模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复杂环境下雷达网的OPDL模型,并以雷达网分布式目标检测分析为背景,运用所建立的雷达网OPDL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表明,基于OPDL的雷达组网系统建模仿真是一种分析、评价雷达网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复杂环境下雷达网的OPDL模型,接着以雷达网分布式目标检测性能分析为背景,运用所建立的雷达网OPDL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表明,基于OPDL的雷达组网系统建模仿真是一种分析、评价雷达网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交流特高压电力输送是电力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流特高压现场的交接中会出现局部电力交接中出现电力输送空间电力干扰问题,结合现代电力运输中多种电力检测系统,实现了交流特高压现场交接关键技术的科学性连接,结合电力应用实际,对其应用的关键实验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微机电力保护系统的干扰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干扰源和干扰形式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微机的硬件和软件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进步,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工业、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自身优势,促进了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但变频器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易受到多方面的电气干扰,继而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文章在简要介绍变频器后,对电力系统工程中变频器的干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着重探讨有效抗电磁干扰对策,完善变频器功能,促进变频器在电力系统工程中更高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力载波通信中的干扰特性及抑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除了向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外,也可以作为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可靠、高效地传输信息是任何一种通信网络的基本要求,对电力载波通信信道动态负载效应的阻抗特性、多径效应的衰减特性、脉冲噪声的干扰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物理层的信号处理以及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角度,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抑制电力载波通信干扰技术的可行性,进而为探寻有效的抑制电力载波通信脉冲干扰的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基于远动系统的运用,我国铁路电力结构的建设,趋于稳定化的发展状态,同时体现技术对铁路电力的支持。远动系统不仅可以为铁路电力提供稳定的环境,还可以保障系统的高度安全性,促使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避免系统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本文通过对远动系统在铁路电力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系统抗干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OPDL规则的RFID数据访问控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性、安全性和隐私性是目前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由于计算能力和能量的限制,对RFID标签的数据访问控制一直是一个挑战.丈中在改进的OPDL基础上,基于RFID媒体访问控制协议,介绍一种新技术和合法的途径,探测和抵制非授权组织对标签的访问,以保护存储在RFID系统中的个人隐私数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的电力系统监控与数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labVIEW及其PCI系列数据采集卡和通信接口硬件完成的电力电子设备监控与数据管理系统,阐述其具体组成和实现方法,结合在本公司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最终得出结论,此监控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抗电磁干扰等优越性能,十分适用于电力及工业自动化的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建设逐渐完善,在电力监测中所应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增加,其中电力线不仅为用电设备供给电能,同时属于信息数据通信系统。高效、可靠传输数据信息属于通信网络基本要求。而电力载波通信中存在大量的干扰因素对信息传输效率和质量产生影响。本文对载波通信阻抗特性、衰减特性、干扰特性分析研究,并由物理层信号处理、数据链路层数据传输层面分析,对抑制技术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索有效抑制脉冲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电子技术》2017,(12):159-161
针对电力巡检系统传输距离及抗干扰分析方法的分析效率低、对系统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的优化性能弱的问题。提出基于RFID的电力巡检系统传输距离及抗干扰分析方法。通过对基于RFID的电力巡检系统的结构和巡检流程进行研究,确定方法的分析方向。传输距离分析方法依据系统电路中输入线圈和输出线圈的排列方式,给出电力巡检系统的传输距离优化函数。抗干扰分析方法根据系统传输通道受干扰情况,给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抗干扰分析方案,对系统中的正向传输通道使用中、高等级抗干扰方案,对逆向传输通道使用低等级抗干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电力巡检系统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的优化性能较强,并具备较高的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12.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力服务水平与电力服务质量.其中10kV配电属于高压配电线路,在实际的运维中,极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风险发生.故此,需对具体的风险展开分析,并选择有效检修措施,旨在提升10kV配电的运维质量,提升电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佳丽 《电子世界》2014,(14):154-155
为保证实时、准确地对电网谐波含量进行测量与分析,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电力谐波测量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完成电压、电流信号的实时采集,上位机对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加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分析电压谐波。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消弱干扰,利用加窗插值算法对快速傅立叶算法进行修正,有效地抑制谐波之间的干扰和杂波及噪声的干扰,从而精确的测量各次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幅值及相位。系统的测量精度高、实时性好、操作方便、便于扩展,体现了虚拟仪器在电力监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赵争鸣 《电力电子》2003,1(6):17-19,28
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电子、电机及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形成的现代电气传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智能电子电机、虚拟试验平台系统、抗电磁干扰的仿真计算方法、能量信息交互理论,以及集成系统的可靠性及故障容错技术等。其发展方向是电机与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最优结合,电力传动系统与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维维  兰挺进  梅玉林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4):180-182,198
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实际的噪音干扰,这些干扰严重影响滤波器的工作效果.给出对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采样回路的分析,分析在高频干扰下可能出现的干扰现象;分析源电力滤波器对于普通并网逆变器的不同点,提出采样回路中低通滤波器设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针对这些分析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降低电流采样回路干扰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改善.  相似文献   

16.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磁暂态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融合并拥有国网公司电力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国网公司电力智能传感技术标准验证实验室和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磁暂态实验室三个实验室平台,专注于电力现场暂态电磁骚扰的产生原理、传播路径和干扰机理的研究,在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技术和平台方面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可开展电力二次设备抗强电磁骚扰能力考核和标准验证试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电力监控系统交流采样的实现及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斌 《电子与自动化》1994,23(3):18-22,28
以8098单片机为主体设计远程电力监控系统的用户级分站,能做到低成本、高性能,适用于监控中小型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电力参数的数据采集是其从重要的环节,要求硬件投资少,软件占用CPU时间少.本文介绍了用8098单片机实现电力参数交流直接采样技术的一套经济实用而又稳定可靠的方法,对其硬件结构原理、软件设计思想以及去除现场干扰的软硬件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根据电力线存在的原理,利用SC1128芯片进行电力载波系统的研制,从而改变了电力线载波通讯的可变信号衰减、阻抗调制、脉冲噪声以及等幅震荡波干扰等不利于数据传输的特性。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和继电保护设备逐渐在变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变电站有强度很大的电力磁场,在这个区域中不仅有大电流及高电压一次设备,还有小电流及小电压二次较弱的设备,一次强电装置能够引起强电磁干扰,这样的干扰会对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处了这些,二次弱电设备还有可能受到供电系统中的大气干扰、外干扰等。现在我国的电网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变电站自动化的程度有了快速的发展,所以大多数变电站为了提高变电站的电力系统安全性能,不断的探索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本文分析了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干扰的干扰源类型,阐述了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抗干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力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其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干扰,影响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进而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相关干扰问题进行研究,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总结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干扰源及影响的基础上,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并概述了近些年笔者所在地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技术具体应用,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