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  袁君 《电子工程师》2007,33(12):22-24
在新的欧洲DAB(数字音频广播)标准基础上提出一种分层调制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针对不同优先级的码流采用不同等级的保护,可以应用在分级视频编码中。在物理层应用高阶差分调制的分层调制技术,既可在现有的带宽内提高频谱利用率,又可兼顾组网灵活性和终端的移动性能。以DAB系统物理层为框架,对不同阶数的差分调制以及不同调制因子等参数进行了仿真。给出了误比特率为10-7量级上不同层次的信噪比仿真结果,结果显示高优先级码流平均比低优先级码流有15dB左右的增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括性地讨论手机电视这种嵌入式手持设备的软硬件开发要点:如何设计硬件,实现音视频同步,提高H.264解码速率,并防止DMA缓冲溢出等。  相似文献   

3.
4.
结合CAN总线和LIN总线各自的优缺点,设计实现了基于CAN/LIN总线的分层式车门控制系统,首先讲述了集中式控制系统结构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结构的实现及相应的特点,论述了选定分布式结构的原因,然后详述了车门分布式系统的实现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降低液晶显示器背光功耗的同时能够保持图像质量,提出了基于分层色调映射的LED背光调制算法.利用低通滤波对图像进行分层,通过亮度对数映射函数把低频部分映射到低动态范围,再与增益后的高频部分相结合为输出图像.将输出图像最大灰阶能够增加的数值作为LED背光因子降低值,采用动态背光缩放技术,降低背光强度值,并提高液晶透光...  相似文献   

6.
7.
基于FPGA的2DPSK/QDPSK数字调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晓冉  张有志 《电子科技》2005,(7):50-52,56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因其低成本、静态可重复编程和动态在系统重构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编程专用集成电路.而在数字调制方式中,2DPSK和QDPSK又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QDPSK还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W-CDMA采用的调制方式,该文在简要介绍了2DPSK和QDPSK数字调制方式的基本原理之后,详细介绍了如何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2DPSK/QDPSK数字调制系统.整个系统是在MAX PLUSⅡ环境下,利用VHDL语言实现的.在MAX PLUSⅡ环境下经系统仿真该设计方案成功地实现了2DPSK/QDPSK数字调制系统,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单级混沌通信系统安全度不高的局限性的情况,提出一种用环形蔡氏电路实现多级混沌调制的保密通信系统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点是首先,采用多级混沌调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其次,环形蔡氏电路具有两个独立可调的分岔参数电阻,起到了密钥参数的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对信号破译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从解决GIS实际应用问题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层次化WebGIS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各层设计思想,并将模型在韶关公路信息查询服务网中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伸缩性,提高了整个应用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0.
11.
毛开翼  胡铭 《中国有线电视》2006,(22):2175-2178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CA)系统是有线电视提供商实现其商业运营的关键技术,合理高效的密钥管理策略确保了CA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简要说明CA系统多层加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控制方式管理频道并采用MKA算法进行用户分组和密钥分配控制的密钥管理策略,该策略能够有效减小密钥分配时对带宽的占有量,并使系统实现对用户及其订阅频道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要求解调模式灵活可变,并可通过设置参数来改变解调模式。根据自然基金项目要求,从多种经典调制方式中一种重要调制方式:最小频移键控(MSK)的基本模型入手,介绍了一种利用Simulink软件实现MSK仿真的方法,并根据最佳状态接收机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最佳状态接收机模块,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MSK调制解调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GPS,T-DMB功能现今已成为手机新功能应用的热点.从GPS技术、T-DMB技术和GSM等各功能模块的特点出发,介绍了一种低成本、多功能的智能手机的设计方案.在该手机方案设计上,充分利用PXA250的强大的处理能力,较简便地实现了GPS导航功能以及T-DMB电视接收功能,并阐述该款产品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实现.从优化软硬件设计的角度阐述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来实现几项高端的手机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值系统的数字相位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颖  张公礼 《电信快报》2000,(2):30-31,24
介绍一种新的应用于三值系统的九相相移键控信号,并讨论了实现三值数字相位调制的一种方法,为用于三值CDMA通信新体制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终端和数据业务种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发生在室内热点场景,因此对室内热点场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高阶调制技术是一种室内热点的优化增强技术,它能够带来更大的传输速率,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阶调制技术的可行性,并设计、实现了256QAM调制的系统级仿真。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适应调制的OFDM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引入了一种可以在未来无线多媒体移动通信环境中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用户平均传输容量的系统,即基于自适应调制功能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框图,然后分别利用无线LAN标准802.11a和IEEE 802.15.TG3a中规定参数对采用BPSK,QPSK,16QAM,64QAM四种调制方式的OFDM传输系统在瑞利衰减信道和存在多径效应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并对它们的BER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该系统作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效调制技术的军事卫星跳频通信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该文将当前军事卫星通信中广泛运用的高效调制方式GMSK与跳频技术相结合,搭建了SFH/GMSK卫星通信系统模型,并在其中加入卷积编码以改善系统性能,最后对系统模型结合一定的干扰条件进行仿真分析。对SFH/GMSK通信系统的研究,对军事卫星通信中的高效传输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ystems are more sensitive to timing synchronization than single carrier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in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scheme which utilizes the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CIR) estimated from frequency-domain samples at OFDM receivers. A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 (MLE) of timing offset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estimated CIR under time-varying multipath fading. The ML timing scheme is further developed for both integer precision and real-valued precision implementations. In the real-valued timing precision case, a delay locked loop (DLL) structure is devis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MLE. Both analysis and simulations of the proposed MLE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ver existing schemes under time-varying multipath fading channels.   相似文献   

19.
Atmega16在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以Atmegal6作为CPU,并利用该单片机硬件和软件上的优点来提高系统处理速度,简化外围电路和提高性价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The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concept is expanded to millimeter-wave frequencies and millimeter-wave identification (MMID) in this paper. The MMID concept and a comparison with UHF RFID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e limitations and benefits of MMID. Three feasible ap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for MMID, which are: (1) wireless mass memory; (2)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pointing functionality; and (3) transponder communication with automotive radar.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MID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both downlink and backscattering-based uplink are presented at 60 G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