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静  林兰天 《纺织教育》2010,25(5):32-34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全球纺织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调整。纺织高等教育要适应国际化要求,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复合型应用性纺织国际贸易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印刷色彩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与创新,其中包括设计系列实验及开设色彩学课程设计.色彩学实验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颜色特性认识、颜色测量与分析、综合性实验--设备色域的确定. 开设"颜色测量与计算"课程设计可使学生巩固"印刷色彩学"课程所学知识,理解颜色视觉产生的机理,熟练使用各种颜色测量仪器进行颜色的测量,采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比较颜色.学生通过"印刷色彩学"实践环节的训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获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3.
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服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服装史论课程作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课,承担着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重要作用,传统史论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纺织服装产业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形式等方法,将"中国服装史"课程与其他专业实践课程有效衔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政策和浙江省现代纺织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依托雄厚学科基础、对接纺织产业转型,推进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的提升;经过7年的实践和探索,构建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复合型"丝路"人才的培养模式,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工程型研究生应用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培养人才的质量稳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相似文献   

5.
"印刷色彩学"是印刷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采用抽样访谈及随机问卷两种形式对"印刷色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重点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表明:在"印刷色彩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颜色的感知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根据"印刷色彩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学生特点及教师素质,优化各种教学方法,为印刷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印刷色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印刷色彩学教学已有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发展,从应对知识更新、关注色彩的艺术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印刷色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封军川 《纺织器材》2009,36(5):57-59,71
针对纺织产业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的转移和分配这一大环境,提出该调整使我国纺织电子仪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的观点;在分析我国纺织电子仪器企业国际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化经营的方法辛口注意事项。指出我国纺织电子仪器企业存在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与国际化经营不相适应、管理和资源短缺制约国际化经营实施等问题;应抓住机会,要有清晰的国际化经营战略,要注重对目标市场的分析研究,选择恰当的进入模式,要注重科技投入,重视产品的高标准、高技术要求,要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进入全球纺织电子仪器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位置,探索出国际经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新时期下中等纺织职业学校"纺织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通过"纺织材料"课程教学实验方案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服装最为直观的要素,色彩对服装产品的艺术性和市场的适应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服装设计专业对“服装色彩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学生实用能力和市场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关键。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对“服装色彩学”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使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期项目课程注重与纺织服装行业的紧密结合,依托校企深度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推行"教、学、做、导"一体化教学。以初级学期项目课程"布艺作品设计制作"为例,在充分调研纺织服装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教学项目,明确课程的能力、知识及素质目标要求,形成完整的课程标准。实践表明,学期项目课程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培养"卓越工程师"这一目标,在纺织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纺织专业实践课程构建,与纺织企业接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满足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纺织服装产品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考核上注重实践能力评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教学实施效果,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工科""课程思政"背景下,对文献检索与利用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纺织工程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存在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实践体验较少、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拓展教学内容、以PBL理念加强实践教学、丰富考核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为学生更好掌握获取信息资源能力奠定基础,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指出目前"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例论述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WebQuest教学模式在"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必要性,介绍WebQuest教学模式在"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公共卫生事件频发,食品产业升级与转型迎来了严峻挑战,培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教学团队根据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学校双一流建设规划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认证标准,对食品引领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索。教学团队通过推行“3+1”学年模式,建立“四维一体”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促进教学工程化转变,创新双螺旋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通过构建多层次课外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多形式国际化交流合作,搭建多维实践交流平台。改革后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目前教学中偏农偏理、课程衔接松散和创新实践平台薄弱等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人格和国际战略眼光的全方位培养,为食品国际化引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梁静  盛龙  焦利勇 《广西轻工业》2010,26(12):159-160
根据本科生教学培养的特点,从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更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关注色彩的艺术性、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印刷色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根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重点教研教改项目:基于高职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研究和实践(编号:JYA1303)研究成果形成的理论性观点。文中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最突出的"校企合作项目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效融合难"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有效解决办法,并通过其二级产业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过程举措,即:依托产业需求定专业目标方向;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引进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建立项目工作室及配套管理机制;以工作室项目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资源;通过项目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与企业协同育人和创新,构建形成"产教融合、学做一体"职教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项目以培养"工匠精神"为核心,以优化实践动手能力,增强百花齐放、互补共生的"蓝田能工巧匠"高级技师团队,以及标准化、项目化的课程为重点,以与纺织服装行业的主流企业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在纺织服装商圈内建设产教融合的基地平台为保障,创建并实践产教融合"学校-基地-企业"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探索与实践,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解决了产业和教学契合不紧密,学生由学校直接跨入企业专业能力的不适应,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目标宽泛,专业定位模糊不清,同质化严重,教学内容和条件滞后、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等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将育人目标贯穿纺织服装材料学课程教育全过程,让专业教学回归到"育人"目的。通过分析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内涵,在教学中采用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思政教学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多种措施,进行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就我校纺织服装材料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构建的纺织人才培养平台基础上,探索与实施了纺织与商贸课程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纺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的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虚拟实验平台实现纺织服装与贸易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实践表明:"教学+岗位实践"对接的纺织服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