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刚  蔡挺松  刘盛利 《电讯技术》2007,47(2):116-118
传统的单独利用脉冲沿、载波相位或中频相关的方法测量脉冲信号的到达时间差(TDOA)都不容易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为了实现高精度时差(皮秒量级)测量,在分析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脉冲沿来锁定载波相位实现宽带(初步设计实现了250 MHz的带宽)、大动态脉冲信号TDOA的一种测量方法,给出了其实现的具体流程并分析了能够达到的测量精度.目前该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已经实现了10 ps的测量精度,可用于短基线时差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2.
到达时间差测量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建华 《雷达与对抗》2003,(3):33-34,42
短基线时差法测向体制原理简单,但需要现代化的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本文给出一种到达时间差(DTOA)的测量处理方法,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单脉冲导引头对多干扰源的角分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多个噪声调频干扰同时进入单脉信号引头主波束内时,导引头对干扰源的角度分辨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导引头单脉冲接收机对宽带噪声调频干扰源的响应,分析了当单脉冲主波束内存在多个噪声调频干扰源时,导引头指向角的跟踪规律,并重点讨论了一种用聚类来提取角信息的方法,最后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移动双站到达频差(FDOA)方法对地面干扰源进行定位。两接收机在被干扰区域上空运动时往往能两次(或多次)接收到地面干扰源的信号,获得两个(或多个)到达频率差。该方法利用到达频差和在接收到信号时接收机的位置、速度及信号频率等数据给出辐射源的位置估计。采用的概率算法不需求解高次非线性方程组,仅需求解三元一次线性方程组。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面干扰源定位。  相似文献   

5.
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依赖于时差测量精度和观测站之间的几何布局,对时差定位系统精度分析可以发现,以时差作为独立观测量的精度分析结果与参考站的选取相关.基于这一问题,文中通过对时差观测量的相关性分析,修正了时差测量误差矩阵,证明了时差定位系统定位精度的几何稀释分布与参考站的选取无关,并提出了以到达时间作为独立观测量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噪声调频信号中调制噪声方差及带宽的选择对宽带线性调频匹配滤波器的影响。通过观察噪声调频信号通过线性调频匹配滤波器之后的时域输出包络,分析了其起伏特性,推导出了在最大包络起伏指标下的调制噪声最优带宽应该为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时宽的倒数量级。同时,通过误差分析表明:要在实际中达到此干扰最优带宽,对侦察接收机的指标要求无需过高。  相似文献   

7.
常超 《电子科技》2016,29(8):43
针对传统方法测量雷达时域参数方法较不够灵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功率测量估计微波参数的方法。该测量方法主要基于两个马-曾干涉仪,原理是通过测量输出端的光功率反推得到两个微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进而计算到达时差(TDOA)和抵达角(AOA)。通过对模型仿真,发现该方法可有效测量微波时域参数,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杨军佳  毕大平  陈慧  沈爱国 《电讯技术》2012,52(11):1719-1724
依据噪声干扰原理,对时差定位系统中同一侦察站受到不同强度的噪声干扰以及对不同侦察站受到同样强度的噪声干扰进行分析,并对干扰效果依次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噪声干扰对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的干扰效果随着侦察站接收到的干信比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干扰主站的效果优于干扰副站的效果.这为以后主动保护辐射源位置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噪声调频信号的仿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噪声调频的原理,主要分析了噪声调频信号中的多目标、等间隔谱和不等间隔谱信号的建模方法,给出了各种噪声调频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利用MATLAB对以上模型进行了仿真,进而得到了它们的频谱图。最后根据频谱图,探讨了各种噪声调频信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辐射源信号到达多个平台的到达时差信号和到达频差信号对辐射源进行定位,建立定位模型并计算几何精度因子(GDOP)。基于三站定位的平均处理方法,计算出GDOP 的合理区间。仿真结果表明:在GDOP 的合理区间,三站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双站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号互相关的无源时差定位技术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互相关法在无源时差定位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单站侦收的微弱副瓣信号,不需要测量其参数,利用互相关法即可提取时差信息;对于受强噪声和干扰信号污染的目标信号,利用互相关法将其分选出来并测量时差。仿真研究了频率、重频、脉宽对两个信号的互相关输出增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站的时差和多普勒频差联合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多基站无源雷达的时差和多普勒频移定位算法。给出了时差和多普勒频差联合定位算法,并应用基于Gauss-Newton的批处理方法进行求解,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时差-多普勒频移联合定位对定位精度的提高有效可行,也克服了时差定位解模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投掷式电子对抗装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本文根据炮射投掷式雷达干扰机的工作特点,针对炮位侦校雷达的特殊体制进行了干扰效能的分析,建立了相关决策模型,并进行了实例仿真和结果分析,对投掷式干扰机的战术运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三星时差无源定位算法不能求解辐射源高程这一问题,提出了以高精度测向作为辅助对辐射源进行定位的算法。从该算法的定位原理入手,建立了其定位模型并分析了其定位误差;同时提出采用UKF算法对多次测量的结果进行处理以提高定位的精度;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不需要进行高程假设即可实现对辐射源的快速高精度无源定位。  相似文献   

15.
无源定位系统本身不发射电磁波,完全是被动工作,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受到各方的青睐.针对时差和多普勒频差信息固定多站定位问题,给出了一种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的IMM滤波算法.文中首先对目标定位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对IMM滤波算法的滤波过程进行了详解.经过计算机仿真验证,此算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基于到达时差量测的多站无源定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定松弛的时差定位方程求解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关于目标位置估计的非凸二次优化问题转换成等价的非凸半定规划问题,然后通过秩1松弛得到一个凸优化问题,最后对松弛半定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进行秩1近似,从而提取出最终的目标位置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松弛解法可以有效求解目标位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Ho提出的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与GROA(Gain Ratio of Arrival)信号源定位的代数闭式解,提出两种偏差消减方法.首先对其闭式解偏差进行了推导,然后给出BiasRed法与BiasSub法两种偏差消减算法,BiasSub法从Ho给出的解中直接减去期望偏差,BiasRed法通过分析误差表达方程并引入二次约束来提升定位估计精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均可针对远距离信号源,在较小高斯误差情况下有效消减定位偏差,BiasRed法可将偏差降低到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的水平;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的传声器阵列声源定位方法中,基于声达时间差(TDOA)估计定位法计算量较小,定位精度较高,同时也易于实现实时系统,是目前声源定位法中常用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时间延迟估计(TDE),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定位的准确与否。概括了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声达时间差(TDOA)估计定位法中几种时间延迟估计的算法,给出了部分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了每种算法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同时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无源雷达的探测威力是指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时差定位无源雷达探测威力范围是一个不规则的区域,为了在作战运用中简单、合理地描述这一不规则的区域,提出了一个时差定位无源雷达探测威力的量化指标即等效作用距离。并且,以几种经典布站类型为例,仿真分析了等效作用距离这一量化指标的合理性。定义了满足定位精度要求的精度概率,仿真分析了等效作用距离随精度概率的变化情况,给出了部分特定精度概率对应的等效作用距离的值。  相似文献   

20.
掩护固定目标时雷达干扰机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部干扰站及多部干扰站掩护固定目标作战态势进行建模,并利用空间几何关系,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了单部干扰机及多部干扰机掩护固定目标时雷达暴露区的数学模型,并对多干扰机不同配置情况下的暴露区进行了仿真对比.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说明了干扰站在不同配置情况下对敌方雷达压制效果的影响的不同,并提出了在满足不同战术要求条件下的地对空雷达干扰站数量需求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典型数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