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根本上改变人类生存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 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低碳经济"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实质是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又一次巨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来龙 《能源与环境》2010,(2):23-24,29
论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工业革命。提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举措,加速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4.
《广西节能》2014,(2):3-5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为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何毅 《江西能源》2011,(1):84-86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当前,景德镇着眼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立足科学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科技进步和创新正推动着瓷都一步一个台阶地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相似文献   

6.
潘克森 《江西能源》2013,(4):11-14,52
阐述了大量事实说明整个地球气候的确正在变暖,地球变暖将不可逆地引起地球深度的改变,从而引发人类灾难性的生态危机,因此整个人类都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引领和倡导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文化智慧,不仅仅是人类共生共存的需要或生态文明的内在需要,也是减轻能源压力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不仅关涉到当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涉到子孙后代代际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中国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的3大标志,提出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认为低碳是人类的责任,倡议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及人口的聚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将成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及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李俊峰  杨秀  张敏思 《中国能源》2013,35(7):5-9,40
能源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已经实现的三次能源变革在加速人类技术进步的同时,使得能源消费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并带来了能源安全、能源贫困、环境污染、气候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第四次能源变革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是解决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两难问题,同时实现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变革。与以往不同的是,实现新的能源变革不仅要依靠市场经济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人类主动选择的新的文明形态来实现。本文同时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和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严重问题,提出我国亟需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变革。通过分析我国实现能源变革的机遇和条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能源变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军 《中外能源》2013,18(5):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的高度,“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环境保护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转变,为国有企业一直肩负的责任增加了新的内涵,国有企业必须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引领者和推动者.国有企业需要通过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否则将失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走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也是国有企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法宝.国有企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企业生产始终,抓住契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提升国企形象的重要途径,将生态文明寓于企业文化之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概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分析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十二五"以来,闵行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在高起点、高难度基础上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取得了新进展。预计前三年全区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3%左右,占五年计划进度80%以上。特别是在2013年,闵行区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未消除的形势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大结构节能、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节能低碳,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2013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201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文章结合当前形势,讨论我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西能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莲莲 《中国能源》2010,32(2):10-14,29
山西长期延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是山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我们应该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山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行"低碳经济",促进山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努力建设山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本文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要求,综述了国内外在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提出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及制度建设5方面,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完善相关目标制定、政绩考核、经济政策、统计制度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低碳经济:全球性的共同行动 在当今的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那就是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可以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引领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低碳文明。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千年大计之一,结合民航业要实现"低碳",重点是航空燃油成本、合理配载、飞行员节油、减少APU使用、清洁机身等。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张一鹏 《中外能源》2009,14(4):12-15
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指出“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相似文献   

20.
于涛  张佳宁 《能源评论》2013,(12):70-73
国际压力、有限的环境资源容量、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重视都决定传统的粗放式能源发展之路将无法继续,低碳环保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的全过程。是我们国家的必然之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