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四种不同类型的焊条在铁路关键零件上进行堆焊试验,分析不同堆焊金属的硬度及显微组织,同时测试不同试样的磨损失重量,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试样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型堆焊合金中含有大量的初生及共晶碳化物,堆焊金属硬度约HRC60,当碳化物分布均匀且密集时,可大大提高堆焊金属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冲击、拉伸试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钻杆接头用37CrMnMo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的显微组织形貌及强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7CrMnMo钢经水淬后于500~640 ℃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随回火温度的上升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由平缓降低变为陡降趋势。500 ℃的回火组织中碳化物呈现层片状分布,冲击吸收能量为30.94 J;600 ℃回火后碳化物呈均匀弥散分布,冲击吸收能量为117.49 J;经过640 ℃回火后,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粗化,直接导致冲击吸收能量下降。故37CrMnMo钢试样在870 ℃淬火后于不同温度回火,碳化物的形貌对其强韧性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MM-200型滑动磨损试验机测试高钒高速钢的干滑动磨损性能,借助于扫描电镜对其磨损形貌和组织进行观察,探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硬度和显微组织。当含碳量低于2.58%时,高钒高速钢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硬度,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含碳量超过2.58%,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显微组织,碳化物尺寸越小,分布越弥散,材料耐磨性越好。高钒高速钢干滑动磨损机理为显微切削和疲劳磨损的复合,并且有应力作用下碳化物的碎裂及脱落。  相似文献   

4.
对由Cr5支承辊(锻后热处理态)截取的冲击试样进行不同回火温度的调质处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对冲击后试样进行断口、金相显微组织(调质处理前后)的观察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调质处理后试样的显微组织得到显著改善,与锻后热处理态相比,调质处理后组织中的碳化物更加细小,并且弥散分布于基体上;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有聚集粗化倾向;断口形貌由准解理和撕裂棱向韧窝过渡;冲击吸收能量升高,硬度降低。回火温度为540℃左右时,Cr5钢材料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铸态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为对比材料,考察了热处理后的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并对试验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抗冲蚀磨损失效机理和冲蚀磨损横切面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蚀条件下,热处理后的两种铬锰铜合金白口铸铁的抗冲蚀磨损性能分别是铸态的1.14倍和1.35倍;这是因为前两者的硬质相碳化物的硬度高于后者组织中的碳化物,发挥了优越的抗磨削作用,同时保护了基体。基体中弥散分布着二次碳化物及具有良好弹塑性的残余奥氏体,也减缓了砂粒冲刷表面时的材料流失;试验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和冲蚀磨损形貌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利用显微组织分析、低温冲击试验、断口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弯管用X80钢焊缝显微组织与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90~980 ℃范围内正火,随着正火温度升高,焊缝组织逐渐粗化,M-A组元和碳化物数量增多且聚集程度逐渐增加,低温冲击性能下降。在620~680 ℃范围内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焊缝中贝氏体及针状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发生回复与再结晶,碳化物析出和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硬脆M-A组元逐渐分解,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则先升后降,显微硬度逐渐降低。热处理后焊缝组织主要以针状铁素体(AF)和粒状贝氏体(GB)为主,同时存在少量的先共析铁素体(PF)和弥散分布的M-A组元。采用920 ℃正火+660 ℃高温回火时,焊缝低温冲击吸收能量最优,为148 J,同时显微硬度波动较小,冲击断口放射区为准解理断裂,无大尺寸裂纹且出现部分韧窝,表明该热处理工艺下处理的弯管可以满足在-45 ℃极寒条件下的服役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稀土变质低铬白口铸铁生产高硬度耐磨铸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珏 《现代铸铁》2004,24(4):37-39
利用国内丰富的稀土、钒渣或钒钛生铁熔制低铬白口铸铁,通过采用适当的成分设计,稀土复合孕育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可以在明显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获得与高铬钼铸铁接近的高硬度性能,明显改善零件在小能量高速冲击凿削与冲刷磨损的复合式工况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型高铬锰钒钛合金抗磨铸铁衬板的试验过程:以Cr、Mn为主要合金元素,提高材料淬透性和淬硬性,辅以V、Ti等微合金化以细化晶粒,净化晶界,改善碳化物形态、数量、大小与分布,弥补和改善因Mn加入量过大导致的组织晶粒粗化所带来的不足,提高了材料的综合使用性能,最后通过最佳热处理奥氏体空淬+200~320 c℃回火,得到的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共晶碳化物+二次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且碳化物呈菊花状,组织细小并分布均匀,硬度≥58HRC,冲击韧度≥6 J/cm2.  相似文献   

9.
高铬铸铁磨球显微组织应该由尽可能多的硬组织体、碳化物和马氏体组成,同时应设法减少和控制零件中的内应力、显微裂纹及不连续性组织是新工艺的设计理念和目标。从控制冷速、成分设计、铸造冶金处理、热处理等方面较为一致地体现了新工艺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基体组织状态对球墨铸铁抗磨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吕振林  邓月声 《铸造》1995,(11):25-29
研究了4种基体组织状态的球墨铸铁的二体销盘磨损、静载三体磨损及三体冲击磨损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二体销盘磨损与静载三体磨损的耐磨性和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马氏体及马氏体上分布共晶碳化物的耐磨性最佳,贝氏体次之,珠光体较差。提高三体冲击磨损耐磨性需良好的硬度与韧性配合,故马氏体耐磨性最佳,珠光体,贝氏体次之,马氏体上分布共晶碳化物的耐磨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