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7,(10):116-119
针对采煤工作面风温分布不均及局部温度过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工作面局部降温技术。采用在工作面设置多个冷风口的方式对局部进行降温设计,通过ANSYS 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降温效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苗宇  童校长 《煤炭技术》2007,26(11):45-48
首先调查分析了潘一煤矿2171(1)采煤工作面的热害条件,然后选择合理的局部降温系统,阐述其原理及布置情况,并对其运用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缓解采煤工作面高温问题。  相似文献   

3.
局部降温机在矿井高温工作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局部降温机在高温矿井中的应用,对局部降温机在工程应用中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井下移动降温设备体积小,移动方便,安装位置距降温工作面近,管路距离短,降温效果明显等特点,矿井存在局部或短期的高温工作面或建井初期不具备集中降温条件情况,采用井下局部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解决深井开采中出现的高温热害问题,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在对济宁三号煤矿热害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分区段法计算得出工作面热源分布情况,提出采用局部降温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降温的措施。局部降温系统由制冷主机、蒸发器、冷却系统三部分组成。对降温前后工作面风流热力参数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温后工作面平均干球温度降低了3.0℃,平均湿球温度降低了3.6℃,取得了较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5.
平煤五矿井下降温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平煤五矿治理高温热害所采取的降温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受地热灾害的影响,采掘工作面热害问题日益严重。通过现场测量并分析11206工作面和西翼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热害情况,对比分析了安装使用局部制冷设备前后采掘工作面温度降低情况,确定了该局部制冷设备在采掘工作面的有效降温范围。该制冷设备投资少,安装使用方便快捷,能有效地改善采掘工作面一定范围内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矿井高温热害对工作人员及机械设备有着极大的危害。为解决热害问题,综合考虑高家堡煤矿403工作面的诸多热量来源,对各热量来源进行定量计算。通过确定各热源所占比例,锁定了该工作面的主控热源,提出局部降温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降温效果。结果表明,403工作面热量来源机械设备占据了主要部分,约为267 kW(38.8%),其次为原岩散热与氧化散热,分别为197.256 kW(28.2%)、137.626 kW(20.08%);煤矸石运输放热、热涌水放热以及人体散热所占比例较少,在降温过程中着重针对机械散热采取针对性措施。实践表明,通过空冷器这一局部降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温度,能够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付会龙  孙学峰  辛嵩 《煤矿安全》2012,43(2):99-101
针对热害矿井井下热环境参数和煤岩温度,分析了矿井热害形成原因。根据矿井具体条件提出了适合济宁三号煤矿的掘进工作面热害治理方案。利用局部降温系统制取低温冷水,降低风流温度,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布置流程及其运行情况,并对深井降温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掘进迎头温度降低5~7℃,掘进巷道最高温度控制在30℃。局部降温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局部地点热害状况,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回采工作面空调降温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唐口煤矿1302采掘工作面的高温热害问题,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对工作面气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工作面的气流温度随送风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采用冰冷空调系统后的降温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空调降温后,采煤工作面的温度平均降低4~6℃。  相似文献   

10.
王军华 《采矿技术》2022,(5):132-134
热害是铜矿井下掘进工作中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其不仅会影响相关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而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热害对铜矿井下掘进工作的影响,针对铜矿井下热害问题展开了研究,对铜矿井下热害问题的成因进行多方面因素分析,针对铜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降温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局部降温技术改进措施。大红山铜矿工程实际应用效果证明,降温系统可有效降温12.5℃,降温效果较好,满足井下掘进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回采工作面热环境分析与风流冷却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影响回采工作面热害因素复杂,供风量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回采工作面热源因素的分析,计算了热源的放热量,建立了风流通过回采工作面的热交换模型,通过控制采区出口的风温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即不超过26℃),计算出了回采工作面入口处的风温及最优风量。当通风降温不能满足要求时,须采用机械降温的方式,为实现最优的机械降温效果,对2种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采深不大、岩温不高的工作面采用集中冷却方式;在回采深度大、岩温高的工作面采用分段均匀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深井开采是解决矿石供给矛盾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深井热害严重危及采矿作业的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深井热害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努力方向,对深井热害的来源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比较。结合国外某深井高温金铜矿山的开采条件,综合权衡各种因素确定其热害治理方案。采用地面冷却进风方式消除巷道余热,采用水冷却系统处理独头掘进工作面热害,为国内高温开采矿山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属矿山独头掘进巷道制冷系数是计算独头掘进巷道降温需冷量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期降温效果及影响着降温工程的的经济投入。利用“金属矿山深部开采降温试验系统”分别模拟通风降温、加大风量降温、制冷降温、加大制冷降温4种条件下独头掘进巷道的降温过程,并分析独头掘进巷道降温效果,在通风及加大风量降温后,独头掘进巷道内温度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再也无法下降,只有通过制冷措施,对独头掘进工作面进行降温。通过监测数据的焓差值计算出降温制冷系数,同时利用多次试验得出制冷系数范围在1.38~1.68,进而为独头掘进巷道降温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顾珉 《能源科技》2020,18(4):51-53,74
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的重要设备,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对机组的微增功率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冷却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节约发电能耗。冷却塔的效率与其空气动力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华电集团江苏分公司望亭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冷却塔的节能改造为例,研究了冷却塔内气流流场的特性,并阐述了针对该特性采取的技术措施在冷却塔优化改造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刘靖  周山山 《中州煤炭》2016,(3):30-32,59
回采工作面是矿井主要热害地点,其风流冷却方式的确定是提高回采工作面降温效果和降低降温工作对生产影响的关键。分析了某矿井工作面的制冷降温方式,首先通过风温逆向热力计算方法得出了该回采工作面采用集中制冷降温方式不能满足降温要求,须采用工作面内分段制冷降温方式的结论;其次通过对工作面风流冷却方式进行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确定了使用小型空冷器在工作面内分段制冷降温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6.
牛永胜  王建学 《煤矿安全》2012,43(8):169-170
采煤工作面设备冷却水直接排放,造成水量消耗大,井底水仓水量增大并增加了煤提升的难度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设计了井下采煤工作面设备冷却水优化系统,将回收转载、破碎机、前后刮板输送机冷却水作为采煤机冷却喷雾水,同时对冷却水进行了磁化处理,解决了煤矿采煤工作面水量消耗严重、设备冷却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流动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前明  崔向飞  朱良  张琦 《煤炭技术》2015,34(6):169-171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流动及分布规律,以便了解工作面粉尘运移状况,基于风流流动数学模型,根据神东补连塔煤矿22306大采高工作面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8.
根据孟庄煤矿开采条带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短、开采煤层较深,条带煤柱较宽,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和回风瓦斯浓度大的特点,在条带工作面瓦斯治理过程中,不断分析瓦斯涌出规律。认为条带采煤工作面60%~80%的瓦斯来至采空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有效的治理。该矿采取顺层钻孔抽放、上隅角埋管抽放、风巷高位钻孔抽放等综合抽放措施,加大抽放工程量和抽放力度,提高了条带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率,同时适当加大条带工作面风量,综合治理瓦斯,取得了较好的瓦斯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部分矿山的热害治理可通过增加风量和其他非机械制冷降温措施达到理想的效果,风量的计算是此方法的关键。在传统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热交换原理和矿井热源调查统计,针对矿山井下热害的特点建立矿井降温风量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矿井降温风量的步骤包括:①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②选择主要风量路线;③分析计算井巷热源散热量;④计算采掘工作面干球温度;⑤计算分析采掘工作面干球温度随风量的变化情况;⑥确定矿井降温风量。将矿井降温风量计算模型应用于湖南某锑矿,计算出矿山的降温风量为78.88 m3/s。该矿井降温风量计算模型适用于其他类似矿山,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