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一种新的玉米淀粉辅料加工工艺,即在糊化锅内将淀粉直接糊化、糖化制成糖浆,然后直接导入煮沸锅,与麦汁一同煮沸、发酵。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大大缩短了麦汁过滤时间,制成的糖泉与麦汁成分相近,具有较传统工艺更高的麦芽糖.同时淀粉糊化后不需煮沸,节约了蒸汽能源。  相似文献   

2.
宁志良 《啤酒科技》2014,(10):54-55
本文以65千升/批次麦汁糖化设备为例,分析糖化工序的蒸汽消耗状况,,仅供同行参考。 工艺条件 糖化设备采用六器组合,8—10批次/天;麦汁浓度12。p;大米、麦芽采用湿粉碎;糖化、糊化采用底部进料;麦汁煮沸采用低压动态工艺;回收煮沸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以预热从暂存罐到煮沸锅的麦汁。  相似文献   

3.
郑翔鹏 《啤酒科技》2010,(8):36-40,43
阐述了热负荷的研究意义和发展。通过糊化免煮沸工艺、分段低蒸汽压力煮沸工艺对减少热负荷的影响研究,量化了过程控制的指标与方法,92.0℃糊化,麦汁碘值平均降低44.7%;在分段低蒸汽压力煮沸研究中,分析了低压煮沸强度(X)与可凝固性N(Y)、泡沫蛋白(Z)、老化前驱物质的关系,Y=-3.9102X+35.479,煮沸强度下降0.6%,麦汁老化前驱物质约下降13.3%,Z=-0.0444X+0.568,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实践中;研究中,导入热力学能量计算方式,为减少热负荷工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啤酒厂糖化工序的热能消耗约占整个厂热能消耗的50%。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60千升/批次麦汁糖化设备为例,分析糖化工序的蒸汽消耗状况。一、工艺条件糖化设备采用六器组,8批次/天~10批次/天;麦汁浓度12°P;大米、麦芽采用湿粉碎;糖化、糊化采用底部进料;麦汁煮沸采用低压动态工艺;回收煮沸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以预热从暂存槽到煮沸锅的麦汁。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65千升/批次麦汁糖化设备为例,分析糖化工序的蒸汽消耗状况,,仅供同行参考。工艺条件糖化设备采用六器组合,8—10批次/天;麦汁浓度12。p;大米、麦芽采用湿粉碎;糖化、糊化采用底部进料;麦汁煮沸采用低压动态工艺;回收煮沸产生的二次蒸汽,用以预热从暂存罐到煮沸锅的麦汁。  相似文献   

6.
在确保产品保质期和风味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新的煮沸工艺,减少麦汁蒸发量,是麦汁分段煮沸工艺的要点。1麦汁分段煮沸的过程原理麦汁动态低压煮沸需要增加二次蒸汽回收设备和调节系统,分段煮沸工艺在一般啤酒厂中不需要增加设备即可执行。本公司在电器设备论证后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麦汁煮沸只有麦汁不良气味需要挥发,其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麦汁煮沸方法———低压煮沸法。阐述了低压煮沸的工艺条件及其流程,探讨了煮沸温度、时间、压力对煮沸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糖化锅外加热煮沸麦汁是在吸热升腾后的热力循环和煮沸泵对麦汁加压强制循环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吸热升温达到饱和温度(104℃左右),在工艺要求时间内完成煮沸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壳程工作介质为饱和蒸汽,管程为麦汁。  相似文献   

9.
何东康 《啤酒科技》2005,(10):43-44
使用玉米淀粉替代大米酿造啤酒,选择不同的淀粉酶进行糊化工艺控制,对制备麦汁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麦汁煮沸是啤酒酿造的重要工序之一,影响啤酒的口味和非生物稳定性。通过提前麦汁初沸时间、缩短麦汁总煮沸加热时间,对麦汁煮沸工艺进行优化,在保证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前提下,改善啤酒口味,降低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1.
王连合 《啤酒科技》2002,(11):29-30
麦汁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粉碎、糊化、糖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及麦汁澄清、冷却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如何精心安排糖化操作,对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和稳定糖化麦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谈些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啤酒生产中,添加部分大麦来代替大麦麦芽,可以节约成本,提高麦汁的质量。但目前多数工厂是把大麦与玉米一同粉碎进入糊化锅100℃糊化,之后再进行糖化,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大麦的糖化工艺,认为不需要进行100℃糊化,可以直接进行糖化,并且不需要外加酶。通过合理地调整工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大麦,并可节省设备,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压煮沸工艺,可提高煮沸麦汁温度至100.5℃,加强蛋白质凝聚,麦汁可凝固氮下降0.5mg/100mL;煮沸过程加强了美拉德反应、“棕色反应”,类黑精、类黑素化合物增加,麦汁色度增加,麦汁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煮沸强度从9%~12%降至7%~8%,煮沸时间缩短10~20min,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20%;改善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孙悟)  相似文献   

14.
张钢 《啤酒科技》2013,(11):28-30
以往认为煮沸强度要达到一定范围才能使麦汁煮沸满足要求,实践显示,只要运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低煮沸强度的麦汁同样可以满足要求.根据麦汁煮沸设备的特点,通过优化麦汁煮沸工艺,降低煮沸强度,可达到节能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现状分析我公司煮沸锅全容积63m3,有效容积42m3,目前单锅热麦汁产量36吨以上,满锅时煮沸麦汁达38.5吨,煮沸锅顶部空间38%,低于设计要求煮沸锅顶部空间不低于全容的40%,因此,煮沸时麦汁上升到入孔门上沿,从冷凝管处溢流麦汁,平均每锅损失麦汁200公斤左右。车间采取从冷凝管处加阀控制,煮沸时关闭阀门,防止麦汁从冷凝管溢出,  相似文献   

16.
麦汁煮沸的目的之一,是尽可能将麦汁中可凝固蛋白南凝聚并分离出来,以改善啤酒风味和非生物稳定性。文章从麦汁组成、煮沸强度、煮沸时间、煮沸方式,麦汁pH及酒花添加等方面分析了麦汁煮沸时影响蛋白质凝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麦汁为啤酒的主要原料,麦汁的制备决定了啤酒的种类和质量,并直接影响到啤酒生产工艺与成品质量,因此在啤酒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麦汁制备工艺,形成优良的麦汁色度。麦汁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麦芽制备、麦芽粉碎、糖化、麦汁煮沸沉淀、麦汁过滤与主发酵等步骤,其中糖化工艺会对啤酒麦汁的色度与品质造成影响。因此,需控制好麦芽质量及其粉碎度、糖化温度、淀粉酶pH值、糖化醪浓度等因素,并进一步优化糖化工艺参数,为呈现更好的啤酒麦汁色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研究糖化工艺对啤酒麦汁色度的影响,并提出啤酒麦汁制备中糖化工艺的优化措施,以提高啤酒麦汁的色度,促进啤酒酿造工艺的优化,推动啤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麦汁煮沸是消耗能潭最多的阶段。低压煮沸和高温麦汁煮沸在麦汁煮沸期间具有较低的热负荷,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消耗。本文主要讨论了麦汁煮沸的环境和减小热女荷的可能性。对近年来的麦汁煮沸系统,即低压动态煮沸和低热负荷与挥发物去除(蒸汽、膜厦真空去除)相结合的煮沸系统,给与了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麦汁低压动态煮沸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低压动态煮沸对于降低热负荷,节约能源有着积极的意义。为进一步降低热负荷,我们进行了低压动态煮沸的改进实验,具体如下: 1工艺对比: 1.1正常工艺 常压预煮沸:时间10分钟;动态煮沸:增压、卸压力过程重复6次,时间42分钟;常压后煮沸: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麦汁煮沸过程中特征组分与热负荷的关系,从蒸馏的视角综述低压动态煮沸技术、塔提馏技术、薄膜闪蒸技术、膜蒸发技术和湍流膜自蒸发技术等麦汁低热负荷煮沸技术,并在传统热能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探讨热电联产技术在低热负荷煮沸系统中回收其所产生的低品位余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总煮沸蒸发率低于4.5%,甚至不足1%,远低于传统常压煮沸的8%;热电联产技术将成为采用低热负荷煮沸技术的啤酒厂回收低品位热能的第3种选择。研究为麦汁低热负荷煮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