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游离多酚氧化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流失,无法重复利用。文章主要研究了低成本、高效率的两种固定化方法:海藻酸钠包埋法和戊二醛交联法,确定了其最优固定化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包埋法:2.5%CaCl2,2.5%海藻酸钠,固定化时间2h;戊二醛交联法:1.25%戊二醛,振荡固定pH 4.5,酶与载体质量比75(mg/g),固定化反应时间6.5h。同时对游离多酚氧化酶及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游离酶、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immobilized by sodium alginate,A-PPO)和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immobilized by glutaraldehyde crosslinking,C-PPO)的比活力分别为864,490,371U/mg,A-PPO和C-PPO的酶活回收率分别为18.6%和24.0%。同时,固定化酶在pH稳定性、热稳定性上优于游离酶,戊二醛交联法固定酶的效果优于海藻酸钠包埋法。 相似文献
2.
以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种仁为原料制备粗酶液,研究多酚氧化酶(PPO)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PPO最适作用条件均为温度45℃和pH 6.5;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对芡实PPO酶活性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钙离子低质量浓度时抑制酶活性,较高质量浓度时使酶活性反弹,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激活作用,铝离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铜离子低质量浓度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有抑制作用;有机酸柠檬酸、草酸、抗坏血酸和EDTA、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对紫花苏芡和紫花刺芡PPO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八角莲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八角莲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粗提液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底物邻苯二酚最适浓度为1.0 mol/L,八角莲PPO的最适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0 ℃,90 ℃高温处理10 min,八角莲PPO酶活力仅剩11.92%。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230 7 mol/L和769.23 U/min。抗坏血酸、甘氨酸、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对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表现出激活作用,亚硫酸氢钠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于硫代硫酸钠,Al3+和Cu2+对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a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Fe2+和Fe3+对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5.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芋头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芋头PPO的最适温度pH为7.5,最适温度为40℃;90℃高温处理2 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Km=0.0221mol/L,Vmax=46.08 U/min;4种抑制剂对P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金属离子Sn2+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A13+、Cu2+、Mg2+、Ca2+和Co2+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Zn2+对PPO活性具有激活作用,Fe3+、Fe2+和Mn2+对PPO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紫甘薯多酚氧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缓冲液提取紫甘薯PP0,以儿茶酚为其褐变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紫甘薯PPO对pH的变化十分敏感,在pH4.1和pH6.0出现两个活力峰,其中pH6.0处为一肩峰.pH值小于3.0或大于7.5时,酶活力迅速降低.最适反应温度为16℃,30℃处有一肩峰. 相似文献
8.
蒲菜中多酚氧化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楚州区蒲菜多酚氧化酶(PPO)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蒲菜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范围为5.6~6.5,当体系pH>6.6或者pH<4.4时,能有效降低PPO的活性。在30~50℃下PPO具有较高活性,其最适温度为30℃左右。PPO的热稳定性较强,95℃加热2min,酶活丧失80%左右。氯化钠、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等对PPO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丝瓜中分离纯化出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并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DEAE-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丝瓜PPO。纯化所得酶的比活力为957.9 U/mg,纯化倍数为28.3,酶活力回收率为18.5%;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检测结果显示该酶蛋白呈单一条带,为单亚基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67.8 kD,且无同工酶;该酶最适pH6.0,最适温度30 ℃,以左旋多巴(L-dopa)为底物,其米氏常数(Km)为1.3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0.22 OD475 nm/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对67.8ku丝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从丝瓜中提取、纯化得67.8ku的丝瓜多酚氧化酶,并分别从温度、pH、作用底物、金属离子、抑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丝瓜PPO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对丝瓜PPO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pH为6.0时相对酶活最高,pH3.0~8.0酶活较稳定;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对热稳定性较强,70℃保温120min后还具有40%的相对酶活;Co2+、K+、Ca2+等对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Na+、Mg2+、Cu2+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坏血酸为该酶最好的抑制剂,其次为半胱氨酸、β-巯基乙醇、Na2S2O3、Na2SO3等;十二烷基肌氨酸钠(Laurouyl Sarcosine)、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吐温-20(Tween-20)对酶有抑制作用;与l-多巴(l-dopa)的结合力最强,以其为底物时该酶的Km为1.32mmol/L,Vmax为0.22OD475/min。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丝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控制丝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为对67.8ku丝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从丝瓜中提取、纯化得67.8ku的丝瓜多酚氧化酶,并分别从温度、pH、作用底物、金属离子、抑制剂及表面活性剂对丝瓜PPO活性的影响等方面对丝瓜PPO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pH为6.0时相对酶活最高,pH3.08.0酶活较稳定;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对热稳定性较强,70℃保温120min后还具有40%的相对酶活;Co2+、K+、Ca2+等对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而Na+、Mg2+、Cu2+对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坏血酸为该酶最好的抑制剂,其次为半胱氨酸、β-巯基乙醇、Na2S2O3、Na2SO3等;十二烷基肌氨酸钠(Laurouyl Sarcosine)、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吐温-20(Tween-20)对酶有抑制作用;与l-多巴(l-dopa)的结合力最强,以其为底物时该酶的Km为1.32mmol/L,Vmax为0.22OD475/min。结论:该研究确定了丝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作用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控制丝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减少多酚氧化酶(PPO)对产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从苏北红麦中提取的PPO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经硫酸铵沉淀、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200凝胶过滤层析,最终得到电泳纯化后只有一条条带的PPO,并对该纯化后的PPO进行酶学性质研究。试验结果为:纯化后PPO总酶活回收率为7.03%,纯化倍数22.35,比酶活为373.44 U/mg,电泳分析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000。测得其最适反应p 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37℃;金属离子影响的研究表明,K~+、Na~+对其活性基本无影响,Ca~(2+)、Mg~(2+)、Mn~(2+)略有激活作用,Zn~(2+)、Cu2+激活作用较强;小麦PPO对邻苯二酚的K_m值为6.90 mmol/L,对焦性没食子酸(三酚类)、邻苯二酚(二酚类)底物亲和性较强,对单酚类(苯酚、愈创木酚)、二酚类(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底物亲和性很低。 相似文献
15.
一株产高活性多酚氧化酶菌株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色圈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产多酚氧化酶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所产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株产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命名为ZL-2,其被鉴定为竹黄菌属(Shiraia sp.)。菌株ZL-2发酵8 d产多酚氧化酶酶活最高,达到521 U/mL。菌株ZL-2产多酚氧化酶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其最适pH值为6、最适温度为30 ℃;酶活在温度20~40 ℃及pH 3~6范围内稳定。金属离子Cu2+、Mg2+、Mn2+、Fe3+、Zn2+对多酚氧化酶都有激活作用,其中Cu2+激活作用最强;Ca2+、Al3+对酶活有一定抑制作用;L-抗坏血酸和亚硫酸氢钠对该酶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6,(4)
从木枣中提取PPO,采用色谱法对其酶促动力学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在其浓度0.1mol/L、温度25℃、p H6.4下,292nm处检测到木枣PPO活性最高;不同激活剂对木枣PPO活性的最适激活浓度分别是Mg Cl_2为0.5mol/L、Cu SO_4为0.4mol/L和乙醇为6%,其中Cu SO_4激活效果明显;不同抑制剂对木枣PPO活性的最佳抑制浓度分别是Ca Cl_2为0.6mol/L、芦丁为0.6%、L-Lys为0.2mol/L、L-Glu为0.2mol/L,其中L-Lys对PPO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结论:PPO是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在木枣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可通过添加激活剂或抑制剂来调节PPO活性。 相似文献
19.
20.
佛手瓜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佛手瓜中的多酚氧化酶为研究对象,对其酶学特性的研究表明:佛手瓜果实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为7.5,最适温度为30℃,底物浓度与酶活性呈正相关;该酶迅速催化焦性没食子酸的酶促氧化反应,但对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的催化活性较低。抗坏血酸、柠檬酸、四硼酸钠、MgCl2 和EDTA-2Na 对佛手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抗坏血酸、柠檬酸对佛手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加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