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市售12种谷物(豆类)中的Pb、Cd含量,按照我国粮食污染物限量安全标准分析其污染水平,依据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重金属污染物最大允许摄入量(RfD值)评估谷物中Pb、Cd污染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显示,以单一大米及大米、小麦粉和其他谷物搭配的两种谷物膳食模式的Pb、Cd污染暴露风险指数均1,不存在健康安全暴露风险;但12种谷物样品均存在轻度Pb污染风险,玉米、燕麦、小麦粉等样品存在轻度Cd污染风险,大米、豌豆和蚕豆等样品处于Cd污染警戒线,应加强对农产品销售市场重金属污染安全风险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广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的水平,评估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0-2015年广西主要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数据和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 ,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并利用暴露限值(MOE)法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结果 16 567份食品样品中,总砷检出率为42.71%(4 735/11 087),无机砷检出率为48.07%(2 634/5 480)。总砷平均含量以海洋甲壳类最高,其次是海水鱼类和软体动物;检测无机砷食品样品中,平均含量为0.018~0.072 mg/kg,其中以大米无机砷平均含量最高。除大米、新鲜水果、蛋及其制品、畜禽内脏直接采用其检测的无机砷结果外,其他食品均通过总砷转换到无机砷而进行暴露评估。一般人群和高消费量人群膳食中无机砷的平均每天暴露量MOE值均1,但18~34岁男性组高消费量人群每天无机砷暴露量的MOE值≤1。大米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是居民膳食中无机砷的主要来源。结论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风险总体上是安全的,而对于18~34岁男性组高暴露量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大米是广西居民的主要食品,大米的安全问题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将12份稻谷样品,分别制成糙米、大米,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逐一测定稻谷、糙米和大米试样中无机砷含量,结果表明:稻谷样品的无机砷含量明显高于其制成的糙米样品中的含量;糙米样品的无机砷含量明显高于其制成的大米(粳米二级)样品的含量.无机砷含量为国家卫生标准最高限量4倍左右时稻谷样品经碾磨成大米后,无机砷含量在国家卫生标准限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用热水反复冲洗米粒能移除大米中富集的大部分砷。这条提示可减少全球最流行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含量。每天有数十亿人食用米饭,但大米为人类饮食"贡献"的砷要多于任何其他食物。食物中高含量的砷与不同类型的癌症以及其他健康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5.
稻米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13份稻米样品中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结果表明:所测稻米样品中均检出总砷与无机砷,总砷含量范围为0.06~0.20 mg/kg,无机砷含量范围为0.039~0.150 mg/kg,无机砷占总砷的含量为50.0%~93.1%,无机砷含量在国家限量卫生标准以内;未冲洗大米样品中总砷含量仅为糙米的72.7%~90.0%,无机砷含量为糙米的62.7%~87.7%;多次冲洗的大米样品中总砷含量仅为未冲洗大米的75.0%~91.7%,无机砷含量为83.0%~93.6%。提高加工精度和用水淘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砷与无机砷的含量,减轻人们食用后对身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研究无机砷在不同品种糙米中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选取宜昌地区8个不同品种的糙米,分别测定大米和米糠中无机砷的含量及砷类物质的组成。大米中无机砷含量范围为0. 080~0. 142 mg/kg,平均值为0.092 mg/kg,米糠中无机砷含量范围为0.371~0.875 mg/kg,平均值为0.609 mg/kg,米糠中无机砷含量约为大米中无机砷含量的5. 3~8. 2倍。每千克糙米中无机砷的质量范围为0. 147~0. 313 mg,平均值为0. 198mg,其中米糠中无机砷比重占55. 27%~66. 26%,约为大米中无机砷比重的2倍。糙米中砷的形态主要为无机砷,主要分布于米糠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法检测大虾、金枪鱼、虾油、大米和菠菜等不同基质食品中的砷含量及其化学形态。方法将大虾、金枪鱼、虾油、大米和菠菜样品采用HNO_3(0.15 mol/L)浸提,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法进行砷形态的研究,并用湿法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总砷含量的测定。结果所测大虾、金枪鱼、虾油、大米、菠菜样品总砷含量为0.23~4.68 mg/kg,有机砷含量为0~3.9 mg/kg。海产品中主要砷形态为2种砷化物:二甲基砷(DMA)和砷甜菜碱(AsB);大米及菠菜样品中主要的砷形态为:三价砷As(Ⅲ)、二甲基砷(DMA)和五价砷As(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中砷形态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糙米、大米及糠粉中无机砷的含量, 研究无机砷在稻米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份稻谷样本, 经实验室垄谷和碾米后得到的糙米、大米及糠粉。使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检测所得糙米、大米及糠粉中的无机砷含量。结果 样本中的砷主要以亚砷酸根[As(Ⅲ)]的形式存在。糙米中的亚砷酸根[As(Ⅲ)]含量为(0.122±0.45) mg/kg, 经过碾白后, 其含量显著降低(P<0.05), 为(0.068±0.02) mg/kg, 米糠样本中的亚砷酸根[As(Ⅲ)]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样本(P<0.05), 达到(0.604±0.201) mg/kg。结论 稻米中的无机砷主要以亚砷酸盐[As(III)]形式存在, 糙米经过碾米加工后可以显著降低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糙米和大米中镉和无机砷含量的分析,发现镉在粳稻谷中分布较均匀,其含量在糙米和大米中基本一致;而无机砷在粳稻谷中主要分布在表皮,糙米通过精加工碾磨成大米后,其无机砷含量约降低了2倍。为去除粮食中重金属残留,实现粮食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检测蜂蜜中砷的含量来鉴别大米糖浆掺假的方法。方法检测并比较大量不同来源的大米糖浆和纯正蜂蜜中砷的含量,同时优化了蜂蜜中砷的检测方法,样品以硝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在0~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定量限为10μg/kg,10、15和30μg/kg的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在83.7%~10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9%,并确定了蜂蜜中大米糖浆的阳性判定限,砷含量在15μg/kg以上的蜂蜜为大米糖浆掺假蜂蜜。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纯蜂蜜和大米糖浆的中砷的含量差别明显,可用于蜂蜜中大米糖浆的掺假鉴别。  相似文献   

11.
大米中总砷和不同形态无机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大米中总砷含量和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测定大米中不同形态无机砷的含量,并研究了2种方法测定总砷和无机砷的条件。结果表明:大米中砷的存在形式有As(Ⅲ)、As(Ⅴ)、二甲基砷及一种未知的砷化合物;测定样品中As(Ⅲ)、As(Ⅴ)含量分别为3.4μg/kg和17.4μg/kg,其加标回收率为9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52%。而样品中总砷含量为88.13μg/kg,其加标回收率在94%-103%,相对标准偏差为1.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UIO66材料分散固相萃取体系的提取大米中总砷,并采用氢化物产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其含量。方法以7 mL 0.06 mol/L HNO_3+3%H_2O_2为消解液,在最大微波功率800 W下, 180℃微波消解20min,提取大米中的总砷,通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实现大米提取液中总砷的分离净化,最后采用氢化物产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总砷含量测定。结果在10~80μg/kg浓度范围内,总砷的标准曲线方程线性良好(相关性系数r~2=0.9997),最低检出限(limitofdetection,LOD)为0.024μ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4%~10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7种大米样品中的总砷含量在150~250μg/kg之间,其中糙米中总砷含量最高(244.53±4μg/kg),东北地区产大米与南方地区产大米的总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UIO66分散固相萃取体系的大米中总砷分离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可有效实现大米中总砷的净化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无机砷具有较高的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很多严重的危害,如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由于水稻比其他谷类作物更容易累积更多的砷,因此降低米中无机砷的含量从而降低人们通过食用大米而摄入无机砷的风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总结探讨了国外从水稻到熟米不同阶段有利于去除无机砷污染的不同方法和技术。而国内相关的研究很少,因此,方便且更适于中国居民膳食习惯的去除中国大米中无机砷的方法和技术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人员近日提醒,大米类婴儿辅食汞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谷类婴儿食品。研究人员采购了市场上119种常见的大米类和非大米类混合谷物婴儿辅食,采购来源包括线上和线下零售商,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大米淀粉为原料,探讨谷物蛋白肽的添加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的小麦肽对降低体系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的效果最好,其值分别降低300 MPa·s;相反,5%的玉米肽使淀粉糊的终值黏度、回升值降低最大,分别降低256 MPa·s、200 MPa·s;谷物蛋白肽可以增大大米淀粉糊的焓变,提高淀粉糊的热稳定性;淀粉溶解度与谷物蛋白肽的添加量成正相关,3种肽对淀粉膨胀度无影响;大米肽能明显改变淀粉冻融稳定性,添加5%、10%可以使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增强,析水率降低3%;3种肽可降低大米淀粉中易消化淀粉的含量,综合比较,大米肽对降低淀粉体外消化的效果最好,其中添加5%的玉米肽使易消化淀粉的含量降低值最大,降低25%,其次是添加1%的大米肽。根据谷物蛋白肽的主要氨基酸成分分析,大米肽的碱性氨基酸含量明显要比其他两种肽的含量高,玉米肽中的各氨基酸含量也相应的比小麦肽高;因而,谷物蛋白肽对淀粉的影响主要因素与各自的氨基酸含量以及分子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用湿法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大米粉中总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砷浓度在2.0~10 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标准大米粉中总砷的回收率在93.6%~102.7%之间,说明用湿法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大米粉中总砷的含量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市市售大米进行了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并通过经大米途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大米中铅、镉、砷和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77 8,0.062 7,0.027 3和0.008 7 mg/kg。所采集的大米重金属含量与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和NY 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规定限量标准相比较,铅、镉、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表明天津市市售大米总体水平是安全的。重金属暴露接触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铅、镉、砷和汞的靶标危害指数(THQ)值均低于1,说明经大米途径摄入的铅、镉、砷和汞对居民的健康危害风险较低。但是THQ成人THQ儿童,表明成人经大米暴露途径摄入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个质量控制图在大米中总砷含量测定的联合应用。方法收集大米中总砷含量测定数据,分析和计算质量控制图参数,绘制出多个质量控制图并分析联合应用效果。结果多个质量控制图法实现对大米中总砷含量测试结果控制,建立一种预警响应机制,实现问题快速查找之法。结论多个质量控制图联合应用为实验室技术要素管理和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早餐大米谷物食品和婴儿食品(一) 用于食品加工的大米特性美国的大米品种分类为短粒、中粒和长粒型,各具有特定的蒸煮和加工特性(Me_bb等1972)。美国生产的长粒大米常被称为“硬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中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摄入风险, 掌握本地区大米质量安全情况。方法 采集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样品344个, 测定铅、镉、无机砷和总汞含量,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大米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 并用可耐受摄入量对膳食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大米中无机砷、铅、镉、和总汞的含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平均含量分别为0.054、0.032、0.018和0.0023 mg/kg; 在344件样品中, 97%以上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小于0.6, 综合评价为安全、处于清洁水平的样品占99.4%, 没有轻度污染以上的样品存在; 通过大米摄入铅、镉、无机砷和总汞的量远远低于可耐受摄入量, 但无机砷、镉在高暴露点位的膳食风险贡献率大于10%。结论 松江区消费环节大米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比较乐观, 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重金属安全情况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