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作为奥运会举办国所设计的国家象征符号,奥运会吉祥物承载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和人文精神,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符号学双轴理论,围绕奥运会吉祥物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两个特征,从横组合轴和纵聚合轴两个维度揭示奥运会主办国如何通过奥运会吉祥物的符号文本编码来体现和传播自身民族文化、增强国际影响力,旨在丰富奥运会吉祥物的现有理论研究体系,同时为未来的奥运会吉祥物设计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奥运吉祥物和奥运标志作为奥运会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十三届历届夏季奥运吉祥物设计进行梳理与研究,从视觉层面切入,分析其与奥运标志(含五环标志及各届会徽)的相关性,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并对每阶段的设计方法进行剖析。研究通过探讨奥运吉祥物与奥运标志的视觉相关性发展规律,推测标志的拟人化延展可能成为之后奥运吉祥物设计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高杰 《包装工程》2021,42(2):291-297
目的探究闽南特色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寻求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方法在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基础上,分析文化元素与家具设计的关系,筛选符合家具设计的文化形式,提出通过外观取用与再现、特征提炼与抽象、内涵物化与传播等设计策略,让能体现闽南特色文化符号的“形”、“意”、“神”,在现代家具产品中得到仿生、延续与传承。结论将极具地方特色的闽南传统文化与家具设计相结合,为地方文化的延续与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家具产品烙上闽南地域符号的印记,是造型创新、内涵提升、风格突破的新途径,既能传播与发扬闽南文化,提高文化影响力,又能发挥家具设计的文化价值,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传统吉祥艺术在企业吉祥物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企业吉祥物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其以卡通漫画为主要艺术载体,在构图及造型上极具表现力,但艺术表现形式及寓意内涵较为单一;中国传统吉祥艺术源于远古图腾信仰并延续至今,具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多样的寓意构成方式,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吉祥物设计中,能产生特定的视觉艺术效果,传达深层视觉符号语义,表现出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传统吉祥艺术应用于现代企业吉祥物设计的方法有二:一是探寻企业吉祥物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联,二是从传统吉祥艺术中提取相关设计元素,由此展开设计,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意味,又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企业吉祥物。  相似文献   

5.
刘心雨  夏晋 《湖南包装》2023,(1):150-153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时代,吉祥物作为文化精神的视觉形象代表,已经成为大型活动、城市形象宣传的标配,它通常以可爱亲切的形象寓意文化内涵和精神代表而被人记住,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纪念品。文章以澳门旅游吉祥物“麦麦”为例,从图像学的视角进行设计元素提取,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的方式探究“麦麦”形象设计的文化内涵,以人们的感知和图像学视角找出“麦麦”设计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求完善澳门旅游吉祥物“麦麦”的形象,为其他吉祥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符号是经过长期沉淀、推敲和创新的民族印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性视觉特征。南岭瑶族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形式多样,造型独特,融色彩美、纹样美、天然美与实用美为一体,在包装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从南岭瑶族文化符号的造型种类和色彩运用出发,分析了南岭瑶族文化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和现状,探讨了将民族文化符号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奥运产品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具有理性的外延性意义和感性的内涵性意义,并分析奥运产品中一些中国元素的应用.可以看出:符号学作为交流的方法的工具,在现代设计中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产品是文化的物质形式,是符号的集合体,在国际性的设计中,设计应将中国的文化融入到奥运产品中,通过产品为符号及文化的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岳阳楼是一座极具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古楼,多元化的文化呈现方式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符号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岳阳楼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当下艺术设计领域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提供重要传播途径。本文基于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对岳阳楼文化进行充分解读并对文化特点与应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凝练出岳阳楼文化的符号特征,并以此来深入挖掘岳阳楼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潜力和综合价值,以期促进岳阳楼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蕊  王瑾 《包装工程》2022,43(10):190-196
目的 分析基于符号的传播特性、文化符号的内涵和视觉性,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以符号学和文化符号为理论基础,从符号的符形与符义、能指与所指等角度,对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设计理念与造型设计进行分析,引申出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的意指内涵,从而得出北京冬奥会文化符号的设计特征。此外,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符号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可以传递本国的文化价值、彰显深厚的审美价值、凝聚奥林匹克的社会价值。结论 冬奥会文化符号是向世界传递冰雪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是世界文明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桥梁,其设计理念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设计形式要注重创新和突破,从而实现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0.
解析包装的符号传播语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分析如何将符号传播更好地运用在包装设计上,从不同视角解释了符号传播与包装设计的关系。指出符号传播在包装设计中如何灵活运用,并对其在包装中的可变性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包装其实是由结构、图形、材料、色彩和文字符号等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设计师通过对这个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元素进行创新、加工和整合,设计出蕴含各种文化价值的包装。  相似文献   

11.
“吉祥物一定要是动物吗?吉祥物一定要穿上衣服吗?吉祥物一定要叫圆圆吗?”  相似文献   

12.
耿彦昊  戴子婧  张志贤 《包装工程》2023,44(16):265-271
目的 基于叙事设计与文化自信背景,运用包装作为信息载体,探究视觉叙事在“红色”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寻找提升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竞争力的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及案例分析等,从品牌方、用户以及文化传播3个角度分析叙事视角融入“红色”包装的必要性,进而对视觉叙事介入“红色”包装应遵循的设计指导原则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结果 依照包装叙事逻辑,从“信”“达”“雅”3方面得出“红色”包装设计的原则要求,从“内容层”“表现层”“交互层”3维度提出“红色”包装可行性设计策略。结论 视觉叙事理论对“红色”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叙事要素联结、叙事媒介升维和叙事传达流动,以优化“红色”包装叙事效果,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包装应深化叙事性表达,以拓宽未来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焦龙  司峥鸣 《包装工程》2023,44(10):213-220
目的 在“后冬奥时代”,设计一款面向海外受众的沉浸式冰嬉游戏,以体育游戏的跨媒介叙事互动方式为切入点,促进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华优秀民族体育运动的交流模式建构,探索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及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新叙事实践路径。方法 基于Flow理论运用Game Flow模型,调查分析影响游戏沉浸感相关性因素,建构“六因素模型”,基于VIVE Pro2的VR漫游交互系统实现“冰嬉”沉浸式游戏设计,并对游戏的可用性和功能效果进行评估。结论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对冰嬉游戏的风格、界面、场景、剧情等方面进行设计,实现游戏沉浸式体验和参与式文化交互形式,创新中华体育文化跨文化传播及对外传播策略,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汪军  黄展 《包装工程》2024,(10):339-345
目的 当下中国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创产品自身的文化属性与特性,决定了情感因素融入的必然性。为了谋求更好的情感与设计体验,“不确定性因素”需要适时介入文创开发中,完善与增益文创产品本身的价值。采用文创产品开发中的“不确定性”独特设计因素与思路,以期为文创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科学、有效、开放的研发途径。方法 基于用户体验研究的理念,采用“不确定性因素”介入研究和结果导向的辩证研析法。通过对设计过程中情感因素的介入原理、设计方法的分析,解决“不确定性因素”在文创设计中情感价值的体现问题,并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利用以谋求更为合理化的用户需求。结论 通过对“不确定性因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利用,研究文创产品开发的一种设计方法,在设计前端、设计流程、设计终端的利用上做系统与辩证的分析。构建了情感因素与文创产品开发的依存研究,提炼出文创产品开发中完整、趣味、合理且有效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丁熊  杨巧玲  纪合鹏 《包装工程》2022,43(6):322-328
目的 在新零售经济背景下,探讨冬奥文创产品零售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方法 结合场景理论,提出了集品牌传播、产品营销和社群运营于一体的文创产品零售服务场景构建“BPC框架”,并以“冰雪萌趣嘉年华”设计实践为例,检验该框架的可用性与具体操作方法。结论 通过3个维度的场景化营造,将传统的文创商业转化为文化底蕴深、消费体验佳、用户黏性强的服务模式,为体育赛事文创产品零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睿文  乐凤  孟刚 《包装工程》2022,43(20):431-440
目的 通过对清代、民国、现代3个时期金陵十二钗形象图像进行分析与比较,对原典绣像、图咏、烟标、香烟牌、现代香烟包装设计中金陵十二钗形象演变规律进行总结。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与个案研究,从人物面容、身姿动作、服饰、背景四个方面对3个时期的金陵十二钗形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梳理金陵十二钗形象的特征与演变规律。结论 以金陵十二钗形象为切入点,提出现代香烟包装设计应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新设计。以期为红楼梦系列的香烟包装创新设计提供实践理论依据与支撑,避免文化品牌包装设计流于断章取义与形式主义,包装设计作为促销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载体,能够有效地提高香烟品牌的文化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推进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应用中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燕  陆晓云 《包装工程》2018,39(18):176-180
目的文创产品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遵循"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设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文创产品,实现文创产品的生活应用价值,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求。方法通过对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日用即道"相关理论的研究,解决我国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创产品设计应该以生活语境为关注点,挖掘人们的使用需求,进行文创产品实用性设计、情感化设计以及可持续设计。结论结合"日用即道"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满足人们对文创产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需要。基于此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将会提高大众的生活品味,展现生活美学,达到设计改善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段笔耕 《包装工程》2024,(8):373-376
目的 分析“国潮”文化元素的特征,探究“国潮”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思路,从而提高文创产品设计水平,增强文化自信。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法进行研究,在文化主题、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国潮”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论述了“国潮”应用的几点原则。结论 文创产品设计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在文化主题、形式风格和表现手法这三个方面借鉴“国潮”文化元素,并遵循实用性原则、时尚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从而提升文创产品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彝族“五色”在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恩培  龙飞 《包装工程》2012,33(16):9-11,31
分析了彝族色彩文化中的五色文化,结合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论述了彝族五色文化在包装色彩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色彩文化作为彝族代表性文化特色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提出以民族特色、民族精神为文化根源,将彝族色彩作为设计元素应用于包装色彩设计中,从而更加明确包装设计的指向性,开辟一条更为个性化、民族化的包装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