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琯溪蜜柚落果中提取黄酮,经重结晶获得总黄酮含量为64.5%的黄酮提取物。以芦丁为对照,采用比浊法研究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同时研究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体外清除能力,鉴定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物对4种受试菌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菌率大小表现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大,抑菌率不断增加;黄酮提取物对4种受试菌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18 mg/mL、1.7 mg/mL、4.6 mg/mL、10.4 mg/mL,分别是芦丁IC50的100、10、10、15倍;黄酮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O2-·、DPPH·和·OH,清除能力大小表现为O2-·DPPH··OH,其IC50分别为1.23 mg/mL、4.73 mg/mL、11.46 mg/mL,分别是芦丁IC50的4、400、100倍。  相似文献   

2.
桑白皮提取物抗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桑白皮提取物(CM E)抗炎作用。结果表明,CM E显著抑制蛋清致炎1 h内大鼠足肿胀;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5-羟色胺所致小鼠足肿胀、组胺所致小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显著对抗效果,延长4-氨基吡啶所致小鼠舔体潜伏期、减少舔体次数。因此,CM E具有抗炎、拮抗致炎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作用,提示其抗炎作用与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谷胱甘肽体内体外的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实验、致敏豚鼠离体回肠肌过敏性收缩实验研究谷胱甘肽体外抗过敏作用;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和大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实验测定谷胱甘肽的体内抗过敏活性。谷胱甘肽的浓度达5mg·mL~(-1)时,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可达到70.83%,对致敏豚鼠离体回肠肌过敏性收缩的抑制率达92.36%,且具有剂量依赖性;与致敏组大鼠相比,高剂量的谷胱甘肽组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蓝斑面积显著减小,迟发型超敏反应的鼠足垫体积显著减小,与扑尔敏的抗过敏效用相似。谷胱甘肽具有较强的抗过敏活性。  相似文献   

4.
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200、400mg/kg PE组和200mg/kg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共6组,采用50mL/kg四氯化碳(CCl_4)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d,制备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TP、ALB的水平及肝组织匀浆液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并计算出肝指数及A/G,观察病理肝脏的损伤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叶下珠提取物能显著减弱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的升高,提高血清ALB的合成量及A/G值,提高肝组织SOD活力,降低MDA生成量,使肝细胞变性、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程度减轻.由此充分证明叶下珠提取物提取物有显著的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利用蛹虫草资源,对鲜蛹虫草、干蛹虫草水提物的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按照体质量分别对6组试验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鲜蛹虫草水提物、200 mg/kg干蛹虫草水提物、10 mL/kg无菌水、4 mg/kg丝裂霉素C、200 mg/kg鲜蛹虫草水提物+4 mg/kg丝裂霉素C和200 mg/kg干蛹虫草水提物+4 mg/kg丝裂霉素C,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骨髓中嗜多染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值,用于评价鲜、干蛹虫草的细胞毒性。按照体质量对阴性对照组小鼠灌饲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小鼠先后腹腔注射80 mg/kg的环磷酰胺并灌饲生理盐水,对试验组小鼠分别先后腹腔注射80 mg/kg的环磷酰胺及灌饲100 mg/kg、200 mg/kg的鲜蛹虫草和干蛹虫草水提物,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酶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的含量,用于评价鲜、干蛹虫草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鲜、干蛹虫草水提物对细胞无遗传毒性,并具有抗细胞毒性和抗氧化能力,而且鲜蛹虫草抗氧化能力强于干蛹虫草,更适宜作为功能性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长白瑞香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其体外抗弓形虫的作用,采用最大耐受量法测定小鼠口服长白瑞香乙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长白瑞香乙醇提取物及其4个萃取物体外抗弓形虫的作用.结果显示:在观察期14 d内,高(10 g/kg)、低(5 g/kg)剂量组均未见小鼠死亡,且小鼠体重和主要脏器无变化; 长白瑞香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10 g/(kg·BW),属实际无毒.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萃取物抗弓形虫的作用较为明显,二者对感染弓形虫前后的HeLa细胞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中药强痛消的原料药加工、提取方法和处方组成.利用小鼠福尔马林法、小鼠热水缩尾法、小鼠热板法等镇痛模型评价香附不同方法提取物及其复方的镇痛活性.结果表明:相同剂量、相同途径给药,香附水煎提取物镇痛活性最小,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活性稍优,SFE-CO2提取物(Ha)的镇痛活性最佳;Ha与防己SFE-CO2提取物配伍能增强镇痛效果;Ha和Cd组成复方后,镇痛作用更强,两者以1:1配伍,400 mg/kg镇痛作用与曲马多50 mg/kg的镇痛作用等效.以Ha和Cd按1:1配伍构成的强痛消是一种强效镇痛中药.  相似文献   

8.
考察含有纳豆激酶、银杏叶提取物、紫苏籽油的复配物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小鼠的辅助降血脂功效。方法:分别以166.5mg/kg、333.0mg/kg和666.0m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的5、10、20倍)剂量的纳豆银杏紫苏软胶囊给高脂饲料喂饲的大鼠连续灌胃30d。结果:样品对实验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和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大鼠的甘油三酯(TG)和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结论:纳豆银杏紫苏复配物具有辅助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材料抗菌效果研究及其安全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确定纳米银材料的抗菌效果及其使用安全性,进行了纳米银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实验效果的观察,并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和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在37℃,大于5.7μg/cm2的表面涂布纳米银材料或大于100 mg/L的纳米银载体浸泡悬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h抑制率均大于95%;纳米级银材料对小鼠经口灌喂5 000 mg/kg时,小鼠安全,对兔皮肤刺激性积分为0,属于实际无毒级.纳米银材料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并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紫外光易造成人体皮肤老化的问题,以金黄洋甘菊提取液和乳木果油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款新的复合型抗光老化面霜.采用DPPH法对金黄洋甘菊提取液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评分法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面霜进行理化检测评价,并对基质配方进行了优化;通过斑贴试验测试面霜的安全性,并用智能皮肤分析仪测试面霜的试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面霜基质中添加质量浓度为8.0 mg/mL的金黄洋甘菊提取液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在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为7.0%的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0%的PEG-60、 13.3%的甘油时,面霜的综合效果最佳;面霜的耐热、耐寒、安全性等指标符合化妆品规范标准,且具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因此,该复合型抗光老化面霜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运用3D皮肤模型法评价五味子油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五味子油,采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以及H2O2诱导HaCaT细胞损伤2D、3D皮肤模型评价五味子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五味子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依兰烯、β-喜马烯、L-α-蒎烯等37种化合物,五味子油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5.6 mg/m L、9.4 mg/m L;五味子油能提高H2O2处理后的HaCaT细胞存活率,增加3D皮肤模型的表皮层厚度,降低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水平,上调SOD酶和CAT酶活性。研究结果证实,五味子油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为五味子油皮肤抗衰老产品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中药复方强痛消的抗炎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 醋酸引起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 棉球肉芽肿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胸膜炎模型观察强痛消(分400 , 200 , 100 mg/kg 3 组灌胃 给药)的抗炎作用.在上述模型中, 强痛消对炎症渗出、白细胞从血管游出和炎性肉芽肿形成均有剂 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其抗炎机制与抑制PGE2 和NO 的生产均有关.强痛消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为动物模型,高、中、低剂量(1.5、0.5、0.25g/kg)海洋多糖灌胃35d,观察其对模型小鼠校正廓清指数、足趾厚度差、体质量增长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半数溶血值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校正廓清指数、足趾厚度差、半数溶血值、NK细胞活性显著提高,各给药组间体质量增长率无显著差异;多糖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著升高。因此,此新型海洋多糖组方具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海鲜菇为材料,利用响应面法对纤维素酶法提取海鲜菇多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OH自由基清除能力(VC为参照)评价海鲜菇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海鲜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 56%、酶解时间112 min、液料比20∶1(mL/g),在该优化条件下海鲜菇多糖平均得率为1. 50%。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海鲜菇多糖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8. 51%和80. 64%,但均低于VC。试验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具有可行性,海鲜菇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酶解产物降胆固醇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AS1.398和Alcalase两种蛋白酶制备的水解度为10%~24%的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的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用Alcalase酶水解大豆蛋白,水解度为18%的产物降胆固醇活性最高,添加量为5 mg/mL时,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为48.39%,动物实验表明该产品在灌喂剂量大于1 g/(kg·d)时,对喂饲高脂饲料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降低作用比较显著(P<0.025),30 d后降低幅度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豆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连续背部注射D–半乳糖6周,建立衰老模型,然后灌胃大豆黄酮5周(实验组Ⅰ、Ⅱ的剂量分别为5、10 mg/(kg.d)),监测不同脑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变化,探讨大豆黄酮对衰老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衰老小鼠大豆黄酮后,大脑皮质和海马中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酯酶、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明显上升,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说明大豆黄酮可以改善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豆黄酮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的调节.连续背部注射D-半乳糖6周,造衰老模型,然后灌胃大豆黄酮5周(实验组Ⅰ、Ⅱ的剂量分别为5、10mg/(kg·d)),监测小鼠-迷宫记忆、活性氧、丙二醛、脂褐质、8-羟基脱氧鸟嘌呤和不同脑区突触素含量变化,探讨大豆黄酮对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衰老小鼠大豆黄酮后,Y-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和大脑皮质突触素含量显著提高,同时脑组织中活性氧、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嘌呤和脂褐质含量明显下降.与衰老对照组相比,大脑皮质和海马中的活性氧和8-羟基脱氧鸟嘌呤、脑组织中丙二醛和脂褐质含量降低程度与灌胃剂量具有正相关性.表明大豆黄酮能够提高衰老小鼠学习能力,降低衰老小鼠脑组织氧化损伤程度,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含纳豆激酶、银杏叶提取物、紫苏籽油复配物软胶囊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研究。方法:取软胶囊内容物样品,对SPF级健康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包括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并选择SPF级健康SD种大鼠进行30d喂养试验。结果:急性经口试验小鼠在最大给药量30000mg/kg BW的剂量下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培养14d未见动物死亡,解剖动物各脏器没有发现明显异常改变,根据分级标准,该样品属无毒级;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大鼠灌胃试验的30d内,样品各剂量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解剖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纳豆银杏紫苏胶囊样品对大鼠各器官和组织均无损害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纳豆银杏紫苏胶囊安全性好,对动物健康无损害作用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NRTI类药物AZT(100mg/kg)和3TC(50mg/kg)对C57BL/6小鼠进行2、5、14d的处理,并于药物处理结束时采集小鼠小脑。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种药物处理不同时间后小脑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到炎症因子在小脑中都显著性增加。然后通过HE染色研究NRTI作用5d对小脑病变的影响,组织形态学分析表明,NRTI药物作用5d未引起小脑发生显著病变。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小脑中NRTI可明显上调Wnt5a,提示NRTI可能激活Wnt5a,再利用Wnt5a的特异性拮抗剂BOX5来抑制Wnt5a,BOX5可以显著性降低NRTI诱导的炎症因子上调。因此,Wnt5a信号通路参与调控NRTI引起的小脑神经炎症。  相似文献   

20.
研究新型席夫碱[(E)-1-(3,5-二氯-2-羟基-4-甲氧基苯基)亚乙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以乙腈为溶剂,3,5-二氯-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与甘氨酸乙酯物质的量比为1:3,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和1 h时,最大反应收率为90.97%。采用UV,IR,LCMS,1H NMR,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分子及晶体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目标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在330 nm和410 nm处分别出现烯醇式和酮式亚胺互变异构吸收峰;在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氯甲烷和氯仿溶液中具有蓝紫色荧光,最佳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2~372 nm和451~499 nm,且随溶剂极性增大,荧光激发峰红移;目标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β=91.131(5)o,a=4.571 1(18)?,b=30.302(12)?,c=10.602(4)?,V=1 468.2(10)?3,Dc=1.448×103kg·m-3,Z=4,R1=0.058 9,w R2=0.123 2;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浓度为62.50 mg·L-1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27.9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1.0×10-6mol·L-1;对铜绿假单胞菌基本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