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很多人眼中,咖啡是舶来食品,喝咖啡也是西方的习惯。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喝咖啡了。有说法称,喝咖啡能降血糖,这让很多糖尿病人跃跃欲试。喝咖啡对糖尿病真的有好处吗?咖啡对健康有益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其中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奎宁酸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咖啡  相似文献   

2.
杨孝文 《美食》2009,(11):56-56
很多人喜欢喝咖啡,在很多国家,咖啡是最畅销的饮品,全球咖啡豆的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60亿磅。但具体说来,你知道一杯咖啡里究竟含有哪些物质?现在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3.
何楠 《中国食品》2006,(6):2-43
过去有一句话常说,“喝茶的就是喝茶的,喝咖啡就是喝咖啡的”.把喝茶和喝咖啡截然分为两种人。的确过去西方人多喜欢喝咖啡.而东方人更喜好喝茶。但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文化交流增多,喝咖啡已不是西洋人独享的嗜好.中国喜欢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多,顺应人们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咖啡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各个城市的街头。  相似文献   

4.
一杯咖啡已经不再仅仅是一杯饮料那么简单了,喝咖啡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KFC中一杯几块钱的速溶咖啡,到星巴克二三十块的漂着奶油沫的ESPRESSO,许多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对服务生说:“来杯咖啡。”90%的都市人每天会喝上几杯。那么,你知道咖啡中的咖啡因对身体有些什么影响吗?让我们来听听好消息和坏消息。  相似文献   

5.
正坐标:中国,南宁冬日午后,窝在咖啡馆里,咖啡香气氤氲,思绪天马行空,一种暖暖的自由就这样蔓延开来。对于很多人来说,喝咖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在一个环境尚佳的咖啡馆里面,点上一小杯咖啡,就能获得一份淡定和满足。遇·咖啡的总裁曾信华说:"喝咖啡,不是浪费时间,《大学》里有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觉  相似文献   

6.
老张的太太年近7旬,打麻将时间长了,时常感到脑仁儿胀痛。每当这时候,老张就体贴地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蓝山咖啡,每次她都是一喝就好,继续精神饱满地投入“战斗”。老张说,这是因为咖啡里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咖啡是一种文化,喝咖啡,更是一种情调。而咖啡的芳醇又是那么难以抗拒的诱人。 现在,您不妨备一份悠闲和从容,走进不同国度的咖啡馆去品尝不同国度的咖啡风情。 但要记住:中国人说咖啡,英因人称Coffee,法国人道Cafe,德国人讲kaffee,日本人则言珈琲。 比利时:皇家咖啡壶喧宾夺主 “香草市场衔”最大的咖啡卖点是手工制造的比利时皇家咖啡壶具,被吸引过这儿来的顾客主要是为了看一场“咖啡表演”,其次才是为了喝咖  相似文献   

8.
《餐饮世界》2014,(4):94-95
正我常常遇到一些年轻时尚的朋友,告诉我他有多喜欢喝咖啡,几乎每天4杯。我曾经向媒体公布过一个数字,说日本、韩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达到年均290杯。对比这两个数字,似乎我们周围的年轻人咖啡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了。仔细追问,你会发现他说喝的4杯咖啡,是某品牌的速溶咖啡。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你说速溶咖啡不是咖啡,它确实是咖啡提取的。你说它是咖啡,它几乎已经没有了咖啡本身拥有的特征。速溶咖啡中你闻到的咖啡香气是香精加进去的,口味是添加剂调出来的,一份速溶咖啡中至少有6种以上化学添加剂。其实,我说你敢每天喝4杯,胆子真的不小,完全是在跟你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呢。但喝速溶,确实是全世界咖啡工业化时期的一个普及现场,在今后  相似文献   

9.
已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喜欢喝咖啡有助于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糖尿病护理》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包括糖尿病高危人群在内,喝含有咖啡因的咖啡可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减少60%,即使以前喝咖啡而现在不喝的人,也比那些从来不喝咖啡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低。2004年,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每天喝3~4杯咖啡,那么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就会降低30%。在这一研究中,如果女性每天喝10杯以上的咖啡,那么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减少79%。另外,有15项研究对20万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每一项研究都发现咖啡具有同样的保护效果。哈佛公共卫…  相似文献   

10.
人们发现并使用咖啡已有几百年历史了。15世纪,随着咖啡豆烘制和研磨技术的发展,咖啡作为一种大众饮料在中东普及开来。17世纪被带到欧洲后,更是很快风靡一时,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著名三大饮料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人对咖啡也不再陌生,尤其在大、中城市的年轻人当中,喝咖啡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但咖啡含有咖啡因,这是一种具有明显兴奋作用的神经兴奋剂,饮后虽有去  相似文献   

11.
戴光强 《烹调知识》2013,(12):28-29
编辑朋友:据国际咖啡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消耗的咖啡是4 000亿杯,每秒钟世界上就有1.4万杯咖啡被喝掉。我国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咖啡与现代人健康的研究进展,您知道多少呢?上海读者:常昕咖啡有助防肝癌2005年,日本研究人员对9万多名日本人进行调研,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喝咖啡者比不喝咖啡者患肝癌的概率少了50%还多。调查显示,每天喝1~2杯咖啡就会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如喝3~4杯咖啡,其保护作用会增强。2007年6月,瑞典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喝两杯咖啡可使罹患肝癌风险降低43%,其结果与日本的研究结果竟如此相似。不仅如此,瑞典的研究指出,咖啡  相似文献   

12.
咖啡生活     
一直感觉,咖啡是一种奢侈的东西。它并不解渴,味道是苦涩的,惟一使人叫好的大概要数它悠然散发出的那种香气了。说它奢侈,并不仅仅在于物质上的意义,而是——我以为——喝咖啡时制造出来的那种氛围足以称得上是谋杀时间的第一杀手。蜷缩在咖啡馆某一角落的沙发里,一张报纸,一杯咖啡,任店堂里的背景音乐回荡在耳边,即便不懂咖啡,也可以悠闲地度过整个午后。如果“不幸”遇到同道中人,那么这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就可能“谋杀”你的整个下午,而这种咖啡情绪更可能在心头久久萦绕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3.
不少人说美国的“生命线”是石油,但是没有多少人提到美国人的“生命线”是咖啡,据《华盛顿观察》报道,除去石油、咖啡是世界上第二宝贵的产品。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每天喝咖啡,每人平均喝三到四杯,所以总计美国人每天喝三亿三千万杯咖啡。如今美国人的人均每年咖啡消耗量近10磅,虽然不如欧洲的芬兰等国家的人均消费量,但其总量却雄踞世界之首。事实上,美国一直是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咖啡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今,咖啡似代表一种时尚,如果一个人说他不会喝咖啡,那就会被视为老土和不领市面。但我还是选择茶——加奶加糖的茶,即使咖啡,我也偏向卡布其诺、爱尔兰咖啡(威士忌加咖啡再加厚甸甸的一层奶油)和西班牙咖啡(咖啡上加一只冰淇淋球),反  相似文献   

15.
正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大会上报告说,大量摄入咖啡有保护肝脏的效果。研究人员说,随着肥胖问题日趋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数量增多。他们把实验鼠分成三组,在12周里,一组喂标准饮食,一组喂高脂食物加咖啡,每天咖啡摄入量相当于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喝6杯  相似文献   

16.
早在十八世纪,当茶和咖啡刚传入欧洲的时候,人们对它们的用途各持己见.有人说,茶和咖啡对人体是有害的,喝了能使人死亡.瑞典古斯塔夫三世国主决定要验证这种说法的真伪.碰巧有一对孪生兄弟在坐牢,哥俩不但长得一模一样,而且都被判了死刑.国王决定,只要他们同意一个人每天喝几杯茶,另一个人每天喝几杯咖啡,就可以免去他们的死刑.兄弟俩自然乐于接受.于是,一个人每天喝茶,另一个人每天喝咖啡.结果,二人喝了许多年,均毫无问题.最后,喝茶者活了83  相似文献   

17.
水是生命的重要源泉。 一个典型香港人每天吸取液体的记录大致这样:早饭时一杯咖啡;午饭时一碗馄饨面加一听可乐;晚饭时一碗家里烧的汤。再加上在办公室里喝的一两杯矿泉水,一天喝的就差不多了。 你或许想说这就够了。但最近的调研发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多数人每天只喝五杯水——比营养学家  相似文献   

18.
新知味     
禾苗 《食品指南》2014,(4):12-13
地震咖啡馆 人们到咖啡馆里不仅是为了喝咖啡,更是感受一种氛围。在优雅的环境中,轻柔的音乐伴着浓浓的咖啡味,感受到的是一种浪漫和惬意。  相似文献   

19.
"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曾几何时,喝咖啡被认为是"小资"的象征,而现在咖啡已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虽然整个中国的咖啡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年消费量只在3万至4万吨之间,而且由低价咖啡豆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国咖啡消费的增速惊人,每年保持在10%-15%。中国咖啡市场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批咖啡馆在各大城市的涌现,以及越来越多的高档饭店提供咖啡作为饮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喝咖啡会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0.
微讯天下     
《食品与生活》2013,(7):62-63
咖啡一天5杯会诱发胰腺癌咖啡已经被明确是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多喝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4倍。西方人爱喝咖啡,所以胰腺癌发病率较高。咖啡喝多可引起胃泌素分泌增多,还会抑制DNA修复,从而诱发胰腺癌变。据统计,与从来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的人,患胰腺癌风险高达90%。现在不少白领一族普遍都会有早晚一杯浓咖啡的习惯,而且每当晚上需要加班时,咖啡更是一杯接一杯喝,喝到胃部发胀为止,这样的饮食习惯很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