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皖北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难以絮凝的现状,分析研究了煤泥水性质,并选用不同凝聚剂与絮凝剂进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煤泥水中含有较多黏土类矿物,细粒煤泥含量高,采用质量浓度为200 g/m3石膏,15 g/m3聚丙烯酰胺的联合加药制度,对质量浓度为90 g/L的煤泥水有显著沉降效果,初始沉降速度可达7.8 cm/min.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聚丙烯酰胺 (PAM)的性质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合成了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PAM)、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PHP)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CPAM) ,对望峰岗选煤厂的浮选尾煤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水解度和阳离子度对煤泥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并讨论了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对煤泥水的絮凝性能,选取特性粘数不同的3种CPAM分别对张集和新庄孜选煤厂的煤泥水进行了絮凝试验.研究了特性粘数、药剂用量、煤泥水性质以及煤泥水pH值对CPAM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CPAM与工业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PAM在特性粘数为634 ml/g和pH值为5时絮凝效果最佳,最佳药剂用量为10 g/m3,CPAM对处理粒度细和灰分高的难处理煤泥水效果更为显著,优于工业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4.
张鹏  王志强 《煤炭工程》2021,53(4):166-171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优化煤泥水沉降条件来提高其沉降效果。利用煤泥水沉降试验,考察煤泥水浓度、pH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用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RSM-BBD)进行条件优化试验,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研究煤泥水浓度、pH、NPAM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煤泥水沉降综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泥灰分为59.46%,粒度小于26.85μm的煤泥颗粒占90%,且黏土类矿物含量高|煤泥水浓度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大,煤泥水浓度与NPAM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最显著|优化后沉降条件为煤泥水浓度45g/L,pH值9,NPAM用量2.2mL,此时综合指标为3.64cm/(s·NTU),与预测值3.68cm/(s·NTU)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腾庆选煤厂的煤泥水沉降效果,在对其性质分析的基础上,以不同离子类型的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以2109和2111作为凝聚剂,进行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煤泥水的沉降特性,探索不同药剂的最佳组合,并确定其最佳用量与配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选煤厂煤泥水中含有大量的高灰细泥,自然沉降难度较大;单加分子量为8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其用量为8 g/m~3时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煤泥水中煤泥性质及矿物组成,研究了该煤泥水的自然沉降特性,并采用絮凝沉降试验方法研究了沉降药剂种类、药剂用量、药剂比例和煤泥水pH值等因素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五虎山选煤厂煤泥水沉降速度较小,难以达到有效沉降;在絮凝沉降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对煤泥的沉降效果受pH值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沉降效果较差;采用新型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絮凝剂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凝聚剂复合药剂作为煤泥水的沉降药剂,可优化五虎山选煤厂酸性煤泥水沉降环境,改善沉降效果,且该复合药剂最佳用量为184.67 g/t,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与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最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7.
 结合保德选煤厂北区煤泥水系统实际问题,作者对加药制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的添加以及添加量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聚丙烯酰胺浓度的提高,煤泥水沉降速度提高,在1.5‰时沉降效果最好,而聚合氯化铝的添加不利于煤泥水的沉降。本文同样对搅拌时间以及制药水水质对药剂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清水制药、搅拌时间1800s的最优选择。保德选煤厂北区根据实验结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最终月节约药耗成本20000元,改善了循环水水质,并实现商品煤发热量合格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8.
跳汰工艺下,在高效浓缩机中使用适量弱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加速煤泥水絮凝和沉降,澄清水质;改为重介分选工艺后,由于煤泥量大且矸石易泥化,导致煤泥水浓度增高,长期使用同一种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体环境恶化,大量细泥携带负电荷影响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良性作用,甚至会加剧煤泥水悬浮液的胶体体系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先在水体中添加MGO无机凝聚剂,改变水体环境,再选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从而改善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实现了煤泥水深度澄清,降低了介耗和药耗,提升了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难沉降煤泥水的凝聚-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的问题,根据煤泥水的特性,选择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明矾和聚合氯化铝为凝聚剂,进行了两组复配药剂的凝聚-絮凝沉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聚丙烯酰胺和明矾的联合;最佳试验条件是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聚丙烯酰胺用量6mg/L,聚合氯化铝用量60mg/L,处理后上清液浓度为0.03g/L.  相似文献   

10.
兴隆庄煤矿选煤厂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兴隆庄选煤厂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根据其煤泥水的特性,选用不同的絮凝剂和凝聚剂进行沉降试验。选择无水石膏为凝聚剂,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通过复配使用,试验得到最佳使用量:100 mL煤泥水中投加1%石膏10 mL,再加入0.8 mL浓度为0.1%的PAM溶液;试验结果:上清液SS为330 mg/L,COD为193 mg/L。  相似文献   

11.
孙村煤矿选煤厂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原煤煤质变化大、现有的生产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对原煤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利用原动筛车间增加了重介浅槽排矸系统,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与工艺布置,既减少了投资成本,又提高了选煤厂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商品煤备查煤样的保存与管理,是煤炭企业商品煤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研制的专用备查煤样桶及橱,配合有效的管控措施使用,能确保备查煤样在一定期限内,真实再现当批商品煤质量和全水分。  相似文献   

13.
分储式煤仓主要适用于薄煤层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厚煤层,比传统的单仓或双仓(煤仓和矸石仓)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解决了单仓煤矸混存和双仓运输环节复杂的弊端,从根本上实现煤矸分离,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煤的超细粉碎与超净煤的分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晓恒  李萍  刘虎  李左丽 《煤炭学报》2005,30(2):219-223
分析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无机矿物组成、嵌布粒度,研究了煤样粒度和煤中无机矿物的解离度与磨煤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选试验探明了粉碎粒度、无机矿物解离程度及其种类对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只有当煤的粒度粉碎到<10 μm时,无机矿物才能得到较充分的解离;煤中的无机矿物主要是黏土,黏土含量小的煤可以分选出超净煤,反之,黏土和黏土与有机物连生体含量高的煤,很难分选出灰分低于2%的超净煤;黏土含量高的煤,经过球磨后,在煤浆中出现大量和稳定的微小气泡,影响了超净煤的分选精度;低阶煤经球磨后,表面亲水性增加,即使粉碎粒度很细,用絮团-浮选也无法分选出超净煤.  相似文献   

15.
结合出口煤品牌管理实践,从开展技术创新、优化品种结构、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东滩矿选煤厂在实施科技创新、锻造出口煤品牌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古书院矿选煤厂末煤系统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原煤煤质分析、重介车间厂房布置及工艺、煤泥水浓缩系统、压滤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阐述了改造后的末煤跳汰系统、浓缩和压滤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火力发电厂所燃用的神华混煤和准格尔煤的煤灰熔融性等煤质特性做了初步分析,并对未掺烧前发生的因煤灰熔融温度低而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及提出应对策略。同时,利用神华混煤与准格尔煤性质稳定的优点,通过对掺烧后的入炉煤干基灰分与煤灰熔融性的关系进行实验统计和分析,提出以入炉煤千基灰分对煤灰熔融性进行监控和掺烧煤配比的调整,实现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有效方法——粉煤成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诚  孙庶 《煤炭技术》2002,21(2):35-36
本文对粉煤成型在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方面的意义做了概括性的阐述 ,对粉煤成型的概念、任务及工艺分类等方面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井下煤仓煤位图像采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斌 《中国煤炭》2007,33(9):45-47
采用一种利用辅助光源对井下煤仓煤位进行检测的基本方法,研究了煤仓煤位图像的采集方法。首先介绍了井下煤仓煤位的图像检测原理,然后给出了辅助光源及CCD摄像机设置与选择的限定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根据这些限定条件选择和设置光源与CCD摄像机,可以有效地采集到反映煤位变化的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