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汽轮机复合配汽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节流调节影响经济性的机理,论证了进行喷嘴配汽优化对机组安全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得出结论:复合配汽方式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大,应改为喷嘴配汽。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新的电力形势需要,提高机组经济性,介绍了SW电厂在未对超临界600MW汽轮机本体及辅机进行任何改造的前提下,根据汽轮机高压调门特性,通过热工逻辑修改,将复合配汽改进为顺序阀配汽方式,并进行滑压优化。优化后经效率试验表明,机组在中低负荷下的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转子振动问题一直是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分析某350 MW超临界机组出现的振动突增的异常现象,认为发生了汽流激振。在单阀方式运行下,通过调整凝汽器真空、润滑油温度及轴封供汽压力,抑制发生汽流激振的频率。同时,试验研究几种典型因素对于机组振动的影响,分析该机组发生汽流激振的原因。基于试验分析结论,提出切换至顺序阀运行的处理方案,确定合理的阀门开启顺序,优化汽门配汽曲线。最终有效地解决了该机组的汽流激振问题,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6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一直存在主、再热汽温偏差大的问题,易造成局部管材超温,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分离燃尽风SOFA反切角度、SOFA风量和SOFA配风方式对汽温偏差的影响。通过试验调整,使主、再热汽温偏差有效控制在5℃以内,为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解决其它同类型机组的汽温偏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公司配置2台300 MW汽轮机组,采用节流旋转隔板对外供工业蒸汽。近年来机组运行负荷率、供汽量均大幅度降低,加上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公司处于亏损边缘。该文对低负荷供汽工况节流损失对经济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供汽方式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冷再抽汽减压供汽方案,并对2种供汽方式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计算,实施后能够提高机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目前大型火力发电厂汽动给水泵的常见设计运用,介绍了对660MW机组低负荷下汽动给水泵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后,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上,在运行经济性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大型燃煤机组为了降低厂用电率,将锅炉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合并,采用汽轮机来驱动。本文针对某工程汽动引风机进汽汽源管道设计不合理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介绍该厂采用的汽源技改方式,在不影响引风机负压调整性能基础上,不仅提高了引风机运行安全性,增强了机组运行经济性,给汽动引风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汽轮机配汽机构是一种热力设备;在当前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若其重叠度设置、运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出现,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经济性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重点从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进因素角度,对汽车轮机调门重叠度大小对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两台600WM机组无电泵实际启停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分析,从而提高了机组启动方式的可操作性;通过主要分析汽动给水泵代替电动给水泵进行汽轮发电机组启动运行方式的有效性以及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最后总结出了采用汽动机组不仅可以有效节约厂内用电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主要基于贵州华电桐梓电厂2×600MW汽轮机组的工程设计,在汽轮机排汽量、排汽焓确定的条件下,结合工程自然条件和机组条件,按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配置方式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对本工程合理的冷端配置方案,以及相应配置机组的设计背压。  相似文献   

11.
王志伟 《硅谷》2013,(18):112-112,111
由于600MW机组原有机组的水温控制并不稳定,对于主汽压力影响较大,使用总能量平衡的控制策略对于本身的策略控制方案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机组减温水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600MW机组汽温控制策略的分析,为相应机组的主汽温控制策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热电机组供热和供电的矛盾,国家出台了鼓励火电厂开展灵活性改造的若干政策,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出台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阶梯电价政策。热电机组受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蒸汽流量的限制,机组在不做任何改造的情况下,维持低压缸进汽最小流量(最大供热工况下对应流量),实现深度调峰要求。低背压运行改造后,低压缸排汽流量大幅下降,研究间接空冷塔水温分布特性,制定较为合理的运行方式,既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同时对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奎 《中国科技博览》2014,(45):238-238
6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泵芯抱死给电厂机组投运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危害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就6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泵芯抱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汽动给水泵在机组运行中的效率以及汽动给水泵运行特性,通过等效热降法分析汽动给水泵系统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问题。这为汽动给水泵效率的监测提供了基准,为大系统优化运行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山热电厂#1机组投产以来,高、中压缸效率较低,分析是由于机组在安装过程中,动、静间隙调整值偏大;动、静叶的实际制造数据与设计数据可能存在偏差;机组多次启停后,存在汽封部分磨损,间隙变大等情况造成。经过对高、中.低压缸部分汽封采用蜂窝汽封、触及式汽封改造以及间腊e调整,机组的热耗率下降较大,机组的经济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两台采用汽动给水泵供水的300MW机组,汽动给水泵运行的正常与否决定了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作为汽动给水泵的驱动装置给水泵汽轮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以某300MW机组给水泵汽轮机为例,介绍了汽动给水泵启动过程中,因给水泵汽轮机无法挂闸,从而导致汽动给水泵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对此故障原因的仔细排查,找出了故障点,恢复了汽动给水泵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在科学的理论模型基础上的分层蒸汽驱配汽流量优化设计软件的研制以及分层蒸汽驱长效隔热工艺管柱与层间配汽量动态调整方式的技术创新,使分层蒸汽驱工艺技术得以逐步完善,并通过地面模拟实验进行了理论计算静修正与管柱性能的测试,从而确保了分层蒸汽驱工艺技术的合理性与现场应用的有效性,为分层蒸汽驱的规模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汽轮机汽封设计(包括端部轴封、隔板汽封、叶顶汽封)是汽轮机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与轴最佳间隙,是提高汽轮机效率的有效措施。然而随着机组启动运行工况的变化,传统结构汽封已无法对间隙进行自动调整,不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因而无法确保汽轮机在启动时安全可靠和正常运行下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众多电厂对已运行机组传统汽封改为接触式汽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层动用程度低,部分油层未动用是蒸汽吞吐阶段主要问题,研制开发了分注分采系列工艺技术,通过该系列技术的实施来改进注汽井的注汽方式,调整吸汽剖面,改善注汽效果。该系列技术适用于油层渗透率错综复杂且符合射孔完井、油层井段固井质量合格、套管无重大变形、吸汽剖面资料比较明显的油井。并根据各油层或各组油层的不同特性进行配汽,同时也就大大平衡了油层纵向吸汽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华能长春热电厂新建工程是国产首台350MW超临界供热褐煤机组,锅炉采用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排汽、抽汽凝汽式机组,发动机由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型号QFSN-350-2,额定功率350MW,额定电压20kV。本人有幸作为建设单位试运部指挥成员参加了首台机组化学清洗的全过程,对其清洗及操作有一定了解,对清洗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