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3):201-206
为探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在贡柑果实采后贮藏中的防腐保鲜作用,设计不处理、水处理及5、10、15、L ClO_2溶液分别浸果处理5 min,装入塑料薄膜保鲜袋中在自然室温下贮藏90 d,期间于0、15、30、45、60、75、90 d时分别测试分析了各处理果实贮藏品质的响应与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_2溶液浸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贮藏期间贡柑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对贮藏中贡柑果实的失重和腐烂尤其具预防和抑制作用,其中ClO_2浓度达15 mg/L及其以上的处理,各项指标均与不处理、水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为贡柑果实绿色防腐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可在采后商品化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5):196-201
研究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_2)和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保鲜处理对中华猕猴桃贮藏期间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先将猕猴桃在80 mg/L ClO_2溶液中浸泡10 min后分成6组,然后分别浸泡于质量浓度0. 0、5. 0、10. 0、15. 0、20. 0、25. 0 g/L的CMC溶液中,10 min后沥干,对其贮藏期间腐败率、失重率、色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80 mg/L ClO_2单独或联合不同浓度的CMC保鲜处理的猕猴桃均能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果实的失重率和腐败率,保持较好的色泽和硬度,能有效减缓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的损耗。尤其是80 mg/L ClO_2联合20. 0 g/L的CMC处理的猕猴桃,保鲜效果最好。该方法成本很低,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处理对冬枣保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二氧化氯(ClO)2在冬枣保鲜上的应用,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冬枣好果率、果实硬度、可溶性果胶、PG酶活性、Vc及PPO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有利于冬枣保鲜,对提高贮藏冬枣的商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氧化氯用于冬枣贮藏保鲜最佳质量分数为80mg/kg。经二氧化氯处理的冬枣在贮藏80d后,其好果率、果实硬度、Vc、PG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可溶性果胶、PPO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机械损伤及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对菠菜贮藏过程中硝酸盐含量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用50 mg/L二氧化氯分别对机械损伤和未损伤的菠菜进行处理,测定了菠菜贮藏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硝酸还原酶、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对菠菜中硝酸盐含量和贮藏品质影响明显,尤其对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影响显著。ClO_2处理可以有效减缓硝酸盐的生成,提高菠菜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了10 mg/L和50 mg/L赤霉素(GA_3)处理对其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GA_3处理均能降低果实的软化速度和果皮的转黄速度,保持果梗保鲜指数,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以及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同时抑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和第一次呼吸高峰的出现,延缓了维生素C(V_C)含量和总酚含量的降低。结论:GA_3处理延缓了采后南果梨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保持了其贮藏品质,其中50 mg/L的GA_3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华优’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后15 d分别用10、20 mg/L氯吡苯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浸蘸猕猴桃幼果,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PPU处理对采后‘华优’果实的品质和耐贮性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能有效增大果实单果质量,且增幅与CPPU使用质量浓度呈正比,但CPPU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果实外观品质(果形指数)和风味营养品质含量(干物质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20 mg/L处理时负面影响最为严重。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耐贮性,贮藏过程中,20 mg/L处理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膜损伤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冷敏性提高,冷害率、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对照,贮藏90 d后果实质量损失率高,好果率低。10 mg/L处理对果实品质、耐贮性损害显著小于20 mg/L但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144-149
采用响应面法,以保鲜率为响应值,考察二氧化氯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板栗保鲜率的影响,优化贮藏条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与处理温度、二氧化氯质量浓度与处理时间均对板栗保鲜率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最优贮藏条件为二氧化氯质量浓度167 mg/L、处理温度57℃、处理时间22 min。以此条件贮藏板栗,在5~15℃的环境温度下贮藏60 d,保鲜率可达93.61%。  相似文献   

8.
李玉  秦文  李杰  郭元照 《食品与机械》2015,31(4):138-143
为探讨保鲜方式对佛手瓜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以绿皮无刺佛手瓜为试材,在温度(9±1)℃、湿度90%~95%的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气调贮藏(5%O2+5%CO2+90%N2)、臭氧(5mg/L)和1-MCP(900nL/L)3种保鲜方式进行佛手瓜贮藏试验,测定和分析贮藏过程中佛手瓜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期间3个处理组果实品质相对较好;其中经1-MCP处理后的果实呼吸跃变高峰比其他组(第15天)推迟15d出现,其在贮藏末期呼吸强度最低为4.27mg CO2/(kg·h),叶绿素和Vc含量分别为0.27mg/kg和6.59mg/100g,为所有处理组中最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采前处理对红富士苹果的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前使用二氧化氯(ClO2)处理在红富士苹果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探讨ClO2对红富士苹果的防腐保鲜效果机理。分别用质量浓度0、20、50、80mg/L ClO2溶液采前处理“红富士”苹果,定期测定果实采后生理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适宜质量浓度的ClO2采前处理对果实表面的菌落清除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冷藏期间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苹果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腐烂指数,无明显抑制果实质量减少的作用,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活性。通过不同质量浓度处理效果的比较,确定适宜的ClO2处理质量浓度为50mg/L,此处理条件对红富士苹果具有明显的防腐保鲜效果,可有效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固载二氧化氯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固载二氧化氯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作用,采用10 mg/L和20 mg/L的固载二氧化氯处理南美白对虾,以未处理的南美白对虾作为对照,检测的指标包括:感官品质、黑变、质构、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RS)、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和菌落总数(TVC)等。实验表明:在0℃的贮藏条件下,用固载二氧化氯处理南美白对虾,能够有效地维持南美白对虾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减少南美白对虾表面黑变现象,延缓其质构的劣变,抑制其K值的上升,有效地降低其TVB-N含量和TBARS值,并且对抑制南美白对虾PPO活性以及减少其菌落总数均起到显著的作用(p0.05)。而且,20 mg/L固载二氧化氯的保鲜效果优于10 mg/L固载二氧化氯。这表明固载二氧化氯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良好,为固载二氧化氯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体ClO_2对‘华优’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高贵田  张思远  魏雪  耿鹏飞 《食品科学》2015,36(18):257-261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 O2处理可以延缓‘华优’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无影响。气体Cl O2质量浓度2.5 mg/L、处理时间60 min时对‘华优’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气体Cl O2可以有效抑制‘华优’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三氧化氯对"秦美"猕猴桃保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秦美"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二氧化氯对其保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将猕猴桃分别浸入0、20、40、80、10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中10min,沥干后贮存于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90%~95%的机械冷库中,以后每月取样,对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二氧化氯处理可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乙烯的释放速率,并保持了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Vc的含量,同时也对猕猴桃果实贮藏后期的腐烂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延缓了果实的衰老,从而延长了其货架期.综合考虑,认为80mg/L的二氧化氯处理10min对"秦美"猕猴桃的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哈密瓜绿色保鲜新技术,研究西周密25号哈蜜瓜二氧化氯处理在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4种不同贮藏条件[在温度(4±0.5)℃条件下对照、6.342、10.57、14.798 mg/m3二氧化氯处理]对厚皮甜瓜采后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贮藏过程中每7天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含量和腐烂指数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比CK、T1、T2、T34种处理方式,T1(二氧化氯6.342 mg/m3)方式处理甜瓜,能够有效抑制甜瓜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T3(二氧化氯14.798 mg/m3)方式处理甜瓜,能够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并且在T3情况下,甜瓜的硬度、TSS、TA、还原糖、总糖、POD活性都比较高,T2(二氧化氯10.57 mg/m3)相对较差,综合所有因素,T3处理是更有利于西周密25号哈密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4.
安喜布(Ansi P-S,纸片型1-MCP缓释剂)是1种新型的保鲜剂。本文研究安喜布处理对采后"中青"台湾青枣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台湾青枣果实用有效1-MCP体积浓度分别为0,0.6,1.2,1.8μL/L的安喜布处理12 h,在(15±1)℃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好果率、失重率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效1-MCP体积浓度为0.6,1.2,1.8μL/L的安喜布处理都可降低台湾青枣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延缓果皮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果实外观颜色的转变,减少果实失重和腐烂。其中有效1-MCP体积浓度为1.8μL/L的安喜布处理12 h的果实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和二氧化氯(ClO_2)单独及其复配处理对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1℃贮藏及货架期内,5μL/L 1-MCP+25μg/L ClO_2处理可有效促进果实总黄酮含量、还原力和DPPH清除能力的提高;75μg/L ClO_2处理可显著抑制蓝莓果实总酚下降,提高果实羟离子清除能力;5μL/L 1-MCP在货架期期间能明显提高蓝莓果实FRAP、还原力、超氧阴离子和DPPH清除能力,延缓果实总黄酮含量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15μL/L 1-MCP对蓝莓果实在低温贮藏22 d时的总酚、FRAP、超氧阴离子和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较显著,而15μL/L 1-MCP处理和75μg/LClO_2处理在贮藏后期对果实还原力、TEAC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有明显差异。由通径分析结果可知,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与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是影响FRAP、还原力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秦美"猕猴桃为试材,在(0±0.5)℃贮藏条件下,研究对照果、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处理果、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果、CPPU+1-MCP处理果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感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5 mg/L CPPU处理能有效促进猕猴桃果实乙烯的释放、硬度的下降和有机酸的分解,增加果实的软化率和烂果率,长时间贮藏降低果实的感官品质,因此5 mg/L CPPU不宜用于秦美猕猴桃的贮藏。1.0μL/L 1-MCP处理能延缓冷藏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的释放和可滴定酸的下降,显著抑制果实硬度降低,减少果实的腐烂率和软化率,但会使其口味变酸,影响其食用价值。CPPU或1-MCP处理均对SSC没有影响。CPPU+1-MCP处理能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的释放以及硬度和可滴定酸的降低,能降低CPPU处理果的腐烂率,因此实际生产中可用于CPPU处理果的保鲜,但其会降低果实的感官品质。总之,1-MCP处理果的保鲜效果最好,同时1-MCP处理会抵消CPPU处理的负效应,延长CPPU处理果的贮藏期,从而为猕猴桃贮藏的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期后28 d,分别用质量浓度为5,10和20 mg/L的氯吡脲(1-(2-chloropyridin-4-yl)-3-phenylurea,CPPU)进行蘸幼果处理,蘸果时间3~5 s,清水蘸果作为对照,研究CPPU处理对猕猴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呼吸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的正效应是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及亩产量,负效应是使果实的果形指数变小,果实畸形率增加;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及叶绿素含量等采后品质指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加快,正负效应均与CPPU剂量呈正相关,负效应大于正效应;5 mg/L CPPU处理对果实品质及呼吸生理的影响相对较小。CPPU处理降低了秦美猕猴桃采后品质及耐藏性,建议在生产中禁止使用或使用质量浓度不超过5 mg/L。  相似文献   

18.
ClO2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冷藏(-1±0.5℃)条件下采用二氧化氯进行冬枣保鲜.主要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冬枣好果率、果实硬度、可溶性果胶、PG酶活性、Vc及PPO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经二氧化氯处理的冬枣在贮藏80d后,其好果率、果实硬度、Vc、PG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可溶性果胶、PPO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二氧化氯用于冬枣贮藏保鲜最佳剂量为80×10-6kg/kg.二氧化氯有利于冬枣保鲜,对提高贮藏冬枣的商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魏佳  张政  李疆  吴斌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2):114-121
为探讨SO2熏蒸对木纳格葡萄采后品质及质地变化的影响,测定葡萄果实贮藏期品质指标参数;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法(TPA法)测定木纳格葡萄果实质地参数,通过相关性分析对质地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2熏蒸浓度为3000μL/L时,果实中SO2残留量为7.55mg/kg,符合欧美发达国家鲜食葡萄进出口食品标准。SO2熏蒸处理的葡萄果梗、果柄褐变度比未进行熏蒸处理降低了2.60%;SO2处理能抑制果梗、果柄的叶绿素分解,未经SO2处理的果梗叶绿素含量从0.091 mg/g降低至0.037 mg/g,经过SO2处理的果梗叶绿素含量降低至0.052 mg/g,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O2熏蒸处理能维持葡萄采后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稳定,保持葡萄采后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时,SO2熏蒸处理比未处理高4.2%;贮藏结束时,SO2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比未处理果实高11.60%。采用TPA法测定SO2处理后木纳格葡萄果实的质地参数,发现SO2处理能较好的保持葡萄果实的各项质地参数:果实硬度在贮藏结束时为4.29N/cm2,硬度下降减缓;内聚性在贮藏结束时为0.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比贮藏时(0 d)下降了3.8%、18.1%和3.68%。SO2熏蒸处理后果实各项质地参数与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质地参数可以较好的评价木纳格葡萄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明确了3000μL/L SO2短时熏蒸处理能较好的保持木纳格葡萄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天麻保鲜的影响,以乌天麻为试材,采后对乌天麻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测定,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二氧化氯、咪鲜胺和乙醇)在冷藏条件下(1±0.5)℃对天麻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3种处理均能够抑制果实的腐烂率上升,延缓天麻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天麻素、腺苷、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醇的下降,降低天麻的呼吸强度,保持更好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ase,APX)活性,但乙醇加快了天麻多糖含量的下降,而二氧化氯(ClO_2)和咪鲜胺均延缓了多糖含量的下降。综合比较,采后用二氧化氯(ClO_2)浸泡对天麻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显著延缓天麻的衰老进程,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