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用木瓜蛋白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组成复合酶对豆粕进行酶解处理,研究了豆粕酶解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豆粕经过酶解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酸性洗涤纤维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水溶性蛋白、小肽、小分子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分子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体外表观消化率提高了2.91%,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含量方面豆粕酶解后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其他氨基酸含量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营养因子方面,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植酸磷完全被降解,氨态氮含量显著上升(P0.05)。本研究的结论为,豆粕经复合酶酶解后大分子蛋白被分解,部分氨基酸含量提高,部分抗营养因子被降解,豆粕的营养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鹰嘴豆风味和活性成分,本文主要研究了富硒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和液态发酵鹰嘴豆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游离氨基酸及其他活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L-SD1)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2 -甲基丁酸和3 -甲基丁酸,纳豆芽孢杆菌固态发酵鹰嘴豆(G-SD1)、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L-Se-SD1)及固态发酵鹰嘴豆(G-Se-SD1)的最主要挥发性成分均为2,5-二甲基吡嗪。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较多,富硒对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影响较大(p<0.0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检测出L-SD1、L-Se-SD1、G-SD1和G-Se-SD1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9种其他氨基酸,且苦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不同发酵方式对氨基酸种类影响无差异;液态发酵比固态发酵产生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富硒纳豆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鹰嘴豆总黄酮含量为(1.91±0.02)mg/mL,维生素K2含量为(755.7±0.11)μg/100g,卵磷脂含量为(2.41±0.03)%,相比于未富硒组,分别提高了80.2%,81.6%,10.6%。本研究有利于对鹰嘴豆纳豆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以稳定米糠为主要基质,豆渣为营养因子,纳豆芽孢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茵、瑞士乳杆菌、短乳杆菌为试验菌株,运用固态发酵技术,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益生茵混合发酵米糠的固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短乳杆菌最适于与纳豆芽孢杆菌混合发酵米糠,经响应面优化后最优发酵条件如下:米糠54%、豆渣6%、水40%、接种量10%、纳豆芽孢杆菌与短乳杆菌接种比例为1:1、温度34℃,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3 d后再接入短乳杆菌发酵2 d。发酵后米糠中纳豆激酶产生量较其他混合菌种发酵方式明显提高,其中纳豆芽孢杆菌活茵数达到6.8×10~9cfu/g短乳杆菌活茵数4.5×10~9 cfu/g。  相似文献   

4.
以雅致放射毛霉、枯草芽孢杆菌单独预发酵和分别联合植物乳杆菌发酵豆渣,测定发酵前后豆渣的主要营养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未发酵豆渣为对照,分别经雅致放射毛霉和枯草芽孢杆菌预发酵后,豆渣的粗纤维和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主要营养物质均显著升高(P<0.05),纤维素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1.6倍和8.5倍,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7.3倍和29.6倍;相较于预发酵组,植物乳杆菌联合雅致放射毛霉和植物乳杆菌联合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后,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分别降低了67.2%和68.3%、苷元型大豆异黄酮升高了2.2倍和2.3倍、β-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加了154.5%和299.3%,总酚含量均显著降低。预发酵和联合发酵均可显著提升豆渣的总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后者更为显著。豆渣的抗氧化性与其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有较高的相关性。与单独预发酵相比,植物乳杆菌联合雅致放射毛霉或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豆渣主要营养品质、关键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好氧发酵,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单一菌种或混菌组合对辣木茎叶粉的营养成分、抗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菌发酵的效果优于单一菌种。与添加等量无菌水的对照组相比较,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组合发酵,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后的辣木茎叶粉粗蛋白、酸溶蛋白、还原糖、体外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抗营养因子如水解单宁、皂苷、植酸的含量均有所降低,抗氧化活性则显著性提高(p0.05)。综合考虑,混菌发酵会比单菌发酵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选择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三菌混合发酵改善辣木茎叶粉的营养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深度开发豆渣副食资源,考察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以5%的豆渣为碳源,初始pH7.0、接种量4%、装瓶量25mL/250mL、温度为32℃、200r/min、发酵24h,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抗氧化活力最高。结论:实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能产生较强的抗氧化活力,在保健食品和绿色饲料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王继伟  吉亚力  葛英亮  刘晶 《食品科学》2010,31(18):480-482
选用东北优质甜玉米,制作玉米浆饮料,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其进行发酵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玉米浆饮料的工艺:玉米汁质量分数30%、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31℃;调配参数为添加蔗糖3%、β- 环糊精量0.03%、柠檬酸0.05%,此时饮料在4℃冷藏7d 内口感最佳。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玉米浆饮料消除了纳豆饮料的不良风味,富含纳豆芽孢杆菌发酵产物,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5种发酵食品中常用的微生物为初始菌株,以鲜豆渣为原料,纯种发酵制备发酵豆渣。结果表明:发酵豆渣与蒸煮豆渣相比,其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减少,粗纤维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豆渣发酵前、后内部结构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豆渣纤维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枯草芽孢杆菌、纳豆杆菌和少孢根霉发酵24 h后,发酵豆渣水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比未发酵豆渣有明显提高,抑制率分别为32.8%,38.6%,43.3%。米曲霉发酵进行到48 h时,对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抑制率达到52.2%。除米曲霉发酵豆渣外,其余菌株发酵豆渣8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在发酵进行到24 h时达到最高值,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24 h后其80%乙醇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达42%,比未发酵蒸煮豆渣提高40%。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单菌发酵品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活性并减少产品的不良氨味,采用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植物乳杆菌分别与纳豆芽孢杆菌联合固态发酵核桃粕。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与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在接种量3%、菌种配比2∶1、发酵温度34℃、发酵时间60 h的条件下得到的核桃粕发酵品NK活性达2040.82 U/g,提高了70.42%,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64.18 mg/100 g,降低了84.37%;纳豆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在接种量9%、菌种配比1.5∶1、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0 h的条件下得到的发酵品NK活性为1966.02 U/g,提高了64.1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62.68 mg/100 g,降低了84.74%。混合菌种发酵品的氨味显著减少,改善了传统发酵品的风味。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发酵豆粕营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通过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菌(Lactobacillus)对豆粕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豆粕的营养特性进行分析,对比了微生物发酵前后豆粕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的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13.48%(P〈0.01),粗脂肪的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18.18%(P〈0.01),磷的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55.56%(P〈0.01),氨基酸的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11.49%,钙的含量稍有降低,差异不显著。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豆粕中的其他抗营养因子得到了彻底消除。发酵后豆粕中高分子蛋白含量比发酵前下降了75.57%,中分子蛋白含量较发酵前降低了86.77%,低分子蛋白含量比发酵前提高了2.25倍。微生物发酵使豆粕本身蛋白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获得了一种更优质的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酵过程中蛋白分子质量分布、游离氨基酸组成、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干酪乳杆菌发酵对脱脂薏米营养品质的影响。脱脂薏米经干酪乳杆菌发酵后pH值下降,总滴定酸(TTA)上升。发酵后薏米蛋白发生显著降解,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48 h发酵后总游离氨基酸增加了1.7倍。发酵薏米水和醇提取液多酚含量显著增加,其FRAP和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发酵薏米酪氨酸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显著提高,发酵48 h后分别增加了0.35倍和2.01倍。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发酵可显著提高脱脂薏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发酵和后熟对牦牛奶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的影响,分析了牦牛奶、发酵后牦牛奶和后熟后牦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营养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发酵显著降低了牦牛奶中的乳糖含量(P<0.05),降幅为39.43%;发酵还显著促进了牦牛奶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4):107-111
以市场淘汰的牡蛎为主要原料,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分解原料获得水解液,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牡蛎的最佳工艺条件,可用于开发氨基酸口服液等功能性产品,以提高水产动物蛋白废料的利用率。本文以氨基态氮含量为测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牡蛎的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pH为7,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48 h,在该条件下发酵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为较高,达到0.791 mg/mL。  相似文献   

14.
以7个基因型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为原料,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后纳豆表面黏液感官品质与黏液性质的差异,并分析黏液品质与籽粒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除青大豆YSG-10和黑大豆YSB-37外的5种基因型的黄大豆发酵的纳豆黏液的感官评分、拉丝长度分别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53和-0.946,P0.05);青大豆YSG-10蛋白质含量低、感官评分较低、拉丝长;黑大豆YSB-37蛋白质含量最高、感官品质较差、拉丝长度只有同一蛋白水平黄大豆YSY-23的1/3左右。低蛋白含量的黄色种皮YSY-102大豆适合做鲜食纳豆,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黄色种皮YSY-23大豆适合加工成纳豆粉。  相似文献   

15.
大量废弃的蛋壳和湿豆渣是良好的钙和氮素资源,为探索一条解决两类农业废弃物合理利用的新途径,本实验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固体生料发酵鸡蛋壳、豆渣混合物。以乳酸钙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豆渣蛋壳比例、固水比、葡萄糖添加量、接种量、混合菌种比例、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乳酸钙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产乳酸钙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豆渣蛋壳比例90:10、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为1:1:1(体积比)、固水比1:2.5、葡萄糖添加量15.6%、接菌量14.7%、发酵温度37℃、发酵6 d的条件下,蛋壳豆渣混合物中的乳酸钙含量达到13.58%。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豆渣饲料中的游离氨基酸、乳酸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pH、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利用益生菌发酵蛋壳与豆渣,可以制备一种高钙饲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的不良风味,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传统发酵方式为对照,通过复合菌种或复合原料来制作纳豆,通过感官评价并结合对挥发性盐基氮、氨基酸态氮与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获得了改善纳豆风味与营养特性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传统发酵方式组中,按质量分数14.0%添加纳豆杆菌菌液发酵而成的纳豆品质最好;在复合菌种发酵方式组中,按5.0%添加植物乳杆菌与纳豆杆菌复合菌液(V/V,1∶1)发酵而成的纳豆品质最好;在复合原料发酵方式组中,按质量比2∶8复配糯米与小黄豆进行发酵可获得品质较好的纳豆。其中,改变原料配比后发酵制备的纳豆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5.41mg/100g,纳豆激酶活性为382.32U/g,其氨味显著降低,品质优于传统发酵品和市售的3种纳豆。  相似文献   

17.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用于以玉米为原料的老陈醋发酵.结果表明,糖化酒精发酵第3天接种5.0%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醋酸发酵结束时的醋汁中阿魏酸含量高达59.36 mg/L.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玉米、麸皮和谷糠浆液,阿魏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均先显著增大而后缓慢减小,均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米糠进行发酵,通过交互试验比较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活性和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35℃和发酵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酶活性达到621.5U/mL、口感较好、兼具米糠营养成分和纳豆营养产物的新型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19.
杨柳 《粮油加工》2014,(6):57-59
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米糠进行发酵,通过交互试验比较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活性和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35℃和发酵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酶活性达到621.5U/mL、口感较好、兼具米糠营养成分和纳豆营养产物的新型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20.
纳豆中营养与活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纳豆是大豆经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制成的,是日本的传统保健食品.纳豆富含氨基酸、有机酸、寡聚糖等多种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纳豆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异黄酮、皂苷素、生育酚、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