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微生物平板分离方法,从花生渣土、椰汁土中分离、筛选得到3株产红色素菌株。光学鉴定发现菌体呈现椭球形,大小约为(2.5~5.0)μm×(5.5~8.0)μm;无性繁殖为出芽生殖。根据菌体形态特征、群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3株菌株归属于红酵母属(Rhodotorula),命名为红酵母FS-1(Rhodotorula sp.FS-1)。依据OD值法、DCW法测得红酵母FS-1的典型生长曲线为:延滞期,0~8h;对数期,8~24h;稳定期,24~34h;衰亡期为34h后。红酵母FS-1能够较好地利用豆芽汁蔗糖培养基作为其发酵基础培养基产生红色色素。 相似文献
2.
3.
4.
为确定KMR-3菌株的分类地位,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为了提高其红色素产量,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分离到的KMR-3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分类鉴定。以LB液体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通过优化其不同组分(蛋白胨,酵母膏和NaCl)及含量以提高红色素产量。结果表明:KMR-3菌株归属为粘质沙雷氏菌,该菌株产红色素的最佳培养基为5g/L胰蛋白胨和1%甘油,pH5.0,温度28℃;该条件下,色素产量是基础培养基的13.4倍。该培养基蛋白用量少,促进粘质沙雷氏菌产生大量红色素,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KMR-3菌株的分类地位,对其进行了分类鉴定;为了提高其红色素产量,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分离到的KMR-3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生物学分类鉴定。以LB液体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通过优化其不同组分(蛋白胨,酵母膏和NaCl)及含量以提高红色素产量。结果表明:KMR-3菌株归属为粘质沙雷氏菌,该菌株产红色素的最佳培养基为5g/L胰蛋白胨和1%甘油,pH5.0,温度28℃;该条件下,色素产量是基础培养基的13.4倍。该培养基蛋白用量少,促进粘质沙雷氏菌产生大量红色素,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乙偶姻是凉州熏醋特征风味成分四甲基吡嗪的前体。本实验从凉州熏醋发酵料醅中分离获得了一株产乙偶姻酵母菌T8,通过经典鉴定方法结合ITS基因测序的方法,确定其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为探明T8菌株生长及代谢产乙偶姻的营养需求,本实验对产乙偶姻酵母菌T8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期为传统食醋酿造工艺现代化改造过程中人工接种增香酵母种子的制备提供培养基。通过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T8菌株产乙偶姻的影响,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终组分:葡萄糖60 g/L,蛋白胨10 g/L,酵母膏10 g/L,(NH4)2HPO48 g/L,KH2PO40.5 g/L,Mg SO4·7H2O 0.75 g/L,Mn SO40.6 g/L。培养基优化后,乙偶姻产量达到15.236 g/L,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相比提高了20.65%。人工接种T8菌株种子液所酿食醋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2.1%,增香效果明显,证明H.Uvarum T8菌株可以作为食醋酿造的增香酵母。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从新疆本地分离获得的200株酵母菌中筛选产低温蛋白酶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对菌株WLY1、WLY2和MLY1进行鉴定,最后通过响应面法对20 ℃条件下蛋白酶活力高的菌株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结果表明, 共筛选到14株产低温蛋白酶菌株,其中3株(WLY1、WLY2和MLY1)于20 ℃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产低温蛋白酶能力,其蛋白酶酶活 力依次为69.03 U/mL、34.20 U/mL、29.70 U/mL;鉴定菌株WLY1、WLY2和MLY1分别为双倒卵形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 diobo- vatum)、Cryptococcus adeliensis、Barnettozyma californica;其中菌株WLY1产低温蛋白酶能力强,且其最佳产蛋白酶培养基配方为酵 母浸粉1.64%、蛋白胨1.21%、干酪素1.48%。在此最优条件下,菌株WLY1的蛋白酶活力达到251.51U/mL,约为优化前的4倍,同比其 他产蛋白酶功能菌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9.
以甘肃传统酿制的浆水为材料,采用经典平板分离法对浆水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感官评定、性能测定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半定量法分析筛选产香性能优良的酵母菌菌株,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单因素结合Design-Expert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从浆水中分离出16 株酵母菌菌株,并成功筛选出了1?株产香性能优良的酵母菌菌株Y16,经鉴定为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优化的培养基增殖配方为:10?°Be′麦芽汁,其中最佳的营养物添加量分别为葡萄糖11.0?g/L、牛肉膏2.3?g/L、KH2PO4?0.8?g/L。在该条件下,细胞浓度可达到8.75×108?个/mL,是初始麦芽汁发酵培养基细胞浓度的4?倍多;乙酸乙酯的产量达到256.35?μg/mL,比初始发酵培养基增加了25.39%,柠檬烯的产量达到0.083?μg/mL,比优化前增加了31.75%,该菌株增香效果明显,可为浆水发酵直投式增香菌剂的开发提供菌株来源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色彩鲜艳的红葡萄酒、樱桃白兰地之类的烈性酒,在配制过程中一般都使用了红色色素。相比之下,色彩单调的淡青色酒就显得相影见绌了。近年来,日本清酒销售大有下降趋势,据日本国税厅统计,1984年日本清酒销售量为1,348,665千升,比1983年减少9%。为提高清酒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销路,有人试将红曲霉产生的红色色素加入清酒,制备红色清酒。 相似文献
11.
12.
13.
固态发酵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价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温度、金属离子、螯合剂及抗氧化剂对红曲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保持红曲样品的色价的光照条件顺序为,避光条件>紫外线>漫射光>日光;在综合因素作用下,常温、0.02%的Mg2+及0.02%的螯合剂EDTA有利于红曲色素色价的保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红曲红色素的产量,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红曲霉1001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了发酵培养基的基本组分:大米粉、葡萄糖、黄豆粉、KH2PO4、NaNO3、MgSO4、ZnSO4、玉米浆。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了影响红曲红色素产量的关键因素为黄豆粉、KH2PO4、NaNO3。接着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法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出最佳配方为KH2PO41.52g/L,NaNO30.51g/L,黄豆粉35.00g/L,红曲红色素色价为437.73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5.
从温度、pH值、光照、氧化剂及还原剂、金属离子等方面研究WD02菌株所产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在低于40℃条件下较为稳定;对光照较为稳定;在pHS~7环境下保存率较高,适用于微酸性食品的着色;该红色素对还原剂很稳定性,而对氧化剂非常不稳定;Cu2+、Zn2+、M2+、K+、Na+等金属离子对红色素有增色效应,而Fe3+、Fe2+和Ca2+等金属离子能破坏WD02菌株红色素水溶液稳定性并造成红色素损失.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对以淀粉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并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始初pH值为5~6,发酵温度30℃,固定化细胞粒予接入量20%,通气量0.35w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17.
高色价红曲米色调定向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外加营养源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的影响,以获得不同色调高色价红曲米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利用不同红曲霉菌株进行复合无机盐添加浓度和复合维生素溶液添加浓度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影响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选定优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产品色价比常规工艺提高100%以上,黄色组分明显提高;定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对产品的色价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红色组分比例;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出优化培养组合为116-R菌株、添加复合无机盐浓度0.2%和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溶液浓度0.4%。结论:在红曲固体培养中,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可得到偏黄色调高色价红曲米;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偏红色调高色价红曲米。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红曲霉与啤酒酵母或米曲霉在液态大米粉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当紫红曲霉No.1-18—54培养1d后,加入啤酒酵母或米曲霉混合培养108h,色价明显提高,尤其是与啤酒酵母混合培养,红色素色价提高了32%,高达88.1U/mL。 相似文献
19.
该实验在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红色素过程中考察了生物量、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红色素色价和pH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菌体生长、基质降解和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基质降解和产物生成动力学分别适合采用对数模型、四参数对数模型、Boltzmann模型进行描述。最大菌体生物量Xm为0.241 6 g/g发酵培养物(干基),比生长速率常数μ为0.457 4 d-1。最大红色素色价B2为14.63 U/g发酵培养物(干基),红色素色价达到最大值一半时需要的发酵时间t0=4.21 d。发酵末期发酵培养物(干基)中总糖含量D2为28.84%,总糖降解的半衰期t50%为3.536 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