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我国用地紧张的现状以及一些地区建设标志性建筑的需求,各地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量逐年增加。超高层建筑能源和资源消耗量一般比常规建筑要大,因此更应在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注意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此,住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增强标准在绿色建筑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导向作用,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中心组织,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家单位主编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于2007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3.
<正>8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建研院环能院牵头编写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审查会。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王建清处长主持。来自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五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验收专家,及来自中国建研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电  相似文献   

4.
绿色工业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工业建筑领域的内在要求。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涵盖工业建筑,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成为工业建筑领域十分迫切的工作。通过与民用建筑比较,分析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特点及难点,总结了我国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方面的实践,提出应重视宣传推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绿色工业建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工业建筑领域的内在要求。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涵盖工业建筑,因此,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成为工业建筑领域十分迫切的工作。通过与民用建筑比较,分析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特点及难点,总结了我国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方面的实践,提出应重视宣传推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编制意义 医院作为我国能源消耗较高的公共服务机构,节能改造任务和需求巨大.为认真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我国绿色医院建设和发展模式,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医院建设领域的推广,有效推进中国绿色医院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决定依托双方的行业职责,共同组织编制<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期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系统规范的理论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医院建筑领域的评定和发展提供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详细的评判依据,为<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识.住建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并于近日印发。该《导则》将作为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指导我国现阶段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材城》2014,(6):1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日15日发布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写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近日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开展情况、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程序、评价条文的评价要点、评价措施、容易忽视但至关重要的关注点和评价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本着引导超高层建筑绿色化方向的原则,注重了可操作性和科学先进性的结合,以及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国标的衔接统一,通过对具体条文及评价指标的设置的微调,使绿色超高层建筑的评价更加合理和易操作。超高层建筑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都比常规建筑大,因此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更应加以绿色化引导。为此,住房和城乡  相似文献   

12.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对于住宅建筑水系统规划,除涉及到室内给排水系统外,还涉及到室外雨、污水的排放、再生水利用以及绿化、景观用水等与城市宏观水环境直接相关的问题。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前应结合区域的气候、水资源、给排水工程等客观环境状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增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福建建材》2012,(4):91-91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共同主编的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王建清处长代表行业主管部门出席了会议,并对审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来自设计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和编制组部分成员共37位专家参加了会议。经住建部核准,审查委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1x(报批稿)的编制背景、技术体系、评价方法及特点。该标准充分考虑了重庆市绿色建筑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重庆地区绿色建筑的统一评判标准,具有可操作性、适用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将有力地推动绿色建筑在重庆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878-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第二个绿色建筑相关评价的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即将发布实施的《深圳市工业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思路、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该标准涵盖了工业建筑设计的各个专业,明确了工业建筑绿色设计的流程、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便设计师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深圳市工业建筑绿色设计标准。该标准以电子信息类工业建筑为对象,切合深圳市产业特点,同时对其他工业行业绿色设计标准的编制起到重要的参考和促进作用,以推动深圳市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住建部近日组织编制了《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作为绿色超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依据。 该细则适用于高度100米以上的绿色超高层公共建筑的评价。主要面向新建超高层建筑,改扩建超高层建筑可参照使用:绿色超高层住宅建筑评价依据现行国家标准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宅建筑相关要求开展。评价绿色超高层建筑时。应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依据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近日,住建部制定并印发了《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作为现行国家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补充,在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细则》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果,结合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编制而成。可为超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和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从而尽可能降低其对城市能源资源和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8月8日发布公告,批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878-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中国第二个绿色建筑相关评价的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支撑体系,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该标准是根据2009年10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函[2009]90号《关于同意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以及2010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10]43号《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通知》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编写《技术细则》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绿色建筑建设实践、绿色建筑系统研究等工作。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