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2019,(1):116-120
现有的LTE系统中PRACH的随机接入前导有5种格式,不同前导格式对应能够支持不同的小区半径。在常规的PRACH检测方案中,前导格式3能够支持最大的LTE小区半径为100km左右。针对卫星通信、民航飞机通信等小区半径要求大于100km的LTE系统应用场景,引入一种三窗口联合检测的PRACH检测算法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基站设备的前提下,准确估计UE获取上行同步所需的较大定时提前量TA,提高UE发起随机接入取得上行同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规划和维护LTE网络时需重点关注LTE网络的接入性能指标,为了适应不同业务和用户环境,PRACH可根据不同业务负荷和小区覆盖距离进行优化调整。介绍了LTE-FDD移动通信系统接入信道中PRACH和RACH的概念、相关资源配置、时频结构、PRACH配置和接入距离之间的关系、PRACH容量相关无线参数,通过分析PRACH配置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各种配置下PRACH承载的容量。  相似文献   

3.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是长期演进计划(LTE)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完成与网络之间上行同步的关键信道.通过对PRACH接收机算法和TI公司新一代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670(以下简称CC6670)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点离散傅里叶变换( Big-point DFT)的PRACH接收机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案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主要的软件算法.由于其系统实现简单,软件开销小,可广泛应用于LTE基站接收机中.  相似文献   

4.
LTE系统中采用PRACH信道来获取上行定时同步,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链路预算,给出了各种PRACH Preamble格式的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5.
LTE系统随机接入过程是用户终端实现上行同步,并与网络端建立连接的第一步,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介绍了LTE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情况和分类,然后详细说明了基于竞争和非竞争接入的过程步骤.通过对过程的分析研究列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行接入为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接入网络提供上行支撑,是移动通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高效的上行接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增加系统容量,扩大覆盖范围,最大化的减小时延。本文通过对LTE(LongTimeEvolution)标准中上行接入技术的研究,较为全面地对LTE环境下上行接入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7.
上行接入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接入网络提供上行支撑,是移动通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高效的上行接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上行链路的频谱效率,增加系统容量,扩大覆盖范围,最大化的减小时延。本文通过长期演进对(LTE,Long Time Evolution)标准中上行接入技术的研究,较为全面地对LTE环境下上行接入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LTE中进行随机接入的功能是实现UE和网络的同步,对于UE只有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系统上行同步之后,才能被系统调度进行上行传输。针对随机接入信道在LTE中的实现过程以及随机接入中涉及到的具体参数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通过仿真对ZC序列在RACH中的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给出了在飞思卡尔的8157上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LTE中规定了两种随机接入过程:同步随机接入过程和非同步随机接入过程。在开始非同步过程的随机接入之前,L1需要先从高层获得以下信息:随机接入信道参数(PRACH的配置,频率位置和Preamble格式);以及用于确定根序列的参数、小区的Preamble循环移位的设置(根序列表的索引,循环移位Ncs和集合的类型(普通和高速的设置))。  相似文献   

10.
LTE系统随机接入过程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LTE系统底层协议入手,结合具体实现,对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随 机接入过程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PRACH时频资源的计算、响应信息的时 序接收、上行传输的时序控制以及异常情况下的处理及方案设计,最后利用规范说明与描 述语言(SDL)和树表结合表示法(TTCN)仿真,产生消息顺序图(MSC)。仿真结果表明,该 设计满足协议一致性规范。  相似文献   

11.
基于MSC8156AMC平台的PRACH基带信号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SC8156AMC具有很强大的处理能力,是LTE解决方案的理想平台,系统基于此平台实现。LTE系统中采用PRACH信道实现物理随机接入,PRACH基带信号生成包含有DFT和长序列的IFFT过程,具有很高的时间复杂度,为满足LTE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要选择低运算量的信号处理方案。根据PRACH前导序列的特点,DFT运算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形采用查表方式实现,避免了大量的复数乘运算。长序列IFFT运算通过Cooley-Turkey算法分解为多级短序列IFFT,减少了运算量。上述方案满足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LTE终端随机接入过程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接入过程是移动通信中用户终端与网络建立稳定的连接,进行通信的首要步骤;LTE系统是一个先进的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随机接入过程对LTE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即在该前提下对LTE系统中终端侧的随机接入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快速的随机接入流程。  相似文献   

13.
LTE PRACH在设计上较2/3G网络有很大不同,为降低PRACH资源开销,设计了5种PRACH前导格式以满足不同大小的小区覆盖需求,前4种格式为FDD与TDD通用,第5种格式为TDD特有.文中系统介绍了LTE PRACH的规划内容,分析了影响PRACH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实例给出PRACH覆盖参数和容量参数的规划流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LTE系统中PUSCH信道的HARQ技术、UE上行同步技术,PUCCH信道技术特征以及PRACH信道技术特征,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案和指标要求,提出明确的测试体系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LTE网络的技术能力,包括小区吞吐量,PDCCH、PHICH和PUCCH信道容量,接入容量,寻呼容量等,并基于技术能力分析了各种典型业务的PRB、PDCCH CCE、PUCCH、PRACH、寻呼、RRC连接等网络资源的消耗和占用情况,最后推导了限制LTE网络提供更多用户服务的瓶颈资源,提出了建设和运营优化时重点考察的瓶颈指标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乃华  魏歆  郁鹏 《电信科学》2007,23(7):100-104
随机接入是TD-SCDMA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性过程.UE在进行业务前,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以建立上下行同步.在上行同步过程中,多个UE可能在同一子帧发送相同SYNC-UL(上行同步码),由此产生的碰撞会导致上行同步的失败,直接影响UE的接入成功率和系统无线资源的利用.在N频点小区中,由于所有UE都须从主载波上发起上行同步过程,多UE同步接入时发生SYNC-UL碰撞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本文在分析了N频点小区随机接入上行同步过程碰撞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N频点小区中利用Node B辅助的上行同步的优化算法,该算法简单,容易实现,能有效地提高UE上行同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长期演进(LTE)通信标准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定时误差会影响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正交性的问题,在LMS线性估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时延环境下单载波频分多址定时同步优化方法。该方法对用户与卫星之间传输时延的变化进行估计,通过闭环控制补偿减小上行定时误差。仿真表明:该方法在使用LTE标准帧结构时,能保护用户上行信号正交性,避免符号间干扰,且传输速率损失约为9%,远低于传统拓展帧结构方法带来的损失,验证了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LTE系统无线信道的复杂性和用户上行信道估计的不准确性,结合上行信道的实际情况,对经典PF调度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惩罚因子的LTE上行调度算法,并采用该算法对GBR业务进行上行调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仿真网络环境下能有效提升LTE网络的上行业务量,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WCDMA物理信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CDMA系统物理层的概念和结构,主要对物理层中的物理信道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刨析,尤其对物理信道的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和时隙进行了说明,对上行物理信道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和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下行链路物理信道进行了分类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TD-LTE网络随机接入是终端接入网络的必经过程,是用户进行初始连接、切换、连接重建立以及重新恢复上行同步的唯一策略,其失败率会影响TD-LTE网络的接入性能。本文中重点介绍TD-LTE网络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精细规划,以及随着网络割接调整而实施的前导码自动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