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进入二、三次采油阶段的油田来说 ,主要采用柱塞式抽油泵采油。在中原油田 ,由于地层产出液中的砂、腐生菌等物质引进的泵擦伤、泵腐蚀及柱塞与泵筒之间的磨损 ,是造成泵使用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自旋转柱塞抽油泵可使柱塞在每一冲程中随机转动 ,不断地改变柱塞与泵筒的接触面 ,使柱塞圆周逐渐均匀磨损。同时 ,将砂粒或结垢由柱塞与泵筒之间排出 ,解决了磨蚀材料聚集所引起的严重定位磨损及杆柱脱扣。于 1 998年研制了第 1台自旋转柱塞抽油泵 ,该泵在中原油田采油一厂 2 0 3— 36井进行了试用。从现场采集的数据对比分析 ,采用该泵可使…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长柱塞抽油泵是一种用于稠油开采、注汽的新型特种抽油泵,具有不动管柱就能实现注汽、抽油、冲砂等特点,具有防砂生产的特殊功能,同时弥补了传统长柱塞抽油泵的不足。多功能长柱塞抽油泵采用整体泵筒结构,在泵筒上方直接设计注汽孔取代传统长柱塞抽油泵的注汽接箍,这样泵筒不会出现由于分段结构而产生的不同心问题,同时优化了注汽通道的住置,可太太缩小泵的余隙容积从而提高泵效,柱塞同样以整体结构取代传统长柱塞抽油泵的分体柱塞结构,解决了柱塞的不同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标准型抽油泵柱塞上阀罩的工作缺陷是出油孔壁磨损断裂,影响出油孔壁断裂的主要因素是阀球撞击的不确定性,在分析阀球碰撞时对上阀罩产生影响和上阀罩结构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此防断上阀罩。该防断上阀罩改变了标准型上阀罩结构设计,延长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长柱塞式防砂抽油泵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出砂油井上,常规抽油泵经常出现砂卡柱塞,砂埋抽油杆、砂磨泵筒和柱塞等现象,使抽油泵过早失效。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长柱塞短泵筒与环空沉砂相结合的长柱塞式防砂泵。  相似文献   

5.
针对辽河油田蒸汽吞吐油井存在气锁、出砂、后期油稠泵效降低的状况 ,研制了强启闭柱塞抽油泵。这种抽油泵柱塞游动阀采用机械强制开启和关闭的结构 ,柱塞为等径光管、浮动结构 ,可防止发生气锁游动阀、阀球关闭滞后、砂卡柱塞现象。强启闭柱塞抽油泵在锦州采油厂作业四区采油现场成功应用并批量推广 ,获得了良好效果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南油田部分稀油井产液量低、 动液面低、 柱塞与泵筒间漏失量大、 泵效低的问题, 研制了软密封柱塞增效抽油泵。采用软硬结合的软密封柱塞与金属泵筒作为密封配合副, 在抽汲过程中, 软密封柱塞与金属泵筒之间为零间隙配合, 具有泵效高、 检泵周期短、 防砂、 节能、 深抽功能。截止到2 0 1 0年1 2月, 该技术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共开展现场应用2 6口井, 工艺成功率1 0 0 %,2 3口可对比井中, 平均单井泵效提高 8 . 1 4个百分点, 累计增产原油24 7 0t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田小泵径管式抽油泵修井检泵作业需起出油管柱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长柱塞短泵筒结构的小泵径杆式抽油泵。该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双坐封结构、弧面结构的密封座环、双游动阀下置、碳化钛阀球和碳化钨阀座等技术方案,解决了小泵径杆式抽油泵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问题。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小泵径杆式抽油泵一次性下泵坐封成功率100%,能满足低产液井使用要求,同时还可降低修井检泵作业劳动强度,减少修井占井时间对原油产量的影响,节约生产成本。该抽油泵解决了排量大与单井产液量低的矛盾,可适用于低渗透油田低产井原油的开采。  相似文献   

8.
抽油泵柱塞与泵筒摩擦力计算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赵洪激 《石油机械》1993,21(2):34-37
<正> 虽然抽油泵柱塞与泵筒(或衬套)间摩擦力的计算已不是困难问题,但现有算法却存在很大差别。笔者拟在文中阐述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以期引起抽油泵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 1.问题的提出 在计算抽油泵柱塞与泵筒(或衬套)间摩擦力时,现有文献多采用下述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普通管式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砂卡和砂埋问题,研制了柱塞自旋转整筒管式抽油泵。该泵的关键部分是柱塞自旋转体和半球旋转式固定阀,柱塞自旋转体内有一个旋桨,流体流过旋桨时,可对旋桨产生力矩,推动旋桨连同柱塞一起旋转,达到除砂目的。应用CFD软件对旋桨处的流场做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一个冲程内,流体流过旋桨时可以产生足够的力使旋桨带动柱塞一起旋转5.72°,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泵筒的砂卡和砂埋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油井检泵作业时,通常将整个抽油泵从井内起出并更换新的抽油泵。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软柱塞可捞固定阀抽油泵。该泵柱塞以氟塑材料为主并添加辅料加工合成,耐磨性强,外表面有磨损时,可通过膨胀自动补偿,不会增大与泵筒的配合间隙。进行检泵作业时只要将柱塞连同固定阀一起起出地面更换损坏部件即可,不用进行起油管作业。现场应用表明,该泵可实现不动油管进行检泵作业,降低油井的作业成本,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油机械》2013,(12):131-132
文中-文东油田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套损、落物及出砂等情况严重恶化,主要采用101.6 mm套管修复的方法提高采收率,而研制的63 mm小井眼泵入井易出现卡阻现象,为此研制了57mm大直径小井眼抽油泵。该泵主要由上接头、长泵筒、旋转脱接器、柱塞、下接头及固定阀等组成,采用无接箍长泵筒、短柱塞、厚壁泵筒设计,泵筒两端设计内螺纹,配套使用内置式脱接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泵的工艺成功率100%,可使单井日增油1.2 t,较好地解决了101.6 mm套管提液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程正全 《石油机械》2011,(7):52-53,7
针对常规抽油泵在深井举升过程中存在系统效率低、泵效低、漏失量大和气体严重影响泵的充满程度等问题,研制了超长冲程杆式抽油泵。该抽油泵采用长柱塞对长泵筒的组合方式,最小密封段达到1.2 m,实现了12 m超长冲程抽油;采用软、硬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和六爪锁紧装置,提高了抽油泵的密封性和锚定的可靠性。3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抽油泵应用效果良好,实施成功率100%,与常规抽油泵相比,提高泵效均在1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消除柱塞与泵筒的间隙漏失可大幅度提高抽油泵的容积效率,本文提出一种能消除柱塞与泵筒间隙漏失的新型抽油泵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对新型抽油泵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出砂油井上,常规抽油泵经常出现砂卡柱塞、砂埋抽油杆、砂磨泵筒和柱塞等现象,使抽油泵过早失效。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长柱塞短泵筒与环空沉砂相结合的长柱塞式防砂泵。将该泵与常规抽油泵的工作原理进行对照,说明了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几口典型井例的分析,指出了该泵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该泵已成功应用250多井次,延长出砂油井免修期二倍,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产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在抽油泵制造工艺方面尚无统一的质量规范,本文所介绍的美国抽油泵泵筒与柱塞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质量规范对我国抽油泵设计和制造很有参考价值。文中对泵筒提出选用美国规范4130钢(相当于我国的30CrMo钢)代替含铝的氮化钢,使用效果较好。若我国也能采用30CrMo钢管代替38CrMoAlA钢管,则整筒泵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源和成本问题都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防断脱高效柱塞主要由上阀罩、上阀球、上阀球座、柱塞体、下阀总成组成。阀罩由上接头和筒体组成,在上接头上开有出液孔,作为液体输出通道。在出液孔的结构上进行优化,消除了应力集中,使之受力更加合理;优选材质,使其综合力学性能提高。在筒体内部开有过油通道,作为液流通过简体进入上接头通道。同时也作为上阀球向上运动的界限,上阀球座的回坐力也通过该通道传递给上阀球。结构改变后与普通柱塞相比流通面积是原来的1.4倍;出液孔流速是原先的1.2倍;消除了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固定阀抽油泵常因固定阀失灵而进行油井非周期性的检泵作业等系列问题, 研制了可捞式双固定阀抽油泵。该泵是在普通泵的基础上, 增加了可捞式固定阀和固定阀打捞器。可捞式固定阀的阀体紧紧地坐在支撑短节内, 工作过程中阀体不能上下运动, 这样既不会损坏阀体, 又可以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双固定阀避免了因单阀失灵后造成的油井检泵作业, 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此外, 该泵维修简单, 其中只需更换橡胶密封圈和阀球后可再使用, 更换部件少,修复率高。可捞式双固定阀抽油泵在格鲁吉亚国家油田十二区块 85井次的现场应用中, 平均每口井的检泵周期延长 0. 85倍, 共节省各项费用 175 .8万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含砂油井存在的砂埋柱塞、砂卡泵和漏失严重等问题,研制了自旋式防砂泵。该泵采用了旋转接头、螺旋阀罩、柱塞总成、刮砂器于一体的多功能防砂结构,具有排而不卡和漏失量小的特点。该泵在游动阀罩上开有螺旋槽,螺旋槽相对阀罩的轴线有一个螺旋角度,在下冲程时,流经螺旋槽的原油对柱塞产生水平分速度.产生使柱塞相对泵筒间歇转动的转矩,从而使泵筒和柱塞均匀磨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通过15井次的现场试验.平均单井延长检泵周期53.4d.提高泵效5.6%。  相似文献   

19.
针对常规抽油泵在斜井和稠油井中抽液存在下行阻力大、下行困难和泵效低以及因井斜造成杆柱磨损等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问题,研制了偏置阀式稠油抽油泵。该抽油泵采用等径刮砂柱塞、球阀弹簧自动复位和偏置进油阀结构,克服了现有液力反馈式稠油抽油泵的缺点和不足,而且具有下行阻力小、进油流道大、流程短、吸入性能好、阀球关闭及时、防砂卡和减磨等特点。500余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泵比常规泵泵效平均提高5%~10%,检泵周期延长8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20.
河南油田对稠油水平井采用偏心抽稠泵、水平一次泵或将抽油泵下至水平段的开采方法,存在固定阀启闭滞后、井斜较大时柱塞与泵筒已发生偏磨和球阀扶正等问题。为此,研制了稠油强启闭抽油泵。该泵设有2组游动阀总成和1组固定阀总成,游动阀为强启闭结构,固定阀罩内直径与固定阀球直径之间的间隙小,能有效防止阀球漂移,同时复位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扶正及强制回位作用。楼平6井和新2301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泵能大幅提高产液量和效率,累计生产时间达201 d,对稠油水平井和大斜度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