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优钢铸坯质量,石横特钢厂对R9m方坯连铸二次冷却工艺进行了优化。依据拉速一定时,二冷配水冷却水量沿铸坯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减少的配水原则,制定了不同钢种、不同拉速的配水丁艺模型。应用表明,铸坯低倍组织明显改善,杜绝了中间裂纹、鼓肚等现象,减少了铸坯脱方、疏松、缩孔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郭平  郑颖  石玉宏 《特殊钢》2006,27(3):51-52
包钢采用83 t转炉,83 t钢包炉(LF),6机6流150 mm×150 mm方坯连铸机生产低碳低硅铝镇静钢ML08Al(%:≤0.08C,0.20~0.50Mn,≤0.06Si,0.02Al)。生产实践表明,转炉出钢时用43%Al、13%Mn、2%Ti的铝锰钛合金替代铝锭进行脱氧,可使钢中铝含量稳定在0.02%~0.09%;将钢中的硫含量降至0.01%以下时,可减少钢液中CaS的产生,基本消除中间包水口堵塞;转炉出钢过程减少下渣量,并加入400 kg石灰,调整LF精炼过程脱氧剂加入量和加入时间,以减少回硅量,使钢中硅含量≤0.06%。  相似文献   

3.
55钢(/%:0.52~0.60C,0.17~0.37Si,0.50~0.80Mn,≤0.035P,≤0.035S)的150 mm×150 mm连铸坯轧钢加热炉加热后存在表面纵向裂纹缺陷。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铸坯皮下裂纹缺陷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由于二次冷却不均匀和有害元素Pb在晶界富集导致铸坯皮下产生细小裂纹并扩展长大。通过对二次冷却喷淋系统优化及降低钢水有害元素Pb含量,改善二冷段喷淋冷却效果,提高铸坯冷却均匀性,提高铸坯晶界强度,结果表明:铸坯缺陷明显改善,轧材一次探伤合格率从45%提高到93%。  相似文献   

4.
150 mm×150 mm方坯连铸高效化的二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连铸坯二冷均匀冷却的构想,重新设计并优化二冷喷淋结构和喷嘴的布置,增加了一个二冷喷啉段.提出二冷段各段水量Qi(L/min)与钢液过热度ΔT(℃)和拉速V(m/min)关系的新的二冷水模型Qi=a+bv+cv2+d(ΔT-30)+F,其中a、b、c、d和F为常数.实践证明,通过使用优化后的二冷结构和模型,150 mm×150 mm连铸坯断面的最高拉速达3.8~4.0 m/min,Q235和HRB335钢连铸坯的质量明显改善,疏松、偏析、裂纹等低倍组织≤2级,废品率降低0.23个百分点,钢坯平均日产量由8.0万t提高至9.4万t,生产率提高约17.5%.  相似文献   

5.
连铸二冷计算机仿真是预测和分析工艺参数对浇铸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优化连铸操作工艺参数的重要手段。根据方坯连铸机的结构特点,基于沿拉坯方向上移动的有限薄片层思想,建立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了方坯连铸二次冷却计算机仿真通用软件.方坯连铸二次冷却计算机仿真软件集连铸过程仿真计算、迭代反算二冷水量、水量公式回归、数据输入输出处理和图形处理于一体,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在二冷技术研究、连铸生产和工程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8.
济源钢铁公司采用60 t顶底复吹转炉高拉碳操作法,控制转炉终点[C]0.08%~0.20%,出钢过程钢包底吹氩并加铝铁脱氧,LF采用CaO-Al2O3-SiO2高碱度渣精炼,连铸钢水过热度20~30℃,M+F电磁搅拌,全程吹氩保护浇铸,铸坯堆垛缓冷工艺生产150 mm×150 mm GCr15轴承钢铸坯。实践表明,GCr15轴承钢的氧含量为(6.3~11.9)×10-6,平均氧含量为9×10-6,连铸坯的低倍组织良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40Cr的高温物理特性和高温机械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了合金钢连铸与普碳钢连铸的不同点,并制定了40Cr合理的目标表面温度曲线。应用方坯连铸二次冷却计算机仿真通用软件对某厂方坯连铸机生产合金钢40Cr进行了模拟,分析了表面温度和坯壳厚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生产40Cr时各冷却区水量与拉速的关系式。计算结果对连铸生产和工程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钢包炉经证实是钢的二次冶金处理最灵活的技术方法。工艺时间短,送至连铸机的钢水温度准确以及预防水口阻塞对平稳的连铸机性能至关重要。一种用于钢包炉的新型工艺控制软件“metControl”含有热力学及冶金学模型,并能实现生产协调、工艺和质量控制以及报告和产品跟踪。  相似文献   

11.
针对韶钢Q195L钢方坯存在严重的中心裂纹和中心缩孔问题,对方坯连铸二次冷却工艺进行了试验优化.通过建立凝固数学模型计算二冷区的铸坯表面温度分布,分析并调整连铸比水量和二冷区水量分配,制定了满足Q195L钢连铸工艺要求的二冷控制制度.生产应用表明,Q195L钢连铸坯内部质量明显提高,铸坯中间裂纹不大于1级的比例由90.74%提高到100%,中心缩孔不大于1级的比例由83.33%提高到92.50%,中心疏松不大于1级的比例由96.30%提高到97.50%.  相似文献   

12.
陈登福  潘艳华  董凌燕  韩志伟  冯科 《炼钢》2006,22(4):28-30,34
文中测量了SWRH82B钢高温力学性能参数,找出了SWRH82B钢的脆性温度区间,确定了二次冷却目标表面温度曲线;然后根据铸机参数和热物性参数,利用编制的仿真软件仿真计算出具体铸机的二冷水量,开发了方坯连铸SWRH82B钢的二冷制度,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特殊钢》2005,26(1):49-51
通过增加结晶器长度、一次冷却水流量 ,采用二冷动态配水、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和结晶器电磁搅拌等改造措施 ,湘钢 240mm× 240mm方坯连铸机小时产量由 64.73t提高到 84.67t,拉速由 0.5~ 0./8m min提高到 10~ 11m /min ,生产的钢种为 20管坯钢、45钢、中低压锅炉管用钢、40Cr、20Cr等。 20管坯最大合格率由 2 0 0 2年的~ 6 0 %提高到 2003年的 80 %。  相似文献   

14.
介绍武钢第一炼钢厂通过优化连铸工艺提高方坯质量的生产实践。由于该厂在钢包保温、中间包流场优化、中间包保温、保护浇注、二次冷却、电磁搅拌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了高碳钢的碳偏析和缩孔,提高了方坯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冯科  陈登福  廖建云 《炼钢》2006,22(3):49-53
针对某钢厂1号方坯连铸机的高效化改造,采用方坯连铸二维传热模型对其连铸过程进行了二冷仿真研究。为进一步提高仿真运算的精度以及二冷设计的准确性,对传热数学模型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二冷仿真设计结果已投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现场废品率已明显减少,铸坯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产量也有大幅提升,说明本研究针对方坯连铸二冷仿真模型采用的改进措施提高了仿真设计精度,对于铸坯质量和产品的保证是比较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55SiMnVB钢方坯连铸二冷区凝固的最佳工艺制度控制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所建立的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针对二冷区喷水段各部分的不同传热方式,采取分部位确定边界条件,根据铸坯质量的冶金要求,对断面为140×140 mm的55SiMnVB方坯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一定浇注温度下二冷区的最佳水量分布与最佳拉速的关系式 W_i=α+bv+cv~2以及在一定水量分布条件下的浇注温度与最大拉速的关系式 t_j=d+ev这些关系式可作为合金钢(55SiMnVB)方坯连铸二次冷却的最佳工艺制度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7.
赵兵  滕金 《特钢技术》2004,9(2):41-42
150mm×150mm连铸方坯生产小型材的粗轧开坯孔型系统的设计获得成功,并应用于生产实际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连铸二次冷却智能优化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凌  张国贤  韩传基 《钢铁》2006,41(9):40-43
针对连铸二冷目标温度控制法存在的系统不稳定、水量计算波动大等问题,以连铸二冷温度场数值计算为基础,采用在冶金约束条件允许下的变化目标温度,变化初始水量的方法,解决二冷动态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神经网络对函数的逼近能力与自学习能力构造目标温度控制模型(TTANN)、二冷水控制模型(IWANN)、设计智能PID控制器,与连铸坯温度计算模型组成连铸二冷控制系统,实现连铸二冷动态优化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动态控制精度小于12℃.  相似文献   

19.
西宁特钢235mm×265mm方坯合金钢连铸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宁特钢第三炼钢厂是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升级换代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的重要技改单位。自 1 993年以来共进行了 1号电弧炉、LFVD精炼炉 ,2 35mm× 2 65mm三机三流大方坯合金钢连铸机 ,2号Consteel连续装料电弧炉、LF三期工程建设。 2 0 0 0年 4月份 2号康斯迪连续熔炼炉竣工投产后 ,已形成模铸和连铸两条生产线。1 997年 1 1月引进美国康卡斯特公司连铸技术建成的我国第 1台三机三流大方坯合金钢连铸机 2期工程投产后 ,由于特钢企业所生产的合金钢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 ,自身浇注难度很大 ,导致铸坯产品规格不完善 ,中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