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红外(IR)图像和可见光CCD图像融合效果评价中,结构轮廓对人眼感知的影响非常重要,而相位一致性(PC)模型生成的PC图像很好地在红外(IR)图像和可见光CCD图像融合效果评价中,结构轮廓对人眼感知的影响非常重要,而相位一致性(PC)模型生成的PC图像很好地保留了结构轮廓特征,且不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PC的结构相似度(SSIM)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利用SSIM模型分别产生融合图像相对于IR图像和可见光CCD图像的SSIM图像;根据PC模型产生IR和可见光CCD各自的PC图像;根据人眼对轮廓和非轮廓区域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利用各自的PC图像对SSIM图像进行加权; 最终利用信息熵加权得到融合图像的评价指标。实验中,在对实验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多种客观评 价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首次计算了非线性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ROCC),最后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以往评价方法具有更好的主客观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传统红外图像增强算法中目标对比度差,无法有效识别感兴趣区域目标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亮度自适应调整的图像增强算法。该算法从人眼视觉感知特性出发,兼顾图像全局亮度自适应调整与局部特征增强,之后对整幅图像归一化处理,使图像整体对比度增强的同时纹理细节更加清晰。实验结果表明:直方图增强后的图像对比度提高,但是纹理细节不清晰;由Retinex算法增强的图像可以看到纹理细节,提出的基于亮度自适应调整增强算法处理后的图像不但纹理细节清晰,而且与Retinex增强图像相比图像对比度明显提高,视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微光夜视仪分辨力客观评价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灰度 -梯度共生矩阵模型对微光夜视仪分辨力测量图像的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大量图像的纹理特征参数的计算 ,结果表明 ,梯度熵能对微光夜视仪分辨力测量图像的纹理特征作出有效的客观评价 ,其计算结果与人眼的观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对人眼观察结果与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梯度熵可作为微光夜视仪分辨力客观测量的判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光照图像可视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眼视觉响应的图像增强算法.利用导向滤波对图像亮度通道的反相图进行局部平滑计算掩摸,根据亮度通道的全局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关键参数,对图像光亮度通道进行自适应曲线调整,全面提升动态范围.通过增强前后的亮度通道计算颜色饱和度增益和偏差进行颜色校正,结合灰度直方图分布进一步拉伸全局对比度.采用SSIM、VLD和MOS评价指标对不同图像增强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低光照图像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能够有效增强图像亮度和细节,提高视觉可视性.  相似文献   

5.
数码迷彩图案喷涂至实际伪装目标的表面上时,不同平面之间的衔接部分容易出现颜色过渡不连续的现象,在视觉上形成显著的接缝,进而影响目标伪装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纹理合成与最佳缝合线的数码迷彩拼接算法。运用纹理合成技术生成过渡自然的扩展图案,以此构造待拼接图案的伪重叠区域;在该区域内搜索一条最佳缝合线,将待拼接图案沿着缝合线裁剪并拼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数码迷彩图案的无缝拼接。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数码迷彩拼接时带来的显著缝隙,使得拼接处的图案过渡更为自然,达到更好的伪装效果。  相似文献   

6.
结合人眼视觉"对比度敏感"这一生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小波图像融合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小波系数比值、邻域方差比值和块方差比值三种方法在提高融合图像对比度时存在的问题,对低频引入空间活跃度一致性原则,对高频采用均匀度择优法,从而提高了低频图像的对比度,同时又丰富了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自动解译的需求,研究了高分辨率的SAR图像建筑物检测技术。由于人造目标按照某种方式有组织的构成,而机器视觉可以模拟人类视觉的感知编组能力获取图像的相关组织和结构,并可以根据特定的准则将提取到的图像特征编组成为更高层的结构,利用该特性,将感知编组方法用于检测建筑物,通过边缘检测和霍夫变换提取直线段基元,结合感知编组和建筑区在SAR图像上表现的亮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平行适应度函数辅助建筑物检测。基于对实测SAR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算法可靠,定位准确,并能有效地降低虚警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SIFT特征的序列图像拼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序列图像拼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特征(SIFT)的自动拼接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图像SIFT特征向量,作为匹配的依据,其次利用SIFT特征进行图像配准,进一步配准的基础上利用图像交叠处距离差来线性融合边缘,取得较好的平滑的镶嵌效果,最后通过对真实场景序列图像进行拼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身管内膛图像拼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机图像拼接技术,提出一种将身管内膛局部表面照片快速无缝拼接的算法。相位相关算法是一种非线性、基于傅里叶变换功率谱的频域相关算法,该方法只取互功率谱中的相位信息,减少了对图像内容的依赖,所获得的相关峰尖锐突出,位移检测范围较大,有很高的匹配精度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利用改进的相位相关图像拼接算法对获取的火炮内膛图像进行拼接,最后利用渐入渐出函数加权融合算法消除拼接缝,实现身管内膛图像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获得无缝、清晰和完整的火炮身管内膛图像,满足炮膛实时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对嵌入零树小波编码(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s Encoding,EZW)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Human visual system,HVS),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系数的嵌入零树小波编码算法,其主要包括对小波图像的低频子带(LLi)进行单独DPCM编码;抛弃最高频对角方向子带(HH1),不进行编码;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对各子带分配不同的比特数进行零树量化,最后用游程编码实现输出.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保留更多的源图像信息特征,克服基于梯度等融合算法容易产生伪影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聚焦度的图像融合算法.计算每个源图像的聚焦度量值空间频率、改进的修正拉普拉斯算子和和梯度加权和,得到聚焦状态图 MSF、Mi-SML和 MSoG,根据隶属函数求出相应隶属度值μSF(z)、μi-SML(z)和μSoG(z),得到各源图像的权重,根据线性归一法生成最终的融合图像,并将该算法与当前几种典型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标准偏差(σ)高出4.699,平均梯度(G)高出0.382,信息熵(H)也是最高的,其他评价参数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融合图像更清晰,没有产生伪影.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传统的可视性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基于逆向视域与图像识别的可视性分析技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中的颜色识别检测逆向视域生成的图片内是否包含眼部活动区域构成的包络体,分析维修人员能否看到操作部位,完成可视性分析。介绍其基本流程,根据研究思路对可视性分析过程中眼部活动区域的生成、逆向视域生成和颜色识别3个关键点进行研究,并进行技术实现。结果表明,基于逆向视域与图像识别的可视性分析技术能克服传统方法烦琐、耗时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弹载侦察图像由于受成像平台和条件限制存在多类型混杂失真,为了对图像后续处理和成像系统性能优化提供重要量化依据和指标参考,开展此类图像质量评价研究。分析了弹载侦察图像的特点,针对成像平台的多自由度、多姿态变化情况,提取与相机抖动、结构变化、颜色丢失相关的3类11种图像特征,利用高分辨率测绘图像作为原始图像集,分块提取特征进行多元高斯模型(MVG)拟合获得基准分布特性,对弹载图像也进行分块处理获得对应MVG分布特性,比较其与基准MVG特性马氏距离作为子块质量得分,计算各子块的得分均值作为整幅图像最终得分。以实际弹载成像平台获取的图像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盲图像质量测度算法、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完整性测度改进算法、基于失真度识别的图像验证与完整性评价算法、质量感知聚类算法、盲图像质量空域测度算法、自然图像质量测度算法、整体与局部的自然图像质量测度算法7种其他经典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主客观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在图像辅助导航中,针对航空图像数据量巨大的特点,进行多种优化改善算法,提出了图像边缘局部最大模作为匹配特征的理论,通过多分辨分析图像融合技术消除图像间的冗余,并把它们合成为一幅无接缝、无畸变的、大区域图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队条件下常用转角精度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并构建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化检测系统.介绍常用检测方法,概述其原理,利用CCD摄像机代替人眼采集自准直仪的分划线图像,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识别分划线图像,通过轮廓提取、亚像素细分和直线拟合算法,自动判读分划板反射像的位移.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伺服转角精度的自动检测,设计简单易行,满足部队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经纬仪对心为研究对象,使用CCD传感器采集位置图像并经图像处理测量出经纬仪对心偏差,驱动二维高精度电控位移台移动来实现自动对心。对经纬仪原光学对心镜系统进行了改造,研究了图像处理的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和圆标记中心定位算法,采用了混合滤波和Sobel-Zernike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经纬仪对心测量方法弥补了对心需要反复操作的缺点,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测量精度也可以达到5.5μm。  相似文献   

17.
针对红外图像边缘检测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差值图的模糊边缘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图中每个像素点与其邻域8像素点灰度值的差值,然后寻找这些差值的最大值得到图像的差值图,接着对差值图像的边缘区域和平滑区域进行模糊划分,利用差值直方图模型确定红外图像差值图的分割阈值,从而实现边缘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红外图像边缘检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