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述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组成、制备、性能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类速凝剂的特性与速凝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喷射混凝土技术及其速凝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喷射混凝土工程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速凝剂的选择则直接影响着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从干喷和湿喷两方面详述了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粉状和液体两个角度阐述了速凝剂的应用研究,指出目前喷射混凝土技术及速凝剂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喷射混凝土速凝剂影响因素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建  何水清 《混凝土》2003,(4):31-32,11
介绍了速凝剂的速投机理及对使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8604型喷射混凝土速凝剂的性能及其对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速凝剂的促凝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泥速凝剂是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添加剂,在喷射混凝土施工中能使混凝土在较短时间内凝结硬化且具有较高强度,常用于抢修或井巷中,以达到混凝土快速凝结的目的。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就喷射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类液体速凝剂的性能特点、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喷射混凝土机具输出能力的持续成长,需要喷射混凝土中的速凝剂具有更好、更多的反应,能够迅速地拉高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实现令人满意的喷浆厚度,尽快起到支撑作用。不管是在恶劣的地质条件或地下水入渗的状况下,都是如此。过去,以碱性硅酸盐类或铝酸盐类为基底的速凝剂,直接在喷射混凝土系统的喷嘴添加,使喷射混凝土与速凝剂产生作用,达成迅速提高早期强度的作用。不幸的是,这两种型式的化学物质,都不利于喷射混凝土的最终强度。更困扰的是,这些高碱性材料,除了有引发碱骨料反应(ASR)的潜在危险外,对于人体健康、安全、作业环境甚至周遭环境都会造成危害。本文以理性逻辑思维妥适面对速凝剂-喷射混凝土系统-喷射混凝土的操作与运用,介绍不同基底的速凝剂以及对喷射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获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对掺加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不利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耐久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获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对掺加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不利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耐久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不利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耐久性是混凝土工程获得长期经济效益的基础 ,本文对掺加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耐久性的不利作用进行了分析 ,并对提高耐久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速凝剂在喷射混凝土使用中,对其凝结时间、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正交设计方法,采用硫酸铝、三乙醇胺、氟化钠、亚硝酸钙等原材料成功研制出一种低碱液体速凝剂。该速凝剂初凝时间为2 min40 s,终凝时间5 min40 s,28 d抗压强度比为93.8%,各项指标均满足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中一等品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最后,采用XRD测试方法,揭示了低碱速凝剂的促凝机理。  相似文献   

12.
郑素苹 《山西建筑》2011,37(23):221-222
结合目前国内物业管理的现状,分析了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促进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有效对策,提出应尽快建立统一的法规,加大监管力度以及提升人员素质等,并对物业管理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文巧  王宏军 《山西建筑》2006,32(11):175-176
从用水量、水质、排水设备、热水、消防、管材六方面对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清晰而又具体的预测,以推进建筑给排水新技术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伟  杨小萍 《山西建筑》2011,37(5):20-21
从养老服务设施的分类入手,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养老设施的类型及其特点,总结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在我国当前养老设施需求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安强 《山西建筑》2011,37(8):24-25
针对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土地问题,结合实际状况探讨了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规划理论的复合化趋势、规划内容的综合化趋势以及规划主体的多元化趋势等内容,以期指导未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6.
矿区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赵晓光  高芳 《山西建筑》2008,34(6):346-347
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环境综合承载力等方面研究了环境承载力,以煤田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矿区环境及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现状,以促进矿区环境承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晋琦 《山西建筑》2012,38(10):4-5
对我国传统铁路客运站空间模式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找出弊端及其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新型铁路客运站空间模式的变化,分析了其设计手法上的创新之处及存在问题,从中初步研究我国铁路客运站空间模式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以后新型铁路客运站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孙洋 《山西建筑》2011,37(20):16-17
通过参考一些研究成果,给城市滨水区开敞空间下了定义,总结了我国城市滨水区空间景观现状,同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以实现滨水环境设计与市民需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加入WTO后对我国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影响,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工程造价与国际接轨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laboratory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by adding mineral admixtures, silica fumes (SF) or/and fly ash (FA).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 mixes was determined with short and long-term tests, which include compressive strength, porosity, capillary absorption, wet–dry cycle and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The test results, in general, showed that mineral admixtures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concretes. SF contributed to both short and long-term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hereas FA shows its beneficial effect in a relatively longer time. As far a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concerned, adding of both SF and FA slightly increased compressive strength, but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concre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