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A2O-BAF联合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A2O工艺段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最佳容积比及硝化液回流比,探讨了强化该工艺的反硝化除磷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A2O水力停留时间为5.6 h、污泥龄为9d、污泥回流比100%、硝化液回流比200%、BAF HRT为30 min、出水溶解氧质量浓度为6~8 mg/L的工况下处理碳氮比为3.21的生活污水,系统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调节A2O工艺段各区容积比,当比值为3∶4∶2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最佳,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是67.4%和98.6%.结果表明,维持该容积比不变,改变硝化液回流比,硝化液回流比为250%时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最好,其中绝大多数的聚磷菌具有反硝化除磷的能力,缺氧区出水硝态氮和总磷的质量浓度几乎为0.该双污泥工艺能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工艺与生物膜工艺的优势,尤其对于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低ρ(C)/ρ(N)比实际生活污水有效的脱氮除磷,以A-SBR和N-SBR构成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A2N2)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反应器在不同进水量(用进水比表征)和硝化液回流量(用内交换比表征)条件下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情况.A-SBR单元厌氧1.5 h,缺氧2 h,好氧10 min,而N-SBR硝化单元一次硝化和二次硝化时间分别为4、1 h,A-SBR和N-SBR单元的曝气量恒定,N-SBR填料填充率为66%.在此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水比R1(70%、75%、80%)和内交换比R2(70%、75%、80%),做了9个平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进水比和内交换比条件下,A2N2系统都能稳定而高效地将有机物去除,各阶段平均COD去除率均在80%以上.而在TN的去除性能上有较大的差异,去除率为61.67%~78.3%.在进水比和内交换比分别为70%和80%时,A2N2系统脱氮效果达到最佳,平均TN去除率高达78.3%,平均出水TN质量浓度为9.2 mg/L,在除磷方面,内交换比由70%增加到80%,反硝化除磷率保持在99%以上,出水磷质量浓度在0.1 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为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取得高质量出水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延缓膜污染,从而延长膜的工作周期和使用寿命,向生物反应器中一次性投加了1500 mg/L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该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恒温(30℃)、恒定膜通量(7 L/(m2·h))和间歇抽吸(开10min,停3min)的方式连续运行120 d.结果表明,PAC的加入使活性污泥中的一部分微生物以PAC作为载体形成生物膜,从而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形成了以生物膜和活性污泥2种形式构成的新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果.由于PAC的加入,改善了膜表面滤饼层的水力特性,从而减小了膜过滤阻力,有效延缓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   

4.
SBR法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通过建立SBR水处理模型确定溶解氧优化曲线.以此曲线来优化控制SBR过程中的溶解氧,实现节能降耗.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为400~500mg/L,污泥浓度为4000mg/L的条件下,采用优化控制方式去除1mg/LCOD比传统控制方式能节约近30%的风量.  相似文献   

5.
污泥厌氧发酵物强化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脱氮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使用污泥厌氧发酵物作碳源时的成本,以及简化使用步骤,研究将既不进行发酵液与污泥的分离,也不去除副产物氮和磷的污泥发酵物直接作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碳源的可行性.以实际低碳氮比城市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将不同量的污泥碱性发酵物(0,20,50,100,200 mL,对应的SCOD质量依次为0,79,198,396,792 mg)作为生物反硝化脱氮和厌氧释磷的碳源,考察脱氮和释磷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投加量的增加,反应结束时氮氧化合物(NO~-_x-N)先降低后升高,当投加量为50 mL(SCOD质量为198 mg、氮质量为12.9 mg、碳氮比为15.3)时,NO~-_x-N质量浓度最低,仅为1.2 mg/L且全部以NO~-_2-N的形式存在,对应的反硝化效率为94.9%;厌氧释磷过程随着污泥发酵物投加量的增多,释磷量不仅没有升高,反而会降低,当投加量为20 mL(SCOD质量为79 mg、氮质量为5.2 mg、磷质量为1.6 mg、碳氮比为15.3、碳磷比为49.5)时,反应结束时释磷量最多,高达23.8 mg/L.此外,通过模拟硝化过程、反硝化过程以及鉴定细胞形态,得出污泥发酵物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其活性均被抑制,即发酵物的引入不影响污水脱氮除磷系统主要菌群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污泥厌氧发酵物直接做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碳源是可行的,本研究中对于反硝化脱氮,50 mL为最佳投加量,对于厌氧释磷,20 mL为最佳投加量.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O)=1.5~0.5 mg/L条件下运行,出水TP质量浓度仍超标.模式2为模式1的改良——末端间歇曝气填料A2/O工艺,好氧段后增设1个间歇曝气段,并改变污泥回流和排泥方式,系统在长污泥龄tSR=22.3 d、A2/O段优化工况、间歇曝气段tHR=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ρ(DO)=0.3~0.5 mg/L)、沉淀59 min)的条件下,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7.8%,99.1%,95.5%和90.8%,出水亚硝化率在70%以上,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与聚磷菌比达95.65%.系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的氮磷同步去除,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生物脱氮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本试验利用絮凝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通过生物絮凝吸附-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研究水解酸化液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生物脱氮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投加水解酸化液的条件下,出水COD、NH_+~4-N和TN平均值为17.57 mg/L、1.27 mg/L和10.21 mg/L,系统去除率分别达到77.91%、95.48%、64.52%左右;在碳源投配比1:60时,进入前置BAF系统的COD/TN为3.71,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12%和79.80%。研究表明,以絮凝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低碳氮比生活污水补充碳源,可显著提高前置BAF生物脱氮性能,且实现絮凝污泥的资源化与减量化。  相似文献   

8.
PAC-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适量投入粉末活性炭(PAC)可有效提高系统产水水质,并可降低膜污染,减缓膜通量衰减.本试验在温度为21~26℃、pH值为7.0左右、DO在(3.0±0.5)mg/L条件下进行,测得:当PAC投加量在2~15g之间时,系统去除率随活性炭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可达98.81%.在450mm水位差下出水,加入PAC的反应器的出水量比未加入PAC的出水量下降的慢,当PAC投入量为6g时,两者之差最大值达41.7mL/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高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营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盐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选用革新MUCT工艺在稳定盐度下对淡水污泥进行驯化后,对盐度约为10 g/L的实际含盐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系统对总无机氮和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72%;在不同盐度冲击下,系统对有机物和N、P的去除特性也不同,盐度冲击对有机物和N的去除影响较小而对P的去除影响较大,高盐度的冲击影响远大于低盐度的冲击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DAT-IAT工艺处理八达岭高速路服务区生活污水,从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主要构筑物及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了工艺说明,介绍了滗水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该工艺调试运行正常后,由环保局检测站对进出水水质进行了检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小区污水具有方便灵活、稳定高效、投资省、噪音小等优点,处理后的出水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DAT-IAT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研究连续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DAT-IAT)处理生活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和除氮效果,确定了DAT-IAT法处理生活污水最佳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h,活性污泥浓度为2500mg/L。当反应期内好氧曝气和缺氧搅拌交替进行2次,脱氮率可以达到90%以上,COD去除率在94.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城市污水厂普遍存在碳源不足情况,对总氮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因素,影响了污水处理排放的稳定达标,低碳源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低碳源污水处理现状,分析了低碳源污水处理的特点,比较了外加碳源和改变工艺进水方式等低碳源污水处理方案特点,总结分析了基于减少碳源消耗和提高脱氮效率的生物脱氮技术及脱氮新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结合污水处理发展,提出了对生物脱氮新工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采用SBR工艺对校园污水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行周期为10 h、容积负荷为1.2 kg BOD/(m^3.d)、曝气量1.3 m^3/h、SV3028%条件下,达到ηCOD95.7%;η浊度98.8%;ηNH3-N91.1%.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相似文献   

14.
CASS法处理生活污水工艺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CASS法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实例,工程实践表明,生活污水采用CASS法处理工艺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选择,出水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SBR磁化生物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活性污泥在SBR反应器中的沉淀时间,提高单位体积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率,对传统SBR法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向SBR反应器中投加纳米磁粉人工磁化微生物絮体的新型生物法来处理生活污水,并运用磁分离技术对经过磁化并吸附了有机物的污泥絮体进行沉降分离.小试试验研究了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最佳磁粉投量以及磁粉失效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确定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磁性生物絮凝泥水混合液在磁分离器中能快速分离,磁场和磁粉强化了菌胶团的活性,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采用最佳方式运行时,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5%以上,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污水土地处理除磷脱氮原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上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其对污水的净化功能和除磷脱氮的过程与机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SBR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了不同操作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在特定水质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在温度25 ℃下,进水方式为快速进水,曝气时间为3 h,曝气量为40 L/min,进水COD浓度为250~500 mg/L之间,DO维持在2 mg/L时,去除效果最佳,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允许排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小流量生活污水腐化/土壤吸附处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活污水通过腐化池处理后,再流入土壤进行吸附和生物过滤作用,能使污水得到理想的净化,腐化/土壤吸附系统结构简单、无须运行动力、实现现场处理,对于分散的、无法接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小流量生活污水采用腐化/土壤吸附处理系统是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在视频流量预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实际应用的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利用视频服务器的VBR视频流量控制和发送速率控制,来解决带宽与视频流码率的不匹配问题,从而实现流量控制的自适应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更加严格的氨氮污水排放标准的实施,中国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氨氮难以达标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碳源不足成为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低碳氮比污水,需要额外投加碳源以强化反硝化脱氮.结合对反硝化外加碳源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以小分子有机物及糖类物质为主的传统碳源,以天然纤维素物质、人工合成高聚物、骨架型复合缓释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