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油画是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要分支,油画的情感表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于音乐的声音与听觉配合,文学的内心与环境融合,油画主要是画者的内在与他对外界的感知相结合,经过再加工最终呈现于作品之中,这种情感表现更加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共鸣,是一种需要主客观相互配合,饱含着艺术表现者与艺术欣赏者之间的交流。从创作者到作品再到艺术欣赏主体,情感表现虽无言静默却掷地有声。文章以油画作品为例,简要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以及这种情感表现与创作主体、作品、欣赏主体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色薪传》是黄冈师范学院的原创作品,然而现代舞与民族性在此剧中得到了有机融合。《红色薪传》采用了写实的艺术结构再现了黄冈地区的历史情境,毋庸置疑需运用现代舞能表现人们内心活动之优势的艺术形式来演绎。因此本民族的生活现状及其内心情感所体现出的民族性与现代舞融合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3.
在艺术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和情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情感表达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需要艺术家注入其内心真情实感,纵观中西方艺术家的绘画发展理念与艺术形式表现,都体现出了在绘画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他们可以将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认识通通注入到绘画作品研究当中,进而使创作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蒙德里安作为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创立了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风格派",他认为艺术应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他后期的作品高度抽象,用非圆几何线条以及高明度的色块来表现内心的精神世界,这种表现形式也被认为是蒙德里安独有的"符号"。本文通过结合蒙德里安的经历与他风格转变的过程,从他的经典作品提取他独特的个人符号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如吴冠中所说:"留得真情在画图,代代知音不绝!"油画创作是一个抒情表意的过程,创作者需要炙热的情感的基础上具备处理画面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个画面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艺术家曲湘建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理解,细腻的作品传达了细腻真挚的情感,这些都是他的艺术素养和人格修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逐渐开始以表现人们内心情感世界为主要内容。维罗尼卡·卡瓦斯的著作《恋爱中的艺术家:百年创造与爱情,从毕加索与吉洛到克里斯与珍妮·克劳德》考察、讨论了百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艺术家情侣的生活与创作。本文着重分析书中情感因素与艺术生产主、客体及"他者"间关系的内容,讨论现代主义艺术家个人生活与艺术生命间摇摆、挣扎的创作生态对其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画家的观念来做支撑。因为艺术家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仅仅靠精湛的技艺是不够的;如果他的作品中只有技法而没有情感的抒发,那么真的是虽工亦匠,没有多么大的价值,毅然不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画面所表达的情感是支撑作品具有灵魂性,表达性,视觉性的产物。画家的情感可以影响到画面的形成与最终面貌的呈现。因此就出现了同样的题材在不同艺术家处理画面时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与风格。凡·高通过他对画面的描绘,表达出了他内心的感受。他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与观众的情感联系了起来,使观者情感的冲动和艺术家想表达的感情在精神领域产生巨大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刘乐琼  李静 《印刷工业》2015,(Z1):76-79
绘画活动,是幼儿用来表达内心情感、感受生活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具体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大胆表现与创造。然而多年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教师画范画,而幼儿则  相似文献   

9.
"光"与"影"及其相互关系在建筑画中的表现与效果是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光影作为建筑画中水彩表现技法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光影在当今的建筑水彩画中,从对作品主体造型的突出、对构图形式的强调、对画面气氛的营造、对画家情感的抒发方面都显示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光影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要素在建筑画的水彩表现技法中具有着独特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出生于六十年代的崔国泰,全程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等很多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历史时期,历史因素、情感因素,造就了他强有力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在历史的再现性与艺术的表现性之间,崔国泰一直在试图打破标准化审美模式对于艺术视觉深度的禁锢,以便最大程度地还原内心的真实历史。基于看待社会的热度,他的工业系列肖像,既有怀旧的真实情感,又有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2000年前后,崔国泰从北京回到沈阳,  相似文献   

11.
光影作为一种绘画语言与画面表现形式,它在给我们呈现客观物象的同时,又传达出了画家真实的情感,因此许多艺术家都对画面中的光影非常重视。安德鲁·怀斯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绘画大师,他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形式内容还是题材选择,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怀斯对光影的灵活运用。在他的水彩画作品中,能够看到他利用光影特有的强弱冷暖来表现画面,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从而能够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艺术即情感,任何一个能够被认可、打动人的油画作品必是情感交织和感情融入的结晶,拥有理性智慧和丰满情感的作品才可以称为经典。油画作品不仅仅靠美丽的线条、绚烂的色彩来吸引观众,更主要靠的是作者融入作品中浓烈的情感。没有了创作者本身真挚的情感表达,作品只会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一样,不能称之为艺术。本文通过油画写生过程中正确的选材构图和对线条的运用等方面,浅谈自己情感的融入和表达,进而追求创作者内心的宁静和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石逢春     
正父亲是一名端砚的工匠手艺人,他的工匠精神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内心。作品采用叙事对照手法,将父亲对艺术的理解和作者的设计理念进行对照,一方面感谢父亲在为人处事方面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想用现代设计手法去刻画父亲的作品,将传统砚刻的"雅"与现代首饰设计的"新"相结合。——石逢春  相似文献   

14.
正当汉字进入到水墨插图艺术领域,汉字的识别性已经不再重要,而是更加侧重于表现作品的绘画性和精神性,表达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和内心情感。汉字水墨插图是汉字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利用汉字的音、形、义作为主要创作元素,以毛笔、水、墨为表现工具,以宣纸为主要载体进行的艺术创作。汉字水墨插图艺术已经超越了汉字单纯的书写范畴,成为更具绘画性和观念性的现代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然而,它  相似文献   

15.
提起山本耀司的服装设计,黑色永远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他的服装设计通过色彩、材质、剪裁传达了他所认为的时尚理念,向我们投下了一枚"黑色炸弹"。通过对山本耀司服装美学的视觉形象和情感意境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山本耀司服装设计作品中的黑色美学理念,不断发掘与表现出黑色深层次的美。  相似文献   

16.
服饰刺绣与民俗情感语言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荣荣  梁惠娥 《纺织学报》2008,29(12):78-82
 民间服饰既是人们生活的实用必需品,又是传达民间艺术和制作者丰富内在情感的精神载体,刺绣技艺则是表现实用性和传达民间朴素情感的艺术媒介。首先,立足于衡量我国古代女性必修的"女红"——刺绣技艺,诠释了民间制作者通过刺绣技艺所展现的出于内心自尊和确立自身地位的求美表爱情结;其次,以我国民间一贯追求的"福、禄、寿、喜、财"吉祥主题为基础,总结和归纳出形态各异的刺绣图案所表达的祈富求名情结、祈福益寿情结、趋吉避凶情结、生殖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以来,我国女性油画艺术在思想不断解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闫平的《母与子》油画系列以跳动的笔触表现了一个温馨细腻的内心世界,相信很多人都能为之震撼,尤其是学习艺术的女性们更能感同身受。从该系列作品中能够发掘作者的关注视角、内心情感、色彩灵动、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王忠礼作品     
正主题理念:中国画艺术讲究个人的艺术和文学修养,文学的修养,尤其是古典诗歌,需要多读多领会,把握好诗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对提高国画的立意和构思,都是很有裨益的。作品的背后是文化内涵,作品的呈现是表现技法。画面缺少的文化就少了"意"、作品缺少了技法就少了"形"。这三幅作品,在笔法上,没有选择用浓重的色彩表现气势磅礴,而是用淡墨、快笔表现祖国绿水青山的真挚情感,想给观者带来大自然的无尽情趣。  相似文献   

19.
主观色彩作为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特征,必然具备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是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审美构思的主观表现,对表达画家内心情感和精神实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画家油画创作中主观色彩表现的比较,找寻主观色彩的差异,深入挖掘主观色彩在画面中表现的情感,从而分析主观色彩表现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提升油画作品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作品中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为象征意蕴,他将其运用到<儿子与情人>中来揭示人物的复杂思绪及情感,从而进一步剖析了书中人物内心深处的各种心理活动.该作品中鲜花与月亮这两个象征意蕴的运用,更是尽展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