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D113 resin for Dy(Ⅲ)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resin adsorp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medium pH of adsorption of D113 resin for Dy~(3 ) is pH=6.00 in the HAc-NaAc medium.The static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113 resin for Dy~(?) is 292.7 mg.g~(-1).The optimum eluant is 0.5 mol·L~(-1) HCl.The adsorption rate constant is k_(298)=6.8×10~(-6)s~(-1).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D113 resin for Dy(Ⅲ)is 14.79 kJ·mol~(-1).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D113 resin for Dy(Ⅲ)obeys the Freundlich isotherm.The adsorption parameters of thermodynamic areΔH=14.48 kJ·mol~(-1) ,ΔS=54.69 J.mol~(-1)·K~(-1),ΔG=-1.82 kJ·mol~(-1).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D113 resin for Dy~(3 ) was confirmed by chemical analysis and IR spectra.  相似文献   

2.
含有溶质过渡金属Zr基、Fe基和(Fe,Co,Ni)基合金具有大量原子尺寸错配和正混合焓的特性,可以制备成一种新型亚稳态合金——伪高熵(PHE)合金.该新型PHE合金与团簇状金属玻璃的DSC谱图显示:他们具有玻璃化转变过程,一个相对较小的过冷液相区和两个放热峰.即使在第1阶段放热峰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合金玻璃状结构仍保持不变,这种独特的玻璃状结构被称为团簇状玻璃结构.团簇金属玻璃具有玻璃形成能力强、结晶相生长速率极低、高黏度、抵抗原子重组能力强、高硬度等特点.而普通玻璃态合金没有PHE和团簇状玻璃合金的这些优良特性.因此,伪高熵金属玻璃在未来有望成为具有新功能特性的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同族元素S的含量对硒基玻璃性能的影响,文中通过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一系列Ge_(25)Sb_(10)Se_(65-x)S_x(x=1,5,10,15,20)四元硒基玻璃试样。针对所制备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非晶态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红外透过率,分别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热机械分析仪标定了试样的特征温度,并计算了热膨胀系数。进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上述参数随硫含量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少量S含量对红外透过率影响不大,而较多S含量会导致玻璃红外透过率降低。五组玻璃红外截止波长为12.5μm,S元素的加入有利于消除4.08μm处Se-H峰,玻璃成玻性能良好。随玻璃试样中硫元素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特征温度(包括玻璃转变温度Tg、起始析晶温度Tx、析晶峰温度Tp、应变点Tstrain和退火点Tanneal)均呈现增加趋势;热膨胀系数从8.36×10-6 K-1、1.70×10~(-5)K~(-1)、1.71×10~(-5)K~(-1)、1.75×10~(-5)K~(-1)到1.63×10~(-5)K~(-1),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差热分析仪测定了Zr65Al7.5Ni10Cu15Co2.5非晶合金的结晶温度和结晶焓、晶态的熔化温度和熔化焓、非晶态和晶态及液态的比热等热力学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设晶态298K的自由焓为零,得到了晶态、非晶态和液态的热力学函数,据此研究了玻璃转变和真实玻璃转变温度,分析了理想玻璃转变温度、真实玻璃转变温度和实际测量的玻璃转变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丁二酸酐酰化、氯化钙交联后对壳聚糖的改性,制备出吸附性能更好,稳定性更好的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并研究了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壳聚糖交联微球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微球对铜离子吸附时间为60 min、pH值为6.0。在吸附过程中,ΔG~θ值在13.58~11.28 kJ·mol~(-1)之间,ΔH~θ=11.61 kJ·mol~(-1),ΔS=76.82 J·K~(-1)·mol~(-1),表明酰化壳聚糖微球吸附水中Cu~(2+)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熵过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先物理负载后表面交联的方法合成铜离子印迹聚烯丙基胺硅胶材料(IIP-PAA/Si O_2),测定了IIP-PAA/Si O_2对Cu(Ⅱ)的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IIP-PAA/Si O_2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和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测定的吸附平衡数据可用Langmuir方程拟合,计算得到过程的吸附焓变ΔH~0为-12.29 k J·mo L~(-1),吉布斯自由能ΔG~0为-16.5~17.05 k J·mo L~(-1),这也表明该吸附过程放热,因此,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拟合的吸附动力学常数和平衡吸附容量与溶液初始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气相色谱法测定了N2和CO在6种单胞内Ca2+数量不同的A型分子筛的吸附热力学参数(ΔadH,ΔadS和ΔadG),其中N2和CO的吸附热分别在-12.08~-17.25 kJ·mol-1和-18.20~-25.95 kJ·mol-1范围内,吸附熵分别在-31.96~-42.68 J·mol-1K-1和-40.23~-56.45 J·mol-1K-1范围内,吉布斯自由能变在-3.35~-5.59 kJ·mol-1和-7.21~-10.53 kJ·mol-1范围内,吸附热、熵和自由能变在数值上都随着分子筛单胞内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结合钙交换后分子筛内电荷分布及孔道变化阐明了这些数据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方法,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压力下,固结Fe76Si9B10P5非晶粉末。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了非晶粉末的过冷液相温区,用X-ray衍射方法分析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前后样品的相结构,研究了SPS法烧结参数对Fe76Si9B10P5非晶样品致密化及结晶化的影响,并在非晶粉末的玻璃转变温度以下快速烧结制备了尺寸为Ф15×3 mm的块体非晶合金,致密度达98.7%。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三元铁基非晶合金的合金成分对非晶形成能力以及软磁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单辊甩淬法制备Fe_(1-x)Nb_9B_x(x=19,20,21)合金薄带,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制备的合金薄带分别进行合金结构、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以及软磁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合金成分中的铌(Nb)原子分数为9%时,随硼(B)原子分数在19%~21%范围内增加时,所制备的合金均为非晶带材.合金的过冷液相区(ΔTx)逐渐增大,表明非晶形成能力逐渐增强,最大的ΔTx=52K.这与热力学参数PHSS所预测的非晶形成能力的结果一致.饱和磁化强度(Ms)随Fe含量的降低,逐渐减小.Fe_(72)Nb_9B_(19)的Ms达到最大(Ms=65emu·g~(-1)).  相似文献   

10.
通过X射线和磁性测量等手段对所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La1-xPrxFe11.4Si1.6(x=0.1,0.2,0.3)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 373 K温度下,经过50 d退火所得的化合物均形成了单相立方NaZn13型结构;部分Pr替代La原子后,会引起晶格畸变;另在外磁为1.5 T时,Pr含量为x=0.1,0.2,0.3时的最大磁熵变|ΔS(T,H)M|max分别为15.06,37.08和15.22 J/kg.K.大的磁熵变来源于TC处磁化强度的陡峭变化和TC以上磁场诱发的巡游电子变磁转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W元素部分替代Fe元素对Fe基非晶合金热稳定性和软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文中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了Fe_(71-x)Nb_9B_(20)W_x(x=1,3,5)非晶合金带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测试Fe_(71-x)Nb_9B_(20)W_x非晶合金的热学性能和软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基非晶的晶化过程与W含量密切相关,随着W含量的增加,合金由两次晶化过程转变为一次晶化过程。添加W元素能够有效提高Fe基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改善合金的热稳定性。Fe_(66)Nb_9B_(20)W_5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过冷液相区宽度T_x和晶化起始温度T_(x1)分别高达58 K和928 K。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M_s和矫顽力H_c分别为42~90 emu·g~(-1)和0.61~6.59 Oe,其中M_s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单辊熔体快淬法成功制备了Gd_(60-x)Ho_xCo_(20)Al_(20)(x=0-40)非晶合金,并系统研究了其磁性和磁热效应。研究发现:通过Ho替代Gd可实现相变温度在44~112K宽温区内连续可调,并在各自相变温度附近发生铁磁(亚铁磁)—顺磁二级相变。在0~5T外磁场变化下,Gd_(60-x)Ho_xCo_(20)Al_(20)非晶合金磁熵变峰值分别为7.91(x=0),9.22(x=10),8.85(x=20),8.56(x=30),9.83(x=40)J·kg-1·K-1,Gd30Ho30Co20Al20和Gd20Ho40Co20Al20非晶合金的半高宽分别为~60K和~70K,磁制冷效率为~590和~599J·kg-1,有望应用于液氮温区制冷。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步溶剂热法在无辅助剂的条件下首先合成了表面光滑的,直径在450~550nm之间的Zn-Co前驱物纳米微球。用硫代乙酰胺为硫源,经过溶剂热之后形成了Zn_(0.76)Co_(0.24)S纳米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其组成和形貌结构。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1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为208mAh·g~(-1),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即使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 000次后比容量仍能稳定在230mAh·g~(-1),展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控制焙烘温度,借以加速初缩体与纤维之间的反应,并生成稳定的共价交联,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抗皱性能。同时亦得控制预烘条件,减少表面泳移现象,不致积聚形成“表面树脂”,以提高抗皱性能,使织物手感柔软,且避免发脆现象。 本文提出以ΔTg(干燥状态下玻璃化温度和湿润状态下玻璃化温度之差)作为衡量湿防皱性的量度。  相似文献   

15.
蛭石吸附Pb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讨论了溶液pH值、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考察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调节溶液pH=6.0,吸附时间30min,蛭石对浓度为10~160 mg/L Pb2 的吸附率超过99.0%,室温(10℃)下最大吸附容量为87.72 mg/g。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甚好,相关系数达到0.9999。蛭石对Pb2 的吸附等温线明显分为两段,在Pb2 浓度为200~500 mg/L范围内,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室温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2和0.998。温度升高,吸附平衡量增大,表明该吸附反应是吸热反应,求出反应的焓变ΔH=4.02 kJ/mol,熵变ΔS=27.41 J/(mol.K),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分别为-3.74(10℃)-、4.46(35℃)-、5.01(60℃)、-5.72(80℃)kJ/mol。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相变温度较低,相变焓较高的相变材料,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新戊二醇(NPG)为硬段,合成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IR)、偏光显微镜(POM)分析了材料的形态结构和相变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固-固相变储热性能,相变焓达到146.6 J/g,相变温度为43.92℃,且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相过程的变实质是相变材料中的软段MPEG在结晶态与为非晶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用Benson基因加和法估算了蓖麻醇酸及其各反应产物的标准生成焓Δ1Hm^①(298,g)、标准熵Sm^②(298,g),用Rihani基团加和法估算了这些物质的理想气体热容Cp,m^①(T)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导出了蓖麻醇酸各反应的标准焓变ΔrHm^Φ(T)、标准熵变ΔrSm^Φ(T)、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rGm^Φ(T)、标准平衡常数Kp^Φ(T)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导出的结果可用于分析、控制和优化蓖麻醇酸各化学反应及其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8.
工业上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生产主要通过结晶方法来实现,过冷度和相平衡图对结晶工艺和设备的设计起到重要作用。以工业生产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了不同2,4-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的熔融液,采用冷却曲线法测定了过冷度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降温速率越快时,过冷度越小,但当降温速度小于4℃·h~(-1)时,过冷度变化不大;搅拌速率越大时过冷度越大,但当搅拌速度大于400 r·min~(-1)时过冷度不再变化。分别采用Wilson方程、NRTL模型及UNIFAC基团法对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回归。相比其它方法,UNIFAC基团法对相平衡计算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的球形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与LiOH·H_2O均匀混合,经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层状结构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形成时间的球形前驱体形貌观察,结果表明: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是由无数微小的纳米片由内而外竖向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其形成经历了由疏松逐渐变致密的过程。经过高温锂化之后,一次结构由纳米层片转变为纳米颗粒,球状二次颗粒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与普通溶胶凝胶法的LiNi_(0.6)Co_(0.2)Mn_(0.2)O_2样品相比,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具有更加完整的层状结构。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更好的倍率性能。球形LiNi_(0.6)Co_(0.2)Mn_(0.2)O_2在0.2C(1C=160mA·g~(-1))时的放电容量达到186.2mA·h·g~(-1),0.5C时达到158.9mA·h·g~(-1),1C时达到129.0mA·h·g~(-1),100次循环后仍然可以保留88.9%的容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金属熔体玻璃化转变温度与成分之间的关系,解决金属非晶形成能力和非晶材料成分准确设计的问题,对Ge-Se硫系玻璃的光学性能与特征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熔融-淬冷的方法制备出致密性良好的GeSe4和GeSe8玻璃试样,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了试样的红外透过率,通过近似关系式计算出这两种试样的折射率n,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方法获得该材料的玻璃转变温度Tg,根据VFT方程拟合法来确定试样的动力学理想玻璃化转变温度T0g.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2~15μm波长范围内的红外透过率在60%左右,红外透过性能良好.GeSe4试样和GeSe8试样在3μm和10μm处的折射率分别为2.558 5和2.463 0、2.594 4和2.481 8.测定该红外玻璃的实际玻璃转化温度Tg和动力学理想玻璃化转变温度T0g分别为161.33℃和98.99℃,147.85℃和75.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