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京》是一部木刻黑白版画效果具体应用的动画,而此文是对其在前几制作上的梳理,研究。通过梳理、研究后,为木刻黑白版画艺术效果的三维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形式语言寓于不同的结构之中,展现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它作为木刻版画的载体,是一个由抽象与非抽象,有意识与无意识,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分离构成的统一体。本文从画面关系及"笔墨"技法来看黑白木刻版画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学习版画的创作及历史发展,以亲身经历结合版画知识来研究认识木刻版画,发现版画不同的形式语言。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在版画创作领域推广丝网印刷技术,分析了丝网印刷技术的优点,对版画创作技术中的丝网版画、黑白木刻、木刻套色、水印木刻、铜版版画、石刻版画等版画技术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得出丝网版画技术优势。讨论了丝网版画的制版种类,结合感光制版工艺,对丝网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了逐步分析,使丝网版画创作者掌握丝网印刷技术。  相似文献   

4.
作品说明:宜春版画就是在表现红色题材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时代发展来阐述其艺术特点的嬗变。《征途》是20世纪40年代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时的红色题材版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黑白木刻为主。黑白木刻具有“力之美”,能唤醒大家的革命热情和意识,让大家投入到革命中来。《那年那事》是解放初期。宜春地区有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版画创作队伍。  相似文献   

5.
吕青 《丝网印刷》2023,(4):13-16
木刻版画历史悠久,但传承创新和发展前景缺乏思考。从传承的角度对木刻版画进行实践中的创新延续,从应用的角度在其美学价值中体现生活价值,探索木刻版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墨画的晕染效果往往令艺术家醉心,“墨色”“墨分五色”皆讲黑白效果中灰调变化和水与宣纸接触产生充沛的肌理层次。总的说来,丝网版画的肌理效果分为“薄”和“重”两种。“重”,令人想起油画粗重的笔痕和颜料厚厚堆积的重量感。复制和模仿是丝网版画的属性,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去模拟水墨的效果和油画的效果很容易实现,但是完全的底片印制图像又太雷同印刷制品,作为版画艺术,它本身的“手工感”就被消解了,这是艺术家们所避讳的。因此,如何让画面呈现“薄…‘厚”穿插的效果,是每个艺术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岳小红 《中国造纸》2023,(4):158-159
<正>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我国曾涌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其中版画艺术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是艺术家经过巧妙构思,用刻刀、化学性腐蚀药物等在木、石版材上刻出画面,并用纸张进行复制、拓印而形成的图画。常见版画有木刻版画、铜刻版画以及石版画等多种形式。我国版画起源现已不可考证,但现存最早的版画可追溯至唐朝,早期的版画创作通常分多道工序,绘画、刻板以及复印都由不同的工人完成,此时版画多被称为复制版画,后来版画的画、刻、印等工序基本上都由同一人完成,此时被称为创作版画。我国版画艺术发展至今,已形成多个艺术流派,其中木刻版画、铜版画成为现今社会最为常见的版画形式。  相似文献   

8.
木刻版画在延安革命时期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坛中版画是最活跃的画种之一。各省美术学院都设立了版画系,培养专业版画人才,多次举办全国版画展览,促进了版画艺术的迅速普及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艺术商品化大潮来势凶猛...  相似文献   

9.
有着近20年发明历史的火版烙刻,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检验后,已被证实可在印刷包装领域进行实际应用,其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能够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现其自身价值所在。火版烙刻的发明创意源于黑白木刻,即版画,因此出身于"艺术世家"的它,有着"艺术"的血统与基因,其印制产品亦展示了版画和雕刻双重艺术语言的魅力——浅浅的浮雕效果和织物面料光感相融合,再施以墨色叠加的效果,在视觉与触觉的碰撞下,南然生山一抹地道的中国艺术风。  相似文献   

10.
“丝网版画”、“网印艺术品”是通过丝网印刷制作而成。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凸版、凹版、平版、丝网)之一;丝网版画又是四大版画(木刻、石版、铜版、丝网)之一。目前,世界上美术界承认的只有这四种板画,所以有许多著名的丝网版画和网印艺术品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 目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人们对艺术的收藏和鉴赏更为重视,对于古画、名画真品尤为酷爱。而真品往往仅此一件,究竟怎样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欲望呢?由此就派生出了高精度、高质量的丝网印刷复制艺术品。就其名画的复制来说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印刷精度高,在阶调的细微层次的再现上要清晰,要细腻,有层次,有  相似文献   

11.
网目调版画,也称阶调版画,是丝网版画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网目调版画在丝网选择、阳片制作、刮胶、晒版、颜料、纸张选择、印刷操作等一系列环节上与常规丝网版画有很大区别。在此,笔者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基础阐述一下有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12.
1 产品特点 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凸版、凹版、平版、孔版)之一;丝网版画又是四大版画(木刻、石版、铜版、丝网)之一。“丝网版画”、“网印艺术品”是通过漏版丝网印刷制作而成。所以有许多著名的丝网版画和网印艺术品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  相似文献   

13.
始于晚明时期的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为中国古代版画的多版套色技艺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因技术工艺环节的复杂等因素致使其未能在现代版画创作中得以推广,本文以传统饾版水印技法的复刻实践为例,尝试以工艺改良的方式在现代版画创作中更好的将这一传统版画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戴莉 《丝网印刷》2007,(6):38-39
陈聿强(1938年-)版画家,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丝网版画和木刻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会上展出,并在日本、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到1966年是当代文学插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期.古元先生创作的《灵泉洞》插图是这"十七年"间的一个典型范例,这套作品带有鲜明的延安木刻风格,为插图语言的民族化、插图面貌的多样化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对古元木刻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其插图作品,有关古元插图创作特色的研究并不深入.事实上,古元在插图的形式语言和叙事方法等方面做了宝贵的探索,并在其创作的《灵泉洞》插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通过这部作品,结合画家在延安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版画,来探索古元怎样将延安木刻风格和精神内涵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插图创作中去.  相似文献   

16.
彭锋 《缤纷家居》2014,(6):212-216
王华祥的艺术以变化著称。即使是同一风格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小的变化。每十年都要发生一次大的变化,从风格到媒材的彻底变化。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木刻版画,到9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油画创作。变化之大,让人不敢相信是—人所为。王华祥的木刻版画,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而他的油画作品则属于典型的后现代绘画。大约从05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林苗 《造纸信息》2023,(6):147-149
摘要:“求新颖”“求独特”的艺术思维始终贯穿在中国的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现在艺术家不仅对版画创作方式有了新的研究与发现,也更关注于中国传统版画的研究与探讨。文章以中国传统木刻中的线条为主题,通过对线条架构的个性化表达与运用进行研究,论述在版画创作中,线条在画面中架构的意境所体现出线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概要 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凸版、凹版、平版、网版)之一,丝网版画又是四大版画(木刻、石版、铜版、网版)之一。目前,世界上美术界承认的只有这四种版画,所以有许多著名的丝网版画和网印艺术品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在我国的油画家、国画家、雕塑家、水粉画家和木刻版画家多如牛毛,不计其数,唯独丝网版画家在我国甚  相似文献   

19.
版画(print)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广义的版画可以包括在印刷工业化以前所印制的图形普遍具有版画性质。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20.
兰艳 《丝网印刷》2007,(3):45-47
在我们周围,熟知绘画的人知道油画、国画,不一定知道版画;进而熟知版画的人,知道木刻不一定知道丝网版画。丝网版画因其材料和版画本身的特殊性,总是处在一种尴尬的位置上,不为人们所关注,即使它的制作方式早已铺天盖地地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信,低头看看,你手机上的键盘数字,T-Shirt上的漂亮图案;抬头看看,外面橱窗上的时尚招贴,飘在半空的彩印广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