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制备方法、基体合金选择和材料力学性能等方面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利用原位自生颗粒的优势、结合其他增强相进行复合强化,是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SiC/Al基复合材料中的SiC颗粒簇周期性排布假设,通过三维有限元体胞方法,探讨了不同堆积形式下的颗粒簇微结构对基体材料中热残余径向应力的分布,所得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过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采用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阐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新工艺,尤其是高体分SiC/Al复合材料的无压浸渗制备新工艺仍属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体力学和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原理建立压力熔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熔渗模型;讨论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温度控制以及压力等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合A l/S i复合材料压力熔渗法制备工艺,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实验相结合,确定了制备工艺的参数,制备的复合材料内的自由孔隙和硅颗粒的分布均匀,基体中的共晶组织可依附在颗粒表面形核生长.同时研究了A l/S i复合材料的特性和断裂行为,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和断口观察表明,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主要是由于硅颗粒的脆裂性引起的,并且由此向材料内部延伸,最后导致复合材料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硬度、拉伸和磨损等试验手段,检测了Fe-Al2O3P复合材料的强化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SEM等微观分析技术,分析了淬火处理后Fe基与Al2O3颗粒间的复合状况。结果表明,淬火处理可强化基体,降低Al2O3颗粒与基体间的硬度梯度,使两者复合更紧密,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6.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是新材料的重点研究领域,尤其是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PRA)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分、性能、界面、制备新技术和应用,并提出了当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以高熔点、低激光吸收率的金属Mo颗粒为增强体成功制备出金属-金属基颗粒增强不锈钢材料。当激光功率为230 W、扫描速度为730 mm/s时,此时成形的Mo/316L不锈钢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并可观察到大量球形Mo颗粒均匀分布于金属基体中。熔池中悬浮Mo颗粒的存在一方面加大了熔体冷却速度、过冷度和形核率,另一方面部分Mo元素融入316L金属基体中导致了铬当量Creq值的增大和Nieq值的减小。当Mo颗粒加入量为2wt.%时,金属基体保持奥氏体相为主,晶粒明显细化和等轴化。抗拉强度提升10.77%的同时,断裂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当Mo颗粒加入量为6wt.%时,金属基体则从纯奥氏体结构转变为以铁素体为主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结构,材料屈服强度进一步提升46.5%,断裂延伸率为20.5%,仍保持有良好塑性。  相似文献   

8.
金属基复合材料综合了作为基体的金属结构材料和增强物两者的优点,具有高的强度性能和弹性模量、良好的疲劳性能等特点。由于制作工艺相对容易,和价格低廉,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体现出了广泛的商业价值,金属基复合材料首先在航天和航空上得到应用,随着其价格的不断降低,它们在汽车、电子、机械等工业部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为此全球各大公司和研究机构对它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正多层次大面积地展开。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进而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碳纳米管(CNTs)具有独特的纳米管状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电学以及化学性能,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理想增强体.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CNTs/MMCs)研究进展,介绍了CNTs预处理和CNTs/MMCs主要制备工艺.阐述了制备CNTs/MMCs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使CNT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并保持结构完整性;如何提高CNTs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最后对CNTs/MMCs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SiC/Al基复合材料中的SiC颗粒簇周期性排布假设,通过三维有限元体胞方法,探讨了不同堆积形式下的颗粒簇微结构对基体材料中热残余径向应力的分布,所得结果对于深入理解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过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阐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Mg2Si颗粒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密度低和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其作为增强体与铝基体结合性能良好,使得Al-Mg2Si合金材料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过共晶Al-Mg2Si合金材料在拥有低密度特点的同时具备了优异的耐磨性能,成为了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和气缸盖生产的可选材料。本文介绍了Al-Mg2Si合金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综述了过共晶Al-Mg2Si合金材料的制备技术、变质机制和合金元素的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静电纺丝是制备超细长丝的有效、便捷技术,制备的导电纳米纤维具有纳米至微米结构形态特征、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能,为新型导电材料的设计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受到基础科学和应用领域专家的兴趣和重视。利用静电纺技术制备导电纳米纤维的原料成分主要有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纳米碳基材料、金属化合物及复合型材料,较多的应用于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和光伏电源等领域,是静电纺研究的热点。文中概述了静电纺导电纳米纤维的分类、制备方法和结构性能,并展望了静电纺导电纳米纤维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钛是一种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具备良好的光电性能,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光催化剂。介绍了TiO2的光催化机理、以及其改性情况,可通过贵金属沉积、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等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效率。介绍了TiO2在污染物处理、太阳能电池以及光催化制氢等领域的应用,具备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New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strengthened by Al2O3 particulates through stirring cast by adding NH4Al(SO4)2 to the molten aluminum have been fabricated. T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in-situ Al2O3 particulates are generally spherical and they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Al matrix. Dry sliding wear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ume loss of the unreinforced Al matrix is about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Al2O3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 (MMC) and the volume loss of the MMC fabricated by adding Al2O3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MMC by adding NH4Al(SO4)2. Lubricating sliding wear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ume loss of the MMCs increases more slowly than that of the matrix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load.  相似文献   

16.
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的性能及其主要制备方法,如纳米热喷涂、纳米复合镀和激光表面技术等.展望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粗集理论的多因素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利用不等重复的、散乱的数据去分析指标与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粗糙集合的有关理论,引入支持度作为因素和指标之间关联的度量,同时介绍了计算支持度的方法;提出了交互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其作为几个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对指标影响的度量.以农用车为例对其若干因素与性能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网络信息挖掘是目前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文章首先介绍网络信息挖掘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概要介绍了网络信息挖掘的步骤、分类,及在三个研究领域的挖掘技术及发展,最后简单阐述了网络信息挖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金属配位氢化物能否成为高容量的储氢材料,介绍了金属配位氢化物NaAlH 4的储氢性质、催化反应机理、动力学性质、微观结构等方面的成果,旨在为储氢研究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结果表明,加大对金属原子的长程转移现象、粒度大小的影响及催化活性的研究,可使金属配位氢化NaAlH 4有望代替过渡金属作为储氢载体;同时,也展望了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