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林兴  刘英 《科普研究》2011,6(7):66-70
电脑等数字化物件及其网络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其深远的影响力源于将现实世界蕴涵的信息进行了数字化(以数字0和1的组合来表示信息),并经过快速广泛的传播,形成虚拟世界。正是由于数字化以及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导出了数字化时代的种种特征。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是比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模拟化的抽象世界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促使现实世界发生更深刻的变革。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有更强的求知欲和求真欲,对科普有更高的要求。数字科普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必将成为科普的主流。传统科普也将与数字科普相配合而呈现崭新的面貌,在许多场合发挥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有别于传统的VR技术需要佩戴外部设备后才可进入与真实世界完全隔绝的虚拟世界,AR技术可以让使用者仅仅使用移动设备就可以在真实环境中叠加虚拟的数字化内容,让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融。作为新型的人机交互工具,增强现实技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现实技术的增强可以有效地融合科普服务的形式与内容,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3.
滕艳霞 《科普研究》2011,6(7):82-85
发展科学普及事业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由于数字科普相对于传统科普形式而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生动、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更能有效地吸引受众。近年来数字科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仍需不断提高,要对受众进行认真分析,正确把握科普知识的需求,以免造成科普资源的浪费。数字科普更要关注弱势群体,尤其要肩负起社会老龄化赋予的历史使命。发展数字科普是数字时代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多重宇宙的视域,说明数字化网络空间是一种人造的空间并且是与我们现实的物理宇宙并行的宇宙,数字化虚拟世界是人们在数字化网络空间之中人造的模拟现实运行的世界。通过分析数字化虚拟空间的物质与特性,分析数字化虚拟世界的特性与逻辑分类,进而提升人们对数字化网络空间和数字化虚拟世界的本质和价值上的认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现实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数字电视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技术使所有的文字图像.声音都可以融为数字状态.它不但使信息传逮和交流更为简捷.更使得传媒之间的融合与嫁接成为一种常态。数字化电视不仅是传统模拟电视的生产播出传输.接收在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而是相对于传统模拟电视的一种新业态:研究技术层面的电视数字化固然重要.探讨数字化电视的发展路径则更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何丹  胥彦玲 《科普研究》2011,(Z1):26-28
数字科技馆将是数字化科普资源的集散中心,具备为全国科普产品开发、创作提供资源支撑的功能,以及面向公众开展网上科普宣传教育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数字科技馆建设发展迅速,出现了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代表的一批多方共建全面共享的全国性跨系统数字化科普资源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科技馆的发展及特点,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数字科技馆科普形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人类迎来了智能化时代。在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逐步呈现出信息化的技术特点和要求。但老年群体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却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应用和相关智能设备的使用方面,他们面临着严重的数字鸿沟现象。本文首先阐述智能手机和数字鸿沟的概念,然后通过客观分析老年人在信息化背景下数字鸿沟的特点和成因,结合智能手机科普在信息化背景下对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所起的积极影响,重点提出了改善老年人数字鸿沟现状的具体路径,即智能手机科普。笔者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尽快融入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14,(16):18-18
近日举行的中兴分析师大会,中兴明确了M-ICT和Smart 2.0作为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和方向,而作为目前中兴三大业务板块之一的终端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兴通讯在日前的分析师大会上发布了面向未来的M-ICT和Smart2.0战略。按照中兴的观点,在MICT时代,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合二为一,信息将创造更大的价值。M-ICT时代带给中兴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浩达 《科普研究》2014,9(1):12-19
从传统的科普概念到数字传播时代的科技传播行为,是数字技术在期间造就了数字传播的概念。通过对数字科普概念的再定义,我们认识到:社会的体制文化层决定数字科普的发展;观念文化层影响数字科普的内容;而物质文化层则是数字科普的需求动力。担当数字科普工作的机构与个人在将科学艺术引入数字科普的同时,也为数字科普的发展描绘了广阔前景。文章对基于数字技术的科技传播即数字科普文化观念进行了比对、研究,希望在抛砖引玉的同时与大家共同推动数字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溉述 电视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了,数字电视系统取代模拟电视系统的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电视节目信息实现数字化,所有的信息可以在数字世界里传播、转换、存储和处理,从而使得广播电视网能够和计算机网络相连接,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战场数字化与战场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战中信息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这就对战场的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战场数字化的概况,阐述了美军战场数字化的近况,分析了战场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并就未来战场通信体系结构的选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混沌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个开关超混沌系统。该系统包含2个不同的超混沌子系统,其结构和参数在其自身变量的控制下不断地在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变化,其行为比传统的超混沌更具复杂性。为产生数字超混沌信号,基于DSP芯片研究了该开关超混沌系统的数字化实现问题,在实验中获得了数字化的混沌序列。该系统及其数字化方法可应用于通信、信息加密和计算机等领域之中。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音频数字化的浪潮此起彼伏,我国的音频工作者和音频设备制造者应如何面对这种形势。本文通过对数字音频记录媒体发展的回顾和几种流行的数字记录媒体的比较,阐明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谈的科学传播是指将科学信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观念等资讯)传播得正确、广泛、深入、快速且有效,实现科学普及、民智发达的境界。论述前提限于大众传媒的科普范畴,至于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则不在讨论之列。本文从科学与媒介、科学作者、科学写作、科学消息之传播,以及科学家等5个理论研究的面向来分析台湾的科普困境,以为台湾的科普是相当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钱贵晴 《科普研究》2009,4(4):16-23
从科普的自然属性理解,科普是非学科科学技术教育与传播的集合。作者综合应用脑科学及创新教育理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科普进行研究,提出了“科科普环境信息场”理论,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以人为本的宗旨来理解科普,并从这一新视角对科普的定义、内涵、属性特征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有的光纤通信网实现对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远程监控,既可以避免重新铺设传感信道,节约成本,又可以增加传感网组网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的面向光接入网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网传感数据数字化系统,系统能够快速实现对携带传感信息的FBG反射波长的数字化。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误差来源,并设计了传感数据成帧模块的结构及适于在光接入网中传输的传感数据帧结构。采用OptiSystem/Matlab协同仿真的方法对一个3×3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进行了仿真实验,实现了在-50℃~100℃范围内精度为1℃的温度监测,能够满足日常温度监控需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潘津  孙志敏 《科普研究》2014,9(1):46-53
本文通过对美国互联网科普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科普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科技传播理念和方式,使科学普及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逐步变为公众与科学家的双向交流互动。公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甚至去发布信息。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科普的重要平台,使得科技传播成为公众的共同事业,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职业。公众既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又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者。基于互联网的科普,能够给我国的科普事业带来"介入科技传播的人越来越多、介入欲望越来越强烈、介入能力越来越强大"的良性循环局面。本文还针对我国目前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网络科普的现状,提出了开设"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开设"虚拟实验室"、引进和开发科学游戏等具体实施方案,特别对科学游戏在青少年科普方面的作用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时效性更强,传播话语表现出数字化趋势。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主播们既要强化危机意识,又要从容应对,“守”好党政喉舌的主阵地,“守”好媒体传播一般规律,“守”好波音主持的基本功;同时“破”被动为主动,强化服务意识,“破”单一为融合,强化融合意识,“破”同质为异质,强化特色意识等,为广播电视媒介发展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赵军  王丽 《科普研究》2012,7(6):46-5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大大变革了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科学信息的传播也不例外。本文简述了主要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在现代科学普及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与出路,解读了新媒体所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最后为我国科普事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