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嵘嵘 《科普研究》2013,8(6):54-59
我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是应《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生的重要举措。企业科普人才是科普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企业科普人才,以4个直辖市和17个省的29个城市的钢铁行业科技人才为样本,通过开放式的问卷与质化的统计分析,以期找到适合企业科普人才培训的周期、时点、意愿,并从企业科技人才科普工作的内容与应具备的能力入手探求其培训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科普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企业科普人才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为其他类别科普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杨帮兴  尤芮可 《科普研究》2022,(5):66-74+83+104-105
科普资源是促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基本条件保障。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科普资源配置对公民现代化素质影响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单一科普资源并不构成高公民现代化素质的必要条件;存在4条驱动高公民现代化素质形成的科普资源配置路径,分别为“科普人才驱动”型、“科普人才+科普创作”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型、“科普人才+科技场馆+科普创作”型;中国科普资源配置与公民现代化素质存在由东向西递减的显著地域性差异。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保障,发挥区域科普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科普资源协同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晶  王楠 《科普研究》2015,10(6):92-101
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普力量,它们通过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本文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调研和访谈对象,从日常科普工作管理、常见科普途径、科普活动组织形式以及科普人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普活动情况。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许多单位对科普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普活动缺乏品牌和特色;科普资源创新不足;科普专业人才缺乏。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建立激励科普的工作机制,构建合理的科普人才结构,创建品牌和特色科普活动,尝试与社会各界联办科普等。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国家在科普人才尤其是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突破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远不能满足国家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工作的需要。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如何加大科普专职队伍建设是当前国家在创新体系的范畴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2010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普专职人才、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战略目标,提出政府、高校、人才所在单位三位一体的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普动漫发展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丹  姚义贤 《科普研究》2011,6(7):86-89
在21世纪的新媒体格局下,利用科普动漫进行科技传播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普及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但目前我国的科普动漫的发展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都较为落后。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要提出相应政策;建立科普动漫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搭建科普创作人才与动漫创作人才的交流与共同创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科普人才建设任务及执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刚 《科普研究》2011,6(4):45-49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我国尽快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而科普工作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支撑手段。我国目前的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较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加快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在尽快补足科普人才数量的同时,扎实提升科普人才的工作能力酝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围绕重点任务的执行需要,设计好支撑办法,形成环环相扣的措施体系,并最终实现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谢广岭 《科普研究》2016,11(1):49-55,62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科普方式与途径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并把调查结果与第八次、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出当前我国信息化科普方式的发展情况与存在问 题:(1) 我国公众科普信息化诉求增强,互联网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最为偏爱的媒介渠道,其中门户网站和移动 媒体关注度高;(2) 电视媒体依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印象最深刻的方式,但大多节目缺乏准确定位以及同质化现象严重;(3) 专业科普图书和期刊是公众最信任的科普方式,但形式过于死板;(4) 科普游戏等兼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新型媒体形式成为未来信息化科普的趋势;(5) 大多数公众认为我国信息化科普发展基本较好,但水平有待提升,其中,网上科技馆和传统媒体是公众最期望强化的信息化科普渠道;(6) 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民工群体的科普信息化水平提升缓慢;(7) 信息化环境下的科普把关减弱和复合型人才匮乏已成为信息化科普发展的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建设的重视,科普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科技馆作为我国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数量迅速递增,尤其以小型馆为主,占到总数的80%以上。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上,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已成为了小型科技馆做好科普服务的关键。本文在结语小型科技馆科普人才现状基础上,探讨小型科技馆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与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郑念 《科普研究》2009,4(2):19-29
本文从分析科普人才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科普人才及其队伍的构成、基本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既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普事业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之举。作者认为,科普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发展须遵循"正规教育与培训提高相结合,激励与引导相结合,战略布局与局部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系统地培养和开发科普人才,并结合开展人才评估,提高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质量,以满足各方面对科普工作和科普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为文献数据来源,用CiteSpace Ⅲ的关键词共词聚类和突变词检测功能,分析了新世 纪以来我国科普创作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使用CiteSpace Ⅲ对CNKI 进行文献批量分析总结得到研究热点及演变特 点的方法是十分可行的。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得到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普创作研究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六类:(1) 代表性 科普图书和作品研究;(2) 学科科普创作研究;(3) 科普创作方法与规律研究;(4) 对著名科普作家的研究; (5) 科 普作品的出版与传播研究;(6) 科普创作人才的研究。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本文进一步对未来科普创作研究提出了对 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科普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高等教育环节加强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在这方面,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高校已经开展了多年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高校中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可从中汲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效、系统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由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宽专业的教育结构网络构成;而科普人才资源存量的增加、增量的保证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有赖于完善而有效的科普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当前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学科专业瓶颈、师资队伍瓶颈、培养基地瓶颈和机制创新瓶颈等主要问题,梳理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并提出了建立我国科普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在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普人才资源支撑。培训是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的主体工作。本文从科普人才培训需求分析入手,尝试运用系统理论设计科普人才培训实践体系,创新性提出实体培训与网络培训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促进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是科普工作的重点任务。我们联合驻外使馆,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本文根据调研情况,首先介绍发达国家科普工作的现状,然后对发达国家科普事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最后结合我国科普工作发展现状,提出对未来我国科普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郑念 《科普研究》2009,4(4):5-15
本文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弘扬科学精神、捍卫科学尊严、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作者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把科普人才队伍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特点、人才队伍的规模、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科普人才队伍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共同特点,对于新时期我国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昀京 《科普研究》2014,9(6):73-81
科技普及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措施。边区科普坚持了科学为战争服务的原则,提出"科学的方法应该与科学的任务一致",理论与实践一致的理论。实践中重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养,重视群众教育,重视用科学解决群众迫切需要的问题,制定许多政策法规。建立科学机构,积极宣传报道科技,举办展览会。发动干部深入基层,用科技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巩固了边区,使群众和党紧密团结,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陕甘宁边区的科普理论与实践对新中国的科普产生了重大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峡 《科普研究》2007,(3):11-16
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承前启后的重要文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转型期科普”由于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科普”的特点,特别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研究。首先是因为转型期科普正在并已经发生了许多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变化。其二,还在于“转型期是个瓶颈”,“瓶颈会发生淤塞现象”。其三,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我国,为科普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实现我国科普的转型,有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一,从科普内容来说,科学普及要覆盖科学内涵的全部,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四科”,应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统领科学素质建设的主线;其二,在科普经费投入机制、科普工作机制、科普人才投入机制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其三,建立科普评价机制,加强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