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低温溶液缩聚制备芳香族聚砜酰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  封亚培  晏雄  汪晓峰 《合成纤维》2007,36(10):27-30,36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将对位二氨基二苯砜(4,4′-DDS)、间位二氨基二苯砜(3,3′-DDS)和对苯二甲酰氯(TPC)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进行缩聚,制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芳香族聚砜酰胺树脂,并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浓度为13%,反应初始温度为10℃,TPC/DDS摩尔比为1.001~1.003,反应时间50~60min时,可获得理想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的方法,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氯化锂(LiC)l溶剂体系中,引入了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作为第三单体,与对苯二胺(PDA)和对苯二甲酰氯(TPC)反应,得到可用于直接湿纺的均相共聚物原液。研究了单体浓度、第三单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助溶剂及吡啶用量对纺丝原液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聚砜酰胺酸和聚砜酰亚胺的微波辐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与均苯四酸二酐(PMDA)为单体进行微波辐射溶液聚合反应,所得的聚酰胺酸进行固相微波辐射亚酰化。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等因素对聚合物的特性粘数、转化率的影响,并与热聚合进行比较,用红外及核磁共振的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聚酰亚胺的亚酰化度。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不仅能缩短缩聚反应时间,还能提高缩聚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固相微波辐射使聚酰胺酸的亚酰化时间缩短,亚酰化度增大。合成的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都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能,聚酰亚胺具有一定的磁性。  相似文献   

4.
以长链二胺4,4’-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BAPS)为单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分别与3种二酐于室温下反应,合成了3种长链聚酰胺酸(PAA)。利用GPC研究了PAA相对数均聚和度(Xn)及其分布随缩聚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自催化逐步缩聚反应,反应级数为三级;在初始阶段,缩聚速率常数随二酐电子亲和性(EA)的递增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聚芳醚酮/含甲基侧基聚芳醚砜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o-CH3-DPODPS)、二苯醚(DPE)和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在无水A1C13、1,2-二氯乙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存在下,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甲基侧基的聚芳醚酮/聚芳醚砜无规共聚物。用FT-IR,WAXD,DSC和TG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2,2'-二甲基-4,4'-二苯氧基二苯砜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提高,熔融温度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添加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进行改性,能够使其在极性有机溶剂中聚合并得到聚合物纺丝原液。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的方法来验证和分析聚合体的结构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4'-ODA的加入量对共聚体的结构和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胺1,2—二氢—2—(4—氨基苯基)-4—[4—(4—氨基苯氧基)—苯基卜二氮杂萘—1—酮(二胺A)、对苯二胺为共缩聚二胺单体,与对苯二甲酸在Yamazaki膦酰化法聚合体系中,选择直接缩聚法,成功得到高分子量的聚芳酰胺,其特性粘数为0.96~1.44dL/g。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失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300℃),氮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在450℃以上;当二胺A与对苯二胺的物质的量比例为10:0—5:5时,所得聚合物溶解于强极性溶剂。同时,系统研究了影响聚合物特性粘数的诸多因素,从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共缩聚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是一种全芳香族聚酰胺,由其制备的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等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特种服装、航空航天、通讯电缆以及复合材料中。但PPTA树脂难溶难熔,只能在浓硫酸中溶解,纺丝工艺复杂。通过添加第三单体对其进行改性,能够使其溶于一般的极性有机溶剂中,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可以直接纺丝。本实验采用3,4'-二氨基二苯醚(3,4'-OD A)为第三单体,分别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CaCl和N-甲基-2-吡咯烷酮(NMP)/CaCl溶剂体系中,对其共聚合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摩尔浓度、CaCl含量以及3单体含量和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工业》2017,(3):52-55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经4,4'-二氨基二苯砜(4,4'-DDS)改性后的聚对苯二甲酰间苯二胺(co-PMTA_3)进行化学结构表征;研究了co-PMTA_3的溶解性和热性能,并与对位聚芳砜酰胺(p-PSA)和常规聚芳砜酰胺(co-PSA)进行了比较;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得了co-PMTA_3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经340℃热拉伸1.4倍后制得线密度为10 dtex的co-PMTA_3纤维,研究了co-PMTA_3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coPMTA_3为4,4'-DDS与间苯二胺及对苯二甲酰氯按其摩尔比为2.5/7.5/10的共聚物;co-PMTA_3的溶解性强于pPAS,但比co-PSA要弱;co-PMTA_3有较好的耐热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达318.4℃,低于p-PSA的367.7℃和coPSA的343.1℃;co-PMTA_3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7 cN/dtex,初始模量为56.5 cN/dtex,打结强度为2.2 cN/dtex。  相似文献   

10.
长链聚酰亚胺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长链二胺4,4' 二(4 氨基苯氧基)二苯砜(BAPS)为单体,采用两步法分别与二酐PMDA、ODPA、BPADA合成了3种链长的聚酰亚胺。实验利用GPC监测0 05mol/L聚酰胺酸(PAA)的数均聚合度(Xn)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随缩聚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反应为一逐步缩聚反应,缩聚速率随二酐电子亲和性(EA)的递增而增加;与预聚体聚酰胺酸相比,热处理环化得到聚酰亚胺其数均分子质量( Mn)和特性粘度[η]均有所下降,而分布指数(D)增大。此外还利用红外光谱(FTIR)、差分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等对聚酰亚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酰亚胺(PI)的玻璃化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td)随着聚合单元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4,4’-二氯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砜和2,4-二羟基二苯砜为单体,通过缩聚合成一系列主链含异构体醚键单元的聚芳醚砜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比不同产物的熔体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发现随着共聚单元含量的增加,聚芳醚砜共聚物的流动性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并且屈服点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逐渐提高。这一结果对实际应用中提高聚芳醚砜树脂流动性和韧性、降低热加工温度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2,3-丁二酮为原料,通过卤化等反应制备2,2'-二氨基-4,4'-双噻唑(DABT),然后采用低温界面缩聚反应,将制备得到的含双噻唑席夫碱二酚与苯基磷酰二氯进行缩聚反应,生产含有双噻唑结构的新型聚酯,特性黏数为0.98 dL/g.利用红外光谱(FT-IR)、氢谱核磁(1H-NMR)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证明其结构正确;采用TGA和WAXD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热性能及结晶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无定形结构、良好的热稳定性及溶解性能.在氮气环境下,5%热失重的起始温度均在290℃以上,800℃时的残重为55%.  相似文献   

13.
本发明涉及阻燃短纤纱、含有这些短纤纱的织物和服装、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所述纱线具有至少25%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短纤维,所述聚合物短纤维包含得自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选自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2%~15%质量分数的具有低热收缩性的纤维;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锅法"合成了含芳醚键的低聚双邻苯二甲腈单体,并以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p-BAPS)为固化剂获得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的聚合物树脂。低聚邻苯二甲腈单体制备过程为过量间苯二酚与4'4-二氟二苯甲酮反应,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甲苯为溶剂,加入适量K2CO3,最后用4-硝基邻苯二甲腈进行封端。合成的低聚双邻苯二甲腈单体用IR及1H-NMR进行结构表征。该低聚物单体与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砜(p-BAPS)进行热交联形成一个密实的热固性材料。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研究该聚合物树脂的固化性能及热氧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固化温度在450℃左右,在氮气氛下开始分解的温度为330℃,因此该固化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DHPZ-BM I)与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复合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E-51)。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该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求得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Ea=63.28 kJ/mol,碰撞因子A=1.55×106s-1,反应级数n=0.89,该体系与链延长型双马来酰亚胺PPEK-BM I(DP=15)/DDS/E-51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数据几乎相同,证明二者的固化反应过程相同。采用热失重分析仪(TGA)分析研究了上述2种固化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前者的热分解活化能达215.04 kJ/mol,为后者的1.5倍以上,说明DHPZ-BM I/DDS/E-51是1种热稳定性能良好的耐高温环氧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溶解性能,在PPTA的聚合过程中添加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得到了PPTA的共聚体溶液.主要讨论不同的溶剂体系(NMP或DMAc)中共聚物溶液的凝固性和稳定性,包括凝固剂的种类,溶剂的浓度,CaCl2的含量和温度对溶液的凝固值和临界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是非常强的凝固剂;随着凝固液中溶剂浓度的提高,凝固值增大;随着CaCl2含量的增大凝固值逐渐增大;温度影响不是太大,变化趋势比较缓和;共聚物溶液在室温和60℃下都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化工学报》2009,60(11)
以工业级4,4'-二氟二苯砜(DFDPS)为原料,利用升华方法进行纯化处理后,采用发烟硫酸直接磺化,通过改变反应物计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系统研究了3,3'-二磺化-4,4'-二氟二苯砜二钠盐(SDFDPS)的制备方法.采用HPLC、UV、~1H NMR 及FTIR对磺化产物结构及纯度进行了表征,由此得到最佳的磺化条件为:反应物摩尔比(SO_3∶DFDPS)为3.0∶1,在110℃下反应20 h.在此反应条件下的磺化产物中未发现单磺化产物以及未磺化的原料DFDPS.经过乙醇/水两次重结晶后,总收率达到75%.以合成的SDFDPS为原料合成了磺化度60%的磺化聚芳醚砜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相对黏度,同样也表明了SDFDPS的高纯度.  相似文献   

18.
本发明涉及阻燃短纤纱和包含这些纱线的织物和服装、以及它们的制各方法。所述纱线具有50%~95%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短纤维,所述聚合物短纤维包含得自单体的结构体和5%~50%质量分数或更高的聚恶二唑纤维,所述单体选自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质量分数是按所述纱线中聚合物纤维和聚恶二唑纤维的总量计的。  相似文献   

19.
本发明涉及阻燃短纤纱、含有这些纱线的织物和衣服、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所述纱线具有25%-80%质量分数的聚合物短纤维和20%~75%质量分数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合物短纤维包含得自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选自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质量分数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纤...  相似文献   

20.
PPPTA共缩聚改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善对位芳纶(PPTA)性能的有效方法是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第三第四单体进行共缩聚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柔性结构单元,刚性结构单元,取代对苯、间苯结构,二炔类结构,N取代结构,超支化结构等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