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食用植物油适度精炼理念的提出和被广泛认可,植物油国标中对酸值、色泽等指标开始放宽,而这种放宽会导致植物油中其他的非甘油三酯组分的含量,尤其是对烟点有影响的磷脂、溶剂、过氧化物、水分及挥发物等组分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物油的烟点。尽管针对游离脂肪酸这一将放宽的质量指标,其与烟点间数学关系已有研究,但酸值的放宽引起的其他组分的变化对烟点的影响并未能综合考量。因此,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采集不同游离脂肪酸、磷脂、过氧化物、溶剂残留、水分及挥发物的菜籽油,进行复配,获得组分不同的植物油样品,测定烟点及各指标含量,利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得到各因素与烟点间的回归方程:ln烟点=5.006-0.029×ln酸值-0.041×ln过氧化值-0.003×ln溶残-0.039×ln含磷量-0.044×ln水分及挥发物,R~2=0.926,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由大到小分别为水分及挥发物、过氧化值、含磷量、酸值、溶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Logistic(PCA-Logistic)回归组合分析策略探索人体农兽药化学污染物残留与高胆固醇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降低成年超重者营养相关慢性病风险的适宜身体活动量研究”2018—2019年调查数据。选择有人口学信息、体格测量和血清农兽药化学污染物及血脂检测等数据的496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Logistic与PCA-Logistic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分析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判别效果。结果 PCA-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高胆固醇血症具有显著影响的农兽药化学污染物包括呋喃它酮、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全氟己烷磺酸(PFHxS)和4-氯苯氧乙酸(4-CPA)。PCA-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胆固醇血症预测性能(AUC=0.736)优于常规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性能(AUC=0.695)。结论 呋喃它酮、EHDPP、PFHxS、4-CPA等农兽药化学污染物残留是影响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危险因素,PCA-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探索农兽药化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植物油适度精炼理念的提出和被广泛认可,现行产品质量标准中用以反映油脂脂肪酸组成及非甘三酯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呈现的与油脂热稳定性相关的感观数值之一——烟点,其范围设定的科学性研究就十分迫切和必要。然而,作为与烟点最为密切的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烟点的数学拟合方程均是基于现行国标酸值≤0.2 mgKOH/g油范围内,且未考虑油中磷、甘一酯、甘二酯等组分的影响。故本文以在不同批次一级大豆油和一级菜籽油中反添加油酸或亚油酸的方式,获得不同酸值的样品,在此基础上,研究适用于不同批次大豆油及菜籽油的酸值与烟点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利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建立得到,一级大豆油体系和一级菜籽油体系中,游离脂肪酸含量(x,%)与烟点降低百分比(y,%)间满足y=9.879 8lnx+32.976(R~2=0.975 3)和y=11.039lnx+32.058(R~2=0.899 5)的数学关系,从而为适度精炼理念下,食用油质量标准制修订和指标增减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样本集特征的提取,结合支持向量机建立回归模型,并对成品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总粒相物、焦油和烟气烟碱的预测均方差分别为0.61,0.47和0.04,与模型相比分别下降了30.73%,26.12%和8.15%,体现了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了9种芝麻油的挥发性成分.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共鉴定了164种化合物,确认了其中16种芝麻油重要香气成分,并以16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为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9种芝麻油香气质量进行了评价[通过感官评价法进一步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在以不同比例低芥酸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的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随调和比例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势的增加或减小。结合脂肪酸组成,对所有的139个样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互相实现区分,不同比例的调和油样品分布在调配的溯源样品之间,基本按照比例关系分布成一条直线。研究通过对菜籽油、大豆油及其不同比例调配的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它们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一些识别分析,为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和保障公平有序的调和油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食用油脂生产过程对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食用油脂加工过程是油脂产品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探讨油脂加工过程对产品的影响,分别从溶剂残留、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油脂产品对健康危害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油脂产品危害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东省各地市不同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质量状况。方法 在广东省各地市的餐饮单位随机抽取食用植物油样品512批次, 根据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和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和黄曲霉毒素B1。按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 判定是否合格。结果 总合格率为93.55%, 过氧化值和溶剂残留的合格率均为100%, 酸价和黄曲霉毒素B1的合格率分别为99.41%和93.55%。结论 2017年广东省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植物油的总体质量水平良好, 散装食用植物油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较严重, 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大曲香气质量评价模型,为中高温大曲的质量评价提供可量化的香气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中高温大曲样品进行香气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曲香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感官品评与聚类分析验证此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本研究从中高温大曲样品中检测出11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酯类、芳香类、吡嗪类、醛酮类化合物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鉴定出对中高温大曲香气品质优劣起关键性作用的成分有19种,包括苯乙醇、戊酸乙酯、己酸乙酯、四甲基吡嗪等,由此构建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可将中高温大曲样品分成3簇,与对应大曲感官品评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 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中高温大曲香气品质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曲香气品质,为大曲香气质量的判断和分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对枸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质谱法检测不同处理方式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从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枸杞中共检测出78种挥发性成分,酯类14种,醇类21种,烷烃类16种,酮类15种,醛类5种,酸类3种,醚类及杂环类4种,其中10种物质为4个枸杞样品所共有;主成分分析共分析出42种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合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方式下枸杞挥发性成分风味由高到低依次是: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后烘干的枸杞干果>臭氧与紫外复合处理后真空干燥的枸杞干果>未处理的枸杞干果>鲜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特征脂肪酸含量皀橄榄油掺假大豆油、葵花籽油皀百分比计算模型。方法采集市售橄榄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样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各样品皀脂肪酸组成,结合相应产品标准中脂肪酸限量值判定各类植物油样品合栺性,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橄榄油皀特征脂肪酸含量。结果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绘制橄榄油-大豆油中棕榈一烯酸、硬脂酸、亚麻酸,橄榄油-葵花籽油中棕榈酸、棕榈一烯酸、花生一烯酸含量分布三维图,三维图可有效区分掺假橄榄油,幵直观显示橄榄油掺入大豆油时特征脂肪酸皀变化觃律。结论该斱法可为橄榄油掺伪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1) to elucidate mutual metabol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lk fatty acids (FA) and 2) to illustrate the origin of milk FA, in particular C17:1 and cis-9,trans-11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Data were combined from 3 experiments with lactating Holstein-Friesian cows offered diets based on grass or legume silage and concentrates. Loading plots of PCA based on milk FA concentrations showed 4 groups of milk FA, having similar precursors or metabolic pathways in the rumen and/or mammary gland: medium-chain saturated FA, de novo synthesized from acetate and beta-hydroxybutyrate; monoenoic milk FA, products of delta9-desaturase activity in the mammary gland; odd chain FA of rumen microbial origin and C18:0, n-6 C18:2, and n-3 C18:3 of dietary origin or the result of rumen biohydrogenation. Loading plots of PCA based on both milk and duodenal FA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on milk FA yields and duodenal FA flows further illu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postabsorptive synthesis of the milk medium chain saturated and monoenoic FA and the direct absorption from the blood stream of odd chain FA, C18:0, n-6 C18:2, and n-3 C18:3. In all loading plots, milk oleic acid (C18:1) appeared intermediate between clusters of 18-carbon FA and monoenoic FA, illustrating its dual (dietary and endogenous production) origin. Milk C17:1 was suggested to be a desaturation product of C17:0, in common with other milk monoenoic FA. Finally, the PCA technique, based on milk FA patterns of one experiment,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factors determining cis-9,trans-11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milk. Within the range of diets and cows studied here, we showed changes in cis-9,trans-11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to be mainly dependent on vaccenic acid supply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variation in desatur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