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应用化工》2016,(7):1389-1391
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羧甲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羟基乙酸含量的方法,为其生产过程控制及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使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UV检测器,选用C18柱(4.6 mm×250 mm,5μm)型色谱柱,柱温设定为30℃,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18 nm时,确定了线性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99 6,回收率为99.51%~101.21%,精密度RSD为0.11%~0.9%。为羧甲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羟基乙酸和氯乙酸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7):1389-1391
研究并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羧甲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羟基乙酸含量的方法,为其生产过程控制及废水综合利用处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使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TVP、UV检测器,选用C18柱(4.6 mm×250 mm,5μm)型色谱柱,柱温设定为30℃,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18 nm时,确定了线性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R2>0.999 6,回收率为99.51%2>0.999 6,回收率为99.51%101.21%,精密度RSD为0.11%101.21%,精密度RSD为0.11%0.9%。为羧甲基纤维素生产过程中羟基乙酸和氯乙酸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羧甲基纤维素的环氧氯丙烷交联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对纤维素原料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成品进行交联改性,采用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制备交联改性的CMC产品,通过对各自产品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透光度、耐温性的研究,发现先羧甲基化后交联的产品的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5.
先后对小麦秸秆进行Na OH预处理、乙酸酐改性,得到酰化改性小麦秸秆(AWS)。以酰化改性秸秆为原料,以水为发泡剂,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交联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具有一定强度的纤维素基发泡材料,研究了m (2%CMC)∶m (AWS)对发泡材料表观密度、微观形貌和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羧甲基纤维素的用量增大有利于表观密度的降低,m (2%CMC)∶m (AWS)为6时,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其载荷为3 770 N,弹性模量为24.5 MPa。 相似文献
6.
对自制的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进行改性,制备了两种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实验方案,探讨了其制备的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三乙胺盐酸盐溶液体积为4 mL、无水碳酸钠的用量为0.6 g、溶剂为30%乙醇溶液、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得的三乙胺盐酸盐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WS-MB-TEAHC)对Cu2+的吸附容量最大;当乙二胺盐酸盐溶液体积为8 mL、无水碳酸钠的用量为0.6 g、溶剂为30%二氧六环、反应时间为6 h时,制得的乙二胺盐酸盐改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WS-MB-EDADHC)对Cu2+的吸附容量最大。红外光谱表征显示:环氧小麦秸秆纤维素球的环氧基参与了反应,改性后引入了含N官能团。 相似文献
7.
8.
以椰子水为培养基,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细菌纤维素(CMC-BC)。CMC可促进产物产量:当CMC添加量为0.6% (w/v%)时,产量达到最大(11.41mg/ml),是纯BC产量(4.73 mg/ml)的2.2倍。采用红外(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1598cm-1处的吸收峰说明CMC进入了BC中;通过SEM、XRD、TGA研究了产物的微观形态及其性能;并测试了产物的特性粘度与羧甲基化程度。结果显示利用椰子水所制备的CMC-BC缩短了培养时间,增大了产量;并且在CMC添加量较少(0.2-1.8%)时,可改善CMC-BC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改性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在聚醋酸乙烯乳液中的增稠效应。通过与非离子型羟乙基纤维素及离子型羧甲基纤维素的比较试验表明,改性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用作聚醋酸乙烯乳液增稠剂有良好的增稠性、稳定性和配伍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由纤维素——麻毛为原料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方法,得到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各项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对外消旋稻丰散的拆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制备了手性色谱柱,以正己烷为流动相,添加异丙醇为改性剂,在高效液相色谱上实现了对手性农药稻丰散光学异构体的直接拆分;系统摸索了异丙醇含量、色潜柱长度、流速及温度对拆分效果的影响,优化了拆分条件。结果显示,色谱柱长度对该化合物的拆分影响较大;流动桕巾异丙醇含量的减少以及流速减慢均有利丁对映体的拆分,但也导致保留增强;在5℃.40℃范刚内,温度升高分离度减小。使用长色谱柱,选择适温20℃,调整流动相中正己烷与异丙醇的比例为99.5:0.5(v/v),流速为0.5ml/min时,可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分离因子为1.38。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椰子水生物合成CMC改性细菌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椰子水为培养基,于培养基中添加羧甲基纤维素(CMC)后培养木醋杆菌可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细菌纤维素(CMC-BC)。当添加6g/LCMC时,CMC-BC产量达到最大(10.41g/L),是纯BC产量(4.73g/L)的2.2倍。采用FTIR表征了产物结构;通过SEM、XRD、TGA研究了产物性能;并测试了产物的特性黏度与含水率。结果显示,利用椰子水所制备的CMC-BC缩短了培养时间(3d)。适量添加CMC〔ρ(CMC)=2~18g/L〕时,CMC-BC的聚合度增大,且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及较高含水率。CMC-BC还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废弃玉米芯提取纤维素并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以提高玉米芯高值化利用.本研究采用酸水解法处理玉米芯,提取纤维素并改性为羧甲基纤维素,探究玉米芯提取并改性为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本研究以乙醇为溶剂,先从玉米芯中提取纤维素,经先碱化后醚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碱化和醚化条件对CMC产品得率和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23:77,V/V),pH=4.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3 nm,柱温为室温。结果:在0.00780~0.04160 mg/mL范围内咖啡酸含量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2%;在0.00848~0.04784 mg/mL范围内绿原酸含量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3%。结论:采用HPLC测定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简便、准确、选择性好,可用于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酸酐改性制备纤维素基萃取材料(Cell-COOH),用于尿液中苯丙胺的富集,并建立基于该材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用于尿液中苯丙胺的测定。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Cell-COOH结构进行表征;优化固相萃取条件,并对其特异性、抗干扰能力、可重复利用性及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Cell-COOH表面含有羧基官能团,对苯丙胺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其他滥用药物和共存离子的干扰下,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经过7次循环使用后萃取效率仍保持在92%以上。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 mg/L(R2=0.9973%),检出限为2.5 μg/L,定量限为8 μg/L。使用Cell-COOH对实际尿液中的苯丙胺进行萃取,其回收率为74.41~82.14%,相对偏差(n=3)为2.32~6.85%。 相似文献
17.
以糠醛渣为原料,采用Milox法提取纤维素,经漂白处理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MC),对纤维素提取工艺、漂白工艺及CMC的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条件:甲酸80mL,过氧化氢14mL,反应时间2.5h—2.5h—2.5h,反应温度80℃—95℃—80℃;漂白工艺条件:可选择过氧化氢10m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2.5g/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0min。制得的CMC的取代度为0.901 2,黏度为45mPa·s。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胶粘剂》2016,(5)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交联剂,制备了TDI交联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烯醇(PVA)混合胶粘剂体系,并在交联反应完成后,用硼砂消乳增稠。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主要原材料配比、交联反应温度和交联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改性PVA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VA为12 g/100 m L、CMC为1.6 g/100 m L、TDI为4.00 m L/100 m L、硼砂为0.8 g/100 m L、交联反应温度为40℃和交联反应时间为90 min时,改性PVA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颜色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较佳,对木制品的粘接强度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羧甲基纤维素作用机理的分析,论述了陶瓷墙地砖生产中釉浆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的正确使用及其它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