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的转向架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按照UIC 615-4和JIS E4208标准对A型车辆转向架的焊接构架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计算。分析静应力计算结果,评估构架的整体强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重新校核计算后,相关参数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推料板零件的静应力分析,发现该零件的结构强度远大于使用要求。对其进行优化改进,优化后的推料板零件仍能满足设备要求,质量减轻了26%。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优化的方法能够在保证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同时也为后续全自动激光去溢料机中其他零部件的设计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密度低和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休闲体育以及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阐述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转向架领域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各大部件结构及运用特点,并结合已经试装车及正在开发的几个转向架碳纤维零部件开发过程,探讨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上开发运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轻量化的高速车辆转向架构架结构,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转向架构架的技术参数,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进行三维建模,继而对构架进行了模拟仿真应力计算,并完成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所设计转向架构架,不仅符合转向架构架结构简单、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也满足转向架构架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填补国内城市有轨电车线路工程车的空白,根据BS EN 13749:2011,并结合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报告ERRI B12/RP17等相关标准,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有轨电车线路工程车动力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强度分析计算。根据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对构架齿轮箱吊座等部位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构架进行疲劳强度计算和静强度对比评估,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该动力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驱动载荷作用下的静强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出口缅甸12t轴重米轨货车转向架的技术参数、技术特点、主要结构、强度和动力学性能分析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货车转向架构架用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参照TB/T1335-1996标准,利用Ansys软件对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对构架结构做出优化,从而使构架满足了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文利用变密度法对力反馈型遥操作主手的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旨在满足各种工况及易制造加工的条件下,实现零部件的轻量化。首先分析了零部件在多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了拓扑优化,最后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二次设计。最终得到的零部件结构模型与初始模型对比结果显示:在满足安装、强度、刚度、可加工性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总质量比最初模型减轻了40.89%。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30t轴重抗风沙铁路货车转向架设计方案,根据实际应用工况确定了货车转向架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三维模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NX-NASTRAN依据美国铁路协会AAR M-202及AAR M-203标准要求对转向架主要零部件摇枕和侧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主要计算了转向架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及刚度。分析表明摇枕和侧架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具有可靠的强度和疲劳寿命,该30t轴重铁路货车转向架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侧架是转向架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其他部件的安装载体,因此其强度设计是转向架总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应用ANSYS软件对某货车转向架侧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侧架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对后续的结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全厚  宋林红  张文良  张博  孙红晖 《阀门》2023,(5):630-632+639
为满足阀用波纹管出厂耐压及气密性检测需求,围绕波纹管组件密封结构设计、限位结构设计及零部件强度校核计算等内容,设计了2种耐压强度检测工装及1种气密性检测工装。设计的试验检测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成本低,覆盖产品范围广。应用上述工装对产品进行试验检测时,能够满足阀门厂产品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机械》2014,(7)
正高速动车转向架构架静强度试验和仿真研究转向架作为支撑车体、保证列车顺利通过曲线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直接关系到列车能否安全运行。以某高速列车动车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对构架进行静强度测试。试验通过测试构架以及轴箱转臂共同组成的被测试件在静态载荷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并据此计算出相应测点所承受的应力从而判断其是否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任伟  李琴  吴思够  杨芳  范如谷 《机械》2021,48(9):28-34,66
提升吊耳是整体液压顶升装置中的关键受力结构,采用有限元静力学方法对其进行受力计算,得到各零部件及焊缝处的应力分布,由强度结果可知:富裕度较大,需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对提升吊耳进行敏感度分析,筛选出对目标结果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进一步完成响应面分析,生成Kriging类型的响应面,最后采用MOGA(多目标遗传算法)迭代计算后寻得最优设计点.按照优化后的设计变量更新计算模型,并完成有限元静力学计算,得到各零部件及焊缝的等效应力分布,分析后得出:优化后的计算模型强度满足标准要求,且质量降低约41.7%,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牵引行走和制动等重要作用,是决定列车运行安全和动力学性能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利用CATIA软件建立了新转向架构架的三维模型;利用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新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结合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典型受力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新转向架构架进行尺寸优化详细设计、静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优化分析结果显示,新转向架构架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轻量化的效果,同时构架的动态特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前端模块的发展趋势和功能;结合前端框架的受力情况,对其进行锁扣强度、扭转强度、模态分析。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前端框架模型,ABAQUS软件进行求解计算,HyperView软件查看分析结果。通过对前端框架的分析计算,使其结构满足零部件设计要求,减少了零部件结构变更次数,从而降低了零部件开发成本和周期。  相似文献   

16.
四缸柴油发动机由于结构限制,工作时比六缸柴油发动机的振动大,某非道路T4排放柴油发动机为了满足振动及噪声的要求,在设计时采用了排气双平衡轴减振结构,为了计算排气双平衡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利用Abaqus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强度分析。首先将双平衡轴紧固螺栓轴力、平衡块的离心力等作为CAE分析输入边界,利用Simlab和Hypermesh对模型进行四面体网格划分,在Abaqus里施加边界,进行初步求解,获得各零部件的应力,将相应的应力计算结果作为静强度及高周疲劳等分析计算的输入条件,计算双平衡轴系静强度性能、高周疲劳强度性能、轴系刚度及面压。接着对CAE分析后未能满足性能要求的零部件进行结构优化后再次分析。最后将通过CAE分析满足性能要求的零件试制并装配样机进行相应的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CAE仿真分析能较好的评估双平衡轴的各种性能,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核安全,某类核工业用高放射性金属氧化物粉末需在特定产品容器中装载并密封。为避免该型产品容器在操作、贮存及转运过程中因跌落造成容器包容性失效,进而引发放射性物质泄漏,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容器的强度、刚度和抗冲击能力,文中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为充分验证该型产品容器能否满足抗跌落要求并完成结构优化,文中基于跌落仿真试验对设计的产品容器进行校验,对比分析了产品内外容器竖向、横向、斜向跌落共6种典型仿真工况的计算结果,并根据计算结果完成设计优化。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跌落工况下该型产品容器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变形,但其最大等效应力强度均小于许用应力限值,完全满足设计的刚度和强度要求。研究工作为核工业用产品容器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18.
韩杰  胡绍军 《机械》2012,39(2):70-72
CRH380A转向架是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产品,其关键零部件构架是完全自主设计并生产,而构架制动吊座处由于受结构及空间尺寸影响,在加工过程中效率低下,从传统加工过程及改进加工工艺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制动吊座处结构及所选用加工刀具、切削参数等进行了合理分析,对加工工艺参数的合理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前后工艺改进后加工效率进行了对比得出改进后加工工艺提高效率明显.  相似文献   

19.
副车架作为整车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对于整车而言,既是安全件,又是承载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其强度和刚度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副车架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受力的复杂性,原来的理论计算无法满足现代汽车开发要求。借助CAD、CAE技术对副车架进行强度及支架刚度分析,并基于CAE的分析结果进行结构优化,最终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副构架径向转向架轮对径向机构的结构特点;为适应我国既有集成制动装置的安装,开展了下置式副构架径向转向架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结构强度仿真分析、试验验证及转向架样机试制。研究结果表明:下置式副构架径向转向架结构可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