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 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 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 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 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 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 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 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 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 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 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土空间背景下应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矛盾的重要规划途径。相比于生态保护红线的静态性,生态安全格局更具动态性,更注重维护生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复杂系统。因此,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有助于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而更有效地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功能。本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不同敏感性等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包含一级生态刚性边界、二级生态刚性边界和生态弹性边界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措施,从而为南京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功能的维护,以及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各省市第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准的“尘埃落定”,各地详细规划也将“粉墨登场”,规划实施落地成为本轮“多规合一”改革的关键。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重要组成,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到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健全用途管制制度。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再到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讲话中强调“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从无到有,从平面到立体,实现了土地用途管制、城乡规划许可等用途管制制度的统筹融合。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要求,探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本刊编辑部特邀12位专家对此议题进行学术笔谈,各位专家的思想和观点可归纳为4个方面:其一,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是什么?与本轮“多规合一”改革之前的土地用途管制、城乡规划许可等有什么区别?林坚认为辨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书讯     
《中国园林》2012,(10):128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本书旨在通过对国土尺度上关键的自然过程的系统分析,来综合判断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性空间格局,全书分为单一生态过程的安全格局、基于德尔菲法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等数章内容。本书可为国土与区域尺度国土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与区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本文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沈阳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适应沈阳市在统筹城乡改革、生态与资源保护要求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空间格局的四次重要调整,都与国家战略目标休戚相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产业和人口过度集聚、气候变化加剧、信息化引发的生产变革是我国空间格局优化必须直面的安全挑战。作为指导国家城镇格局优化的“国家空间规划论”,也从强调生态优先向关注安全问题拓展。为更好地实现经济安全,通过构建“四力”(PSVC)经济潜力评价模型识别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城市,成为国家构建经济“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为更好地保障生态安全,笔者在精准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资源的基础上,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6个一级分区,并对城镇化重点地区进行差异化的引导。气候变化将给城镇化重点地区带来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城镇建设模式和适应性的安全韧性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的要求,分析当前各类生态空间规划在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生态空间规划管控的优化策略与建议。一是按照“管制分区—用途单元—地块图斑”分级划分生态用地,精细区分管控对象。二是完善各层级管控内容,宏观层面强调战略性,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中观层面注重结构性,强化分区管控与单元布局;微观层面侧重实施性,落实生态地块要素管控,实现管控内容的分级指引。三是针对生态空间采用“基础要素、特色指标、特别意图、刚弹结合”多元拓展的管控方式。尝试构建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分层、分级、分类、多元的生态空间规划管控框架,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总体城市设计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基础研究工作,迫切需要按照新要求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新方法。充分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规划管理需求,结合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探索市县域层面总体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针对性提出“塑特色——优格局——强管控”的实施路径。在市域景观风貌特色定位的战略共识指导下,重点从安全、品质两个维度,强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的融合统一,塑造与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禀赋相协调的特色空间格局,全面支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和“三区三线”划定。进一步建立“分区、分类、分级”的设计管控体系,以风貌分区为空间范围,以要素分类为引导对象,以管理分级为管控标准,实现对总体设计目标的价值传递和总体管控要求的落实传导,系统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0,(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生态系统是建立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各省已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以及城市总体规划改革试点城市划定的生态空间,在技术思路上存在生态系统思想体现不足、难以承担生态底线作用的问题。因此,要在详实生态资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分析,从维护生态系统安全和质量的角度出发,明确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布局,并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和敏感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空间进行差异化用途管控,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具体管控要求,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落实乡村全面振兴和统筹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从单一要素管控到多要素综合管控,再到全域全要素系统管控的乡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不断协调农业空间与建设空间、生态空间的关系,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平台。针对乡村国土空间全域要素难统筹、空间结构体系不协调、空间功能价值难显化等困境,文章解析乡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并提出分级分区管制、功能分类管制以及单元落实管制等乡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策略。乡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通过强化乡村空间治理和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可有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围绕"上海2035"总体规划关于国土空间格局、生态建设、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总体安排,上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不仅是落实总体规划、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作为统筹安排村庄各类空间资源的实用性工具,重在实施示范效果.面对郊野地区多元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其空间规划的编...  相似文献   

12.
沈大炜 《室内设计》2023,38(1):23-28
建立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 规合一”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 措。为支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如何构建国土空 间高品质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 重点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为研究对 象,立足现状—战略—空间—布局的技术逻辑 方法,从生态优先的视角,探索生态型小城镇落 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通过 分析隆安县作为国家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融 合发展的典范意义,识别隆安发展现阶段发展 的背景与优势,提出从构筑生态本底保护、区域 协同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及空间格局优化角度 为隆安县筑牢生态底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提 供国土空间规划方案支撑,实现国土空间保值增 值。本文探讨生态格局引领小城镇高品质发展 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小城镇 绿色转型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三生空间”视角,以昆明市为例,从国土空间数量变化、重心迁移、转移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分析研究昆明市国土“三生空间”的结构特征,探寻其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市的优势功能空间是农业生产空间和绿地生态空间,所占面积超过区域总面积的70%;各功能空间在研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除农业生产空间、水域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减少外,其余类型空间转入面积均大于转出面积;国土空间景观类型的异质性程度、土地利用均衡度和破碎化水平均降低,而集聚度和景观间的连通性在提高。该研究为今后昆明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格局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的蓝图,是保障城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文件。当前,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缺乏与基础数据相关联的碳定量方法、明确的碳汇和碳减排目标,以及纳入规划体系的碳中和约束指标与具体落实策略等。研究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探索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碳中和评估方法;围绕“目标—指标—策略”框架,确立碳中和目标,建立碳中和指标体系;探索与开发利用、专项要素等挂钩的实施策略,有效链接碳中和与国土空间规划,探析协同推进“双碳”战略和国土空间战略的技术框架与实施路径,从而促进国土空间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地区的生态保护修复是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注的重点。从半干旱地区严苛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系统特征及面临的生态问题出发,阐述半干旱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四大要求,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问题诊断—格局优化—功能提升—适应性管理”的半干旱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框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探讨基于生态水文平衡的典型半干旱地区全生命周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用实践,为我国新时期半干旱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剑  王嵩  刘李琨  马林 《规划师》2024,(3):143-151
解析传统生态规划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新时期生态规划转型趋势,以及“综合评估—明确目标指标及生态保护格局—统筹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强化传导实施”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线。以荆州市为例探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技术路径,即针对其存在的生态问题,借助大数据及GEE云平台等新技术手段,通过综合评估形成“生态问题一张图”、明确目标指标并构建生态保护网络格局、谋划“空间—工程—项目”系统化布局、多元机制保障落地实施等,统筹推进国土空间全域生态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17.
郑甲苏 《居业》2021,(4):40-41
国土空间生态的保护对于充足的环境服务至关重要.矛盾的是,用于保护的财政资源通常是稀缺的,而生态系统的恢复活动又异常昂贵.因此,在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实践时,精心细致的编制方法对于优化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至关重要.生态恢复在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国土空间生态承载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力,尤其是最有效地利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计划来改变土地的使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现试行的“双评价”技术方法对 市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时,往往出现 评价出的农业生产适宜与城镇建设适宜用地 重叠,难以支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 管制落地实施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受 启于具有“自然的经济体系”之誉的生态学与 经济学的共源关系,运用基础经济学和福利 经济学原理,厘清土地覆盖资源供给与土地 利用需求的多对多关系,解译出对土地覆盖 资源利用的五大原则,提出“以追求正外部 性为准则,以反映自然生态状况的土地覆盖 资源供给和承载人类社会需求的土地利用 之间的供需均衡为目的”的市县国土空间开 发适宜性评价自然经济学路径,以保障市县 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用途管制落地实施能充分 发挥土地覆盖的生态功能,并在“产权”清晰 中可持续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合理提出遵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思路,本文以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理论基础,结合遵义市DEM数据分析,兼顾乡镇级行政单元完整性,细分了遵义城市及屏障修复单元、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单元、洪渡河流域石漠化及水土保持修复单元、芙蓉江流域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单元、綦江流域石漠化及水土保持修复单元和乌江干流水土保持及石漠化治理修复单元等6个修复单元,构建了遵义市“一城两河三江”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分析了6个修复单元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各单元实际,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修复主攻方向,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有机结合,为遵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中,忽视土地利用冲突分析可能导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失准,阻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有效推进。采用内涵分析、类型比较、模型解析等方法建构土地利用冲突分析框架,以水源涵养视角下的西安市长安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基于3类土地利用冲突经典模型和3类冲突识别方法的比较研究,结合“格局—过程—功能—服务”理论建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空间分析框架;其次,提出“场地认知—指标选取—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的应用路径;最后,结合实践阐述框架的具体应用路径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