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液输送体系包埋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表现出许多潜在的有益生物学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疲劳、抗氧化、改善生长发育等,然而其水溶性差、易降解、在胃肠道中损失率高等劣势降低了它们生物利用度.乳液输送体系可作为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递送载体,可以有效改善其物理化学不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度.文章介绍了运载海洋源脂溶性活性物质的乳液体系类型及...  相似文献   

2.
作为坚果副产物的坚果果壳资源丰富,且富含多糖、多酚、黄酮等功能性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研究表明,坚果果壳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衰老,是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优质资源。本文主要对坚果果壳中抗氧化活性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的重要性、各种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为坚果果壳抗氧化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美妙  王浩楠  邱哲瀚  肖杰 《食品科学》2022,43(13):351-360
植源活性物是指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特定健康效应的活性物质。部分植源活性物受溶解度低、胃肠道稳定性差、肠上皮细胞吸收及淋巴转运效率低、体内代谢速率快等因素影响,造成其经口摄入后健康效应发挥受限。乳液基递送体系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植源活性物的健康效应:1)改善植源活性物胃肠道溶解度和稳定性,避免活性物直接接触胃肠道环境,减少活性物的失活;2)乳液油相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形成胶束对脂溶性活性物起增溶作用,改善活性物在小肠处经血液或淋巴的转运吸收效率;3)调节活性物在消化道中的时滞性释放及特异性黏附行为,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或调控活性物释放吸收靶点等方式影响活性物与肠道菌群的互作过程。本文综述了乳液基递送体系的特点及优势,着重论述乳液基递送体系对植源活性物增溶、消化道控释吸收及与肠道菌群互作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食物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胃肠道内的消化过程。体外模拟消化可以综合模拟人体消化过程,具有重现性好、简单灵活、应用广泛等优点,不仅可以预测食物成分、结构和消化特性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评估食物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消化代谢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工具。体外模拟消化已经广泛用于水产品营养活性成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的现状,对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系统总结了体外模拟消化在研究水产品蛋白质消化率、生物活性肽消化稳定性、多糖消化酵解特性及脂质氧化稳定性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对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的局限和优化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其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肥胖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 与II型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些年, 多种食源活性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已被证明可以通过诱导米色脂肪生成促进机体能量消耗, 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新策略。直接服用生物活性因子可能存在生物利用率低、无靶向特异性等缺陷。通过构建纳米靶向递送系统, 将生物活性因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中, 靶向递送至脂肪组织, 可有效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稳态化,实现精准递送。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肪组织的功能及食源活性物质促进米色脂肪生成的机制, 综述了生物活性因子(食源活性物质、罗格列酮、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激活剂/抑制剂)纳米靶向递送系统诱导米色脂肪生成的机制, 并阐述其治疗肥胖的最新研究进展, 以期为食源活性物质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银耳酵素发酵工艺和体外消化对其活性物质的影响,以银耳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SOD酶活性、总酸含量和菌落总数为指标,优化酵母菌发酵、乳酸菌发酵、混合菌种发酵的三种银耳酵素的工艺参数,分析它们在体外消化中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酵母菌发酵最佳工艺:蔗糖10.00%、酵母菌1.00%、35℃发酵20 h;乳酸菌发酵最优工艺:脱脂乳粉5.00%、蔗糖6.00%、乳酸菌1.75%、33℃发酵20 h;混合菌种发酵最优工艺:酵母菌发酵15 h时接种乳酸菌,再发酵20 h。经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后,三种银耳酵素的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有提高。混合菌种发酵银耳酵素发酵效果最好,更易于在胃肠消化中释放活性物质,尤其是多酚类物质,这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珺  杨颖  刘红芝  石爱民  刘丽  胡晖  王强 《食品科学》2017,38(15):271-276
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且含有多个酚羟基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等多种生理活性。然而酚类物质存在难溶于水、见光易分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行业的广泛应用。运载体系是一项常用的保护生物活性组分的技术,选择合适的运载体系对酚类物质进行包载,能够降低生物活性组分的降解速率,提高其在人体中的生物利用率。本文对现已存在的各类酚类物质运载体系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酚类物质运载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研究的重点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够有效维持大脑和视神经的正常发育,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癌抗炎等功效。藻油中重金属含量较少,与鱼油相比,藻油来源的DHA用作膳食营养补充剂更加安全,然而,藻油DHA产品存在稳定性低、抗氧化性差等问题。目前藻油DHA稳态化递送体系的开发受到广泛关注并已开展许多研究,其中乳液递送体系被证实能有效改善乳液稳定性、抗氧化性等。本文综述藻油DHA常见的乳液基递送体系及其递送机制,重点总结和讨论近年来生物聚合物基藻油DHA乳液递送体系及其应用,并展望今后构建具有抗氧化等多功能藻油DHA新型乳液递送体系,以期为功能性食品组分的稳定化和营养递送体系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海洋来源的活性物质在营养干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机制,提出了现有试验模型下大分子活性物质的多重作用靶点,探究了脂肪酸、多糖、生物肽等物质作为炎症性肠病治疗辅助剂的可能性和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度,本研究以选择性水解大豆蛋白为乳化剂,构建了稳定的姜黄素纳米乳液运载体系,对纳米乳液的制备过程中均质压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纳米乳液的粒径、Zeta-电位、浊度、微观结构以及胃肠消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姜黄素的溶解度与油相有显著关系(P<0.05),溶解度从大到小分别为中链甘油三酯(MCT)>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以50 MPa为均质压力,制备得到的乳液平均粒径最小(265.00±4.14 nm)、Zeta-电位绝对值较大(-30.77±0.71 mV)、浊度最低。分别以菜籽油和MCT为油相制备得到载姜黄素纳米乳能抵抗胃蛋白酶的消化,在胃部保持一定的界面张力使乳液维持原有形态,而在小肠中消化,游离脂肪酸释放率达60%。将菜籽油和MCT以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发现随着菜籽油比例的增加,姜黄素的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显著降低,其中,以菜籽油:MCT=3:7为油相的乳液具备与以纯MCT为油相的乳液几乎相同的姜黄素生物可利用度和保留率,接近70%。研究结果对封装和释放高亲脂性功能成分的传递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抑制烟草病毒病植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抑制烟草病毒病植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在实际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抑制病毒植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酚类物质已被证实具有降低冠心病、糖尿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患病率的功能,近年来,如何将其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应用到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酚类物质的低水溶性、低稳定性、被动扩散方式以及在胃肠道环境中的损失限制了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目前解除这些限制的最佳方法就是基于食品运载体封装技术对酚类物质进行包埋,这种方法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介绍了酚类物质的功能性质和评价其生物利用度的常见方法,对现有的运载体系及其在提高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最后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酚类物质运载体系的研究方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常常处于疲劳状态之中,这个状态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人的正常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若不及时消除或延缓疲劳感,则会引发各种疾病。目前报道的具有抗疲劳功效的活性物质非常广泛,尤其海星、海参、鱼类、虾类等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当代疲劳的现状、根据不同研究需要对疲劳的分类、疲劳感的产生机制、抗疲劳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评价方法,以及具有延缓和消除疲劳感的海洋生物的种类概述,为开发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21 种果皮中筛选出总酚、总黄酮含量较高的果皮,并选择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对筛选出酚类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果皮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研究不同消化时间对总酚、总黄酮释放量的影响,并通过透析袋模拟肠道的吸收作用,考察其生物利用率,同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electrospray ionization-time of f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DAD/ESI-TOF-MS)研究模拟胃肠液消化前后酚类物质变化。结果表明:21 种果皮中石榴皮(总酚含量为(58.09±0.46)mg/g、总黄酮含量为(47.50±0.39)mg/g)和山竹皮(总酚含量为(52.09±1.52)mg/g、总黄酮含量为(36.07±0.46)mg/g)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石榴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山竹皮;模拟胃液消化阶段,石榴皮中总酚和总黄酮释放量均增加,模拟肠液消化阶段总酚和总黄酮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与胃液消化阶段相比,肠液消化阶段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生物利用率测定结果表明总酚的生物利用率在每个时间点均强于总黄酮;通过UPLC-DAD/ESI-TOF-MS从石榴皮提取物中共检测出的5 种酚类化合物(分别为α-安石榴苷、β-安石榴苷、鞣花酸己糖苷、鞣花酸脱氧己糖苷、鞣花酸),其在胃液消化过程中损失率小于肠液消化,说明石榴皮中酚类物质在酸性环境中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5.
Pickering乳液是一种以固体颗粒稳定的乳液。与传统乳液相比,其在结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低毒性等方面具有优越性,能更好地保护所包埋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控释能力。近年来,功能性Pickering乳液成为研究热点,以其为模板制备的多种活性材料在食品、医药、化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对Pickering乳液的研究,概述固体颗粒的种类,根据功能性Pickering乳液的类型总结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6.
内皮细胞的损伤可引起多种血管性疾病.为了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伤,对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行改善,可将植物源活性物质作用于内皮细胞.本文中概括了对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的植物源活性物质的分类、来源及其主要保护作用,列举了内皮细胞的常见损伤类型,并比较了植物源活性物质对内皮细胞损伤保护的研究现状,为将来对植物源活性物质的大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运用植物源活性物质来保护或抵抗内皮细胞损伤,从而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杂粮中富含具有生理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本实验研究了4种常见杂粮(薏米、荞麦、青稞、红豆)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其降脂活性。结果表明,经模拟体外消化后荞麦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27.78±0.14)mg GAE/100 g及黄酮增长率57.9%。并利用油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高脂模型,测定以2.5 mg/mL为上样浓度的4种杂粮多酚提取物干预前后细胞内TG及LDL-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荞麦多酚表现出了最佳的生物利用度及降脂活性,其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浓度下降了1/3,达到(0.156±0.032) mmol/g prot,低密度脂蛋白降至(0.025±0.005) mmol/g prot,表现出最佳的降脂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以及降脂相关的功能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究利用超高静压不同压力处理芝麻后经模拟体外消化,芝麻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流变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芝麻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压力处理后芝麻木脂素、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处理.200 MPa处理芝麻样品总木脂素、总酚和抗氧化活性综合指数(ACI)分别为(30.20±1.20)...  相似文献   

19.
依据体外消化状态和消化部位的不同对体外模拟消化进行了分类、简述,对不同种类的体外模拟消化试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列举了体外模拟消化在不同营养成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海洋鱼蛋白低聚肽,运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紫外全波长扫描、圆二色光谱表征其消化前后结构变化,测定其消化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变化,以探究模拟胃肠道消化对海洋鱼蛋白低聚肽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子量分布数据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