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热解产物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煤热解产物的组成,分析和总结了温度、压力、气体停留时间和热解气氛等因素对煤热解产物(尤其具有较高热值的热解气体)的影响,归纳出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调节热解产物的最终组成,有效地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4):830-833
由于散煤燃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破坏严重,煤热解作为煤燃烧、气化的伴随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探究煤中氮元素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了解氮氧化物前驱物的生成条件对后续含氮污染物的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实际的热解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着含氮物相的迁移方向,通过煤阶、粒径、热解温度、矿物质种类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得到:煤阶越高,挥发分越不易析出,在一定程度上,高煤化度煤氮易留在焦中,中等煤化度煤氮则易于进入挥发分中,煤颗粒粒径越大,挥发分也同样不易析出,而热解温度则对挥发氮和焦氮形成均有促进作用,不同金属离子对含氮物相析出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低阶煤储量巨大,全组分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有助于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低阶煤热解可得到高值化的煤气、焦油以及半焦,实现其高值化梯级利用。通过低阶煤热解过程3个阶段阐明了其热解机理,分析了煤阶、温度、粒径、升温速率、气氛等热解条件以及酸洗、水热、溶胀、离子液体等预处理方法对低阶煤热解反应特性的影响。催化热解通过定向调控获取高品质热解产物,基于催化剂特性的差异和催化行为的不同,分类梳理了不同催化剂对低阶煤催化热解的影响,包括分子筛、过渡金属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天然矿石等。在论述低阶煤热解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对低阶煤固体热载体、气体热载体以及内构件移动床热解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促进我国低阶煤热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低阶煤煤质、提高其利用经济性和安全性,阐述了国内外主流的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低阶煤粉煤热解提质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粉煤热解一般采用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具有加热速度快、焦油产量高、热解煤气热值高等优点,是解决大量粉煤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粉煤热解工艺存在的关键技术未实现突破、经济效益差、焦油品质难以有效控制、废水处理难度大等问题,提出未来应从实现热解关键技术突破、优选热解反应器、开发热解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可提高焦油产率和改善焦油品质的新工艺、开发新型焦油分离和回收技术、开发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方法、开发具有高能源转化效率的多联产工艺等7方面进行粉煤热解提质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最新的煤热解工艺和典型的煤热解增油技术,内构件移动床碎煤热解工艺和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适用于小颗粒低阶煤,内旋式移动床煤热解新工艺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240 t/d固体热载体粉煤热解工艺可以更好地解决粉尘夹带的问题,双循环固体热载体工艺对不同煤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煤热解增油技术中,煤与其他物质共热解和甲烷活化与煤热解耦合技术更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煤的气化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煤气化过程(热解和气化阶段)中煤炭的焦化、气化以及与CO2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原煤的煤化程度、显微组成等因素对煤热解和气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煤焦油是低温煤热解技术的主要产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率和品质是评价煤热解工艺的重要指标。从原煤性质(煤种和煤粒径)、热解反应器结构形式及热解工艺条件(原煤预处理、热解温度、压力、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气氛及催化剂)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煤热解焦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因素,认为通过优选煤种和热解反应器,对煤样进行适当预处理,选择合适的工艺操作条件和引入加氢催化热解等有助于提高焦油产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粉煤热解多联产工艺中热解挥发分除尘的技术难题,阐述了热解挥发分所含粉焦及煤灰颗粒的特性、热解工艺对除尘器的要求,对热解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认为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应该从热解工艺本身出发,采用加氢(催化)热解方式,促进热解气中重质焦油组分裂解,使热解产物轻质化,从而降低煤热解挥发分的除尘难度。此外,可以采用多种除尘设备有机组合的方式并辅以分离前对细小粉尘进行预团聚等手段,强化除尘效果、提高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系着我国环境卫生的健康发展。市政污泥热解技术可以使污泥热解产物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化,已成为市政污泥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热解、高温热解、低温热解等三种主要市政污泥热解技术,概括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压力、催化剂、物料性质等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对于填埋多年的存余污泥,对其热解规律及资源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市政污泥热解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将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不同的干燥方式在煤干燥行业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煤干燥技术在电厂、冶金、煤化工行业中的作用。提出了煤干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推动煤炭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循环流化床(CFB)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冷态实验装置上,以硅胶和电厂锅炉灰为实验物料,考察了立管内的气固流动特性,其中立管的内径44mm、高3m。研究结果表明,立管内的气固流动形态为移动床流动,Leung的立管流动模型适合对该系统中立管内移动床流动的描述,经拟合分别得到了立管内气、同速率以及气同相对速率与固体速率之间的经验方程,对热态实验过程中判断立管内的气固流动型态以及料封的稳定性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煤在热解过程中,温度对气体产物的影响、以及对形成焦油及半焦影响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压力对煤在热解过程中多物转化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研发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延长石油碳氢研究中心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热解-气化一体化技术(CCSI)。阐述了CCSI技术的研发历程,介绍了CCSI技术的反应原理、技术难点、工艺流程及特点,简述了CCSI工业化装置的工艺研究、现场标定以及技术鉴定情况,讨论了基于CCSI技术的油、电跨界耦合新模式以及新型煤制油的产业模式。CCSI技术72 h现场标定和技术鉴定结果显示:在以空气为气化剂的条件下,能源转化效率82.75%,煤焦油产率17.12%,粗合成气有效气体积分数35.10%,煤气热值5 013.56 k J/m~3。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黑化恩德粉煤气化炉实际运行中历史数据的分析,找出对有效气含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及影响规律。通过系统考察恩德炉的气化温度、压力、氧煤比、气汽比及气化剂组成等因素对有效气含量的影响,提出采用纯氧气化是提高恩德炉半水煤气中有效气(CO+H2)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技术评述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帅  周怀荣  钱宇 《化工学报》2017,68(10):3658-3668
近年来,以煤热解为龙头制燃料油和油页岩制燃料油作为战略储备能源生产路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评述和比较了典型煤热解制油与油页岩制油技术。对比分析表明:生产每吨燃料油,需消耗11.4 t低阶煤或24.5 t油页岩。煤热解制油水耗是油页岩制油的1.4倍。经济方面,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投资分别为6510和5716元/吨燃料油;生产成本分别为3887和4217元/吨燃料油;通过计算不同原料价格下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盈亏平衡点,得出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的盈亏平衡点分别在59~68 USD·bbl-1和71~76 USD·bbl-1之间变化。煤热解制油和油页岩制油路线各有优劣,仍需完善相关技术和延伸产业链,可从干馏炉、系统集成、综合利用、多联产等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17.
以煤溶胀机理、溶胀动力学等为基础,综述了溶剂性质、煤阶、氧化、温度、预处理、溶胀时间、水分、煤粉粒度等对煤溶胀的影响。结果发现:溶剂的供电子数目(EDN)、溶剂碱性、溶剂类型对煤的溶胀有不同的影响。煤阶对煤的溶胀影响较大,表现在随着C的增多,溶胀度也在增大,但当C含量大于85%时,溶胀度急剧降低。氧化煤易于溶胀。升高温度和预处理均有利于煤的溶胀。煤粉粒度越小溶胀度越好。脱除煤中的矿物质后有利于提高煤的溶胀度,但增加幅度不大。最后详细介绍了煤溶胀技术在研究煤分子结构、煤热解、煤液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壳牌粉煤气化装置长周期连续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祥 《化肥设计》2011,(6):31-35,41
简述了壳牌粉煤气化装置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分析了影响其长周期连续运行的各项因素;提出了保证其长周期连续运行的主要措施。结果表明,要实现装置的长周期连续运行,稳定的入炉煤种和煤质是关键;平稳及时的工艺调整是重点;关键设备及仪表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神华煤直接液化的核心是煤在反应器内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油,若要保证较高的煤转化率,反应温度是最关键的控制参数;通过神华煤直接液化装置几个周期近5000小时的试运行,总结出了煤直接液化影响反应温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朱瑞春 《洁净煤技术》2012,(3):59-62,70
为了降低煤制天然气(SNG)管道输送过程中析出的液态水对SNG管道的危害,提出SNG出厂前必须进行深度脱水,使其露点低于输气管道的环境温度的方案。三甘醇脱水技术因脱水效率高、脱水后露点温度低、投资小、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中。介绍了三甘醇脱水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设备防腐措施,并详细分析了进吸收塔湿气温度、三甘醇质量分数、吸收塔操作压力、三甘醇循环量等对脱水效率的影响。最后,概述了三甘醇脱水撬在国内在建煤制天然气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压缩后脱水工艺与压缩前脱水工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